"词"字在开头的词语
词海
中频
使用频率:374
词语
名词
中频
使用频率:274
词根
名词
中频
使用频率:246
词曲
名词
中频
使用频率:204
词体
中频
使用频率:202
词律
中频
使用频率:200
词类
名词
中频
使用频率:190
词性
名词
中频
使用频率:189
词华
中频
使用频率:185
词句
名词
中频
使用频率:181
词序
名词
中频
使用频率:167
词汇
名词
中频
使用频率:161
词吐
中频
使用频率:158
词法
名词
中频
使用频率:157
词官
中频
使用频率:147
词骨
中频
使用频率:147
词讼
中频
使用频率:144
词言
中频
使用频率:142
词闱
中频
使用频率:142
词赋科
中频
使用频率:141
词宗
中频
使用频率:139
词垣
中频
使用频率:135
词艺
中频
使用频率:134
词苑
中频
使用频率:133
词杰
中频
使用频率:129
词纸
中频
使用频率:129
词腔
中频
使用频率:129
词话
中频
使用频率:128
词技
中频
使用频率:128
词藻
中频
使用频率:127
词韵
中频
使用频率:127
词价
中频
使用频率:127
词魔
中频
使用频率:127
词彩
中频
使用频率:126
词眼
中频
使用频率:123
词貌
中频
使用频率:123
词牌
中频
使用频率:123
词章
中频
使用频率:122
词庭
中频
使用频率:121
词惭
中频
使用频率:120
词约
中频
使用频率:119
词筒
中频
使用频率:119
词库
中频
使用频率:118
词馆
中频
使用频率:118
词谱
中频
使用频率:118
词峰
中频
使用频率:118
词波
中频
使用频率:118
词黄
中频
使用频率:117
词乖
中频
使用频率:117
词笺
中频
使用频率:116
"词"字在中间的词语
"词"字在结尾的词语
反身代词
中频
使用频率:664
介词
名词
中频
使用频率:504
主词
中频
使用频率:254
同源词
中频
使用频率:220
谎词
中频
使用频率:207
单词
名词
中频
使用频率:195
祝词
名词
中频
使用频率:180
同义词
名词
中频
使用频率:180
诨词
中频
使用频率:176
贬义词
名词
中频
使用频率:175
青词
中频
使用频率:174
拜词
中频
使用频率:173
语词
名词
中频
使用频率:169
清词
中频
使用频率:164
答词
中频
使用频率:162
训词
中频
使用频率:161
蔓词
中频
使用频率:160
念词
中频
使用频率:156
修词
中频
使用频率:154
欸乃词
中频
使用频率:154
合成词
中频
使用频率:153
媟词
中频
使用频率:153
不能赞一词
成语
中频
使用频率:153
浮词
中频
使用频率:152
太平歌词
中频
使用频率:149
实词
名词
中频
使用频率:147
谤词
中频
使用频率:145
发端词
中频
使用频率:144
翰词
中频
使用频率:143
冠词
中频
使用频率:142
仂词
中频
使用频率:139
骗词
中频
使用频率:137
姱词
中频
使用频率:137
宋词
名词
中频
使用频率:135
祷词
中频
使用频率:135
博学宏词
中频
使用频率:135
连词
中频
使用频率:134
陈词
动词
中频
使用频率:134
复合词
中频
使用频率:133
提词
中频
使用频率:133
慢词
中频
使用频率:133
互词
中频
使用频率:133
唱词
名词
中频
使用频率:133
创刊词
中频
使用频率:132
摛词
中频
使用频率:132
谓词
中频
使用频率:131
俚词
中频
使用频率:131
诔词
中频
使用频率:131
复词
中频
使用频率:131
代名词
名词
中频
使用频率:131
词的字简介
〈名〉
(形声。从言,司声。本义:言词。按,“辞”、“词”在“言词”这个意义上是同义词。但在较古的时代,一般只说“辞”,不说“词”。汉代以后逐渐以“词”代“辞”)
同本义
词,意内而言外也。——《说文》
词色甚强。——《世说新语·轻诋》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杜甫《石壕吏》
门者故不入,则甘言媚词,作妇人状,袖金以私之。——宗臣《报刘一丈书》
又如:名词;动词;形容词;词色(声色);词锋(犀利的文笔,好像刀剑的锋芒);词不达意
诗文中的词语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姜夔《扬州慢》
又如:词科(文词科场;科举考场);词场(文坛、文苑、文辞荟萃的地方;文词科试的场所);词翰(词章);词章(文辞的通称。后用以专称诗赋文章而言)
状纸;诉讼
次日,一乘轿子抬到县门口,正值知县坐早堂,就喊了冤,知县叫补进词来。——《儒林外史》
又如:词状(状词;诉状);词因(原因,情由。多指供词,讼状所陈述的内容);词讼(同辞讼。诉讼)
文体名,诗歌的一种。一种韵文形式,由五言诗、七言诗或民间歌谣发展而成,起于唐代,盛于宋代。原是配乐歌唱的一种诗体,句的长短随歌调而改变,因此又叫长短句。有小令和慢词两种,一般分上下两阕
〈动〉
说,告诉
其词于宾曰。——《礼记·曾子问》
组词查询 - 词的组词
本页面提供汉字的组词查询服务,包含常用词组、词语搭配等详细内容。每个词语都包含拼音和词性,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