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
部首 氵部(氵部)
笔画 9画
结构 左右结构
部首为氵部(氵部),总笔画9画,五行属水

基本信息

繁体
叠字 --
五行
部外笔画 6
统一码 6CDA
仓颉 EYMP
郑码 VIRR
四角号码 32110
电码 3129
区位码
姓名学
五笔 IHXN
注音 ㄘˇ,
吉凶寓意
起名建议
部首内容
笔顺编号 441212135
笔顺读写

起名工具

五行分析

根据泚的五行属性水,推荐搭配:

宜配:金、木属性字

常见搭配

该字在姓名中的常见搭配:

清泚、浄泚、泚泚、泚笔、泚颊

字义解释

基本释义

〈形〉

  1. (形声。从水,此声。本义:清澈的样子)

  2. 同本义。

    泚,清也。——《说文》

  3. 又如:清泚(清澈)

  4. 通“玼”。鲜明的样子

    新台有泚,河水弥弥。——《诗·邶风·新台》

    术假金洞光,景逾瑶台泚。——宋·赵汝谈《翠蛟亭和巩栗斋韵》

〈动〉

  1. 冒汗

    其颡有颡。——《孟子》

  2. 又如:泚泚(汗出貌);泚颊(汗流脸颊);泚颜(犹汗颜)

  3. 用笔蘸墨。如:泚笔(以笔沾墨)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水,此声。本义:清澈的样子)

(2) 同本义 。

泚,清也。——《说文》

(3) 又如:清泚(清澈)

(4) 通“玼”。鲜明的样子

新台有泚,河水弥弥。——《诗·邶风·新台》

术假金洞光,景逾瑶台泚。——宋· 赵汝谈《翠蛟亭和巩栗斋韵》

动词

(1) 冒汗

其颡有颡。——《孟子》

(2) 又如:泚泚(汗出貌);泚颊(汗流脸颊);泚颜(犹汗颜)

(3) 用笔蘸墨 。如:泚笔(以笔沾墨)

英语翻译

方言集汇

◎ 粤语:ci2
◎ 客家话:[客英字典] cih3 [台湾四县腔] cih3 [梅县腔] ze3 [海陆丰腔] cih3
◎ 潮州话:徐余2(此)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上四紙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雌氏支A開上聲開口三等支Achiex/cieetsʰĭe

百度释义

1.鲜明。

2.蘸;浸湿:~笔为文(用笔蘸着墨写文章)。

现代汉语词典

泚cǐ
(1)(形)(水)清澈。 (动)出汗。 
(2)(形)(水)清澈。 (动)(用笔)蘸墨:~笔。

康熙字典

泚【巳集上】【水部】 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千禮切《集韻》《韻會》《正韻》此禮切,𠀤音玼。水淸也。

鮮明貌。《詩·邶風》新臺有泚。

汗出貌。《孟子》其顙有泚。

《廣韻》《正韻》雌氏切《集韻》《韻會》淺氏切,𠀤音此。義同。

《集韻》蔣氏切,音紫。水名。《山海經》長沙之山,泚水出焉。《水經》泚水,出泚陽東北大胡山。

《山海經》石者之山,泚水出焉,西流注于河。東始之山,泚水出焉,東北注于海。○按水出泚陽大胡山者,《後漢書·光武紀》作沘水,沘陽。而水經作泚水,泚陽。互見四畫沘字註。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泚【卷十一】【水部】

清也。从水此聲。千礼切

说文解字注

(泚)淸也。此本義也。今詩新臺有泚。毛曰。泚、鮮明貌。此假泚爲玼也。从水。此聲。千禮切。十五部。

相似汉字

最近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