祷词

dǎo cí [ dao ci]
繁体 禱詞
注音 ㄉㄠˇ ㄘˊ

词语释义

祷词 dǎocí

(1) 祈祷说的话

litany

词语解释

  1. 求神者在向神祷告时所默诵的经句或愿词。

    许地山 《缀网劳蛛》:“她每夜睡前的功课就是在那垫上默记三两节经句,或是诵几句祷词。” 吴组缃 《山洪》十一:“ 东老爹 秃着舌头的低声的祷词在他耳朵里寂然了。”

引证解释

⒈ 求神者在向神祷告时所默诵的经句或愿词。

许地山《缀网劳蛛》:“她每夜睡前的功课就是在那垫上默记三两节经句,或是诵几句祷词。”
吴组缃《山洪》十一:“东老爹秃着舌头的低声的祷词在他耳朵里寂然了。”

祷词的国语词典

向神祷告时所默诵的话。如:「她在吃饭前都会先念一段祷词。」也作「祷告词」。

祷词的网络释义

祷词

  • 1.求神者在向神祷告时所默诵的经句或愿词。
  • : 祷(祷) dǎo 教徒或迷信的人向天、神求助、求福:祷文。祷告。祷念。祈祷。祝愿,敬辞:为祷;至
  • : 词(词) cí 语言里最小的可以独立运用的单位:词汇。词书。词典。词句。词序。词组。言辞,话语?
  • 祷词造句

    然后,颂吟一般的天主教祷词:“圣父、圣子和圣灵。”接着还有一大串先圣的名号,接着他把鸡蛋举到这个司机头上,然后用鸡蛋液涂抹他的身体。
    她解开了纱巾下面放钱地方的扣子,掏三分钱,塞进箱子,拿了一根蜡烛,嘴里用印度语念叨着祷词。
    清晨,我在情人的耳边发出海誓山盟,于是他把我紧紧搂抱在怀中;傍晚,我把爱恋的祷词歌吟,于是他将我亲吻。
    他几乎要哭叫起来,就象是祈求免罚的祷词,要夺口而出了。
    她每天晚上睡觉前都叨咕一遍祷词。
    起名字,类似向天神呈上一篇祷词。而祷求,当然是求自己缺少的东西。
    祷词内容主要是祈求皇帝和皇室福寿康宁。
    清晨你发出海誓山盟,气势恢宏。傍晚你吟唱爱恋祷词,声声不息。你“偷出”宝石馈赠佳丽,你彻夜不寐倾诉柔情。我拥抱你——海浪。预祝愚人节快乐!
    正月十二晚,在凉泉乡凤林村,摆放龙灯的祠堂里伴着十番锣鼓的鼓点,祈祷词句铿锵成曲。
    巴顿将军喜欢这篇祷词,命令欧尼尔印二十五万份,派给第三集团军全体士兵。
    到了就寝时间,我和希拉里、切尔西会在切尔西的床边念一两句祈祷词,然后我或希拉里会读书给切尔西听。
    四个邻居把尸体抬到墓地,阿訇跟在后面,念诵一些祝祷词。
    她用圣诗领唱者的嗓音吟唱赞美诗和祈祷词。
    保罗开始为仁宝祷告,祷词艮长无比,苏歌听不清其中内容,但从语气上看,保罗也沉寂在深深的哀痛之中。
    主祭人烧松烟向天神磕头、念祷词后,便于挥锋利的竹梭向牛腋猛刺。
    这时,其中一个人慢慢地向空中抬起手来,样子就好像痛苦费力地把什么东西举过头顶似的,口中背诵着祈祷词。
    他们每晚活跃于千家万户,用远见与宏论忽悠着我们;我们熟悉他们常用的祷词,喜爱的啤酒牌子,口音与品位,甚至护身绝招。

    汉字详情

    dǎo [dao]
    部首: 431
    笔画: 11
    五笔: PYDF
    五行:
    仓颉: IFQKI
    四角: 3524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示,寿声。向神求福的一种迷信行为)

    (2) 祈祷,祈神求福

    祷,告事求福也。——《说文》

    祷,祭也。——《广雅》

    五曰祷。——《周礼·大祝》。注:“祷,贺庆言福祚之辞。”

    候禳祷词之祝号。——《周礼·小祝》。疏:“求福谓之祷,报赛谓之祠。”

    既伯既祷。——《诗·小雅·吉日》

    子疾病, 子路请祷。——《论语·述而》

    秦襄王病,百姓为之祷;病愈,杀牛塞祷。——《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以身祷于桑林之际。——《淮南子·主术》

    (3) 又如:祷巫(犹言巫祝祈祷);祷祀(有事祷求鬼神而致祭);祷雨(祈神降雨);祷祈(祈祷);祷牲(祈祷时所用的祭牲)

    (4) 盼望——书信中用作敬词,表示期望和请求

    君臣不同道,下以名祷。——《韩非子·扬权》

    (5) 又如:切祷;是所至祷;祷切(书信客套用语,表示祈求急切);祷盼(书信客套用语,表示祈求、盼望)

    英文翻译

    pray; entreat, beg, plead; prayer

    方言集汇

    ◎ 粤语:tou2
    ◎ 潮州话:dau2

    宋本广韵

    [ci]
    部首: 226
    笔画: 7
    五笔: YNGK
    五行:
    吉凶:
    仓颉: IVSMR
    四角: 3772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言,司声。本义:言词。按,“辞”、“词”在“言词”这个意义上是同义词。但在较古的时代,一般只说“辞”,不说“词”。汉代以后逐渐以“词”代“辞”)

    (2) 同本义

    词,意内而言外也。——《说文》

    词色甚强。——《世说新语·轻诋》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杜甫《石壕吏》

    门者故不入,则甘言媚词,作妇人状,袖金以私之。——宗臣《报刘一丈书》

    (3) 又如:名词;动词;形容词;词色(声色);词锋(犀利的文笔,好像刀剑的锋芒);词不达意

    (4) 诗文中的词语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姜夔《扬州慢》

    (5) 又如:词科(文词科场;科举考场);词场(文坛、文苑、文辞荟萃的地方;文词科试的场所);词翰(词章);词章(文辞的通称。后用以专称诗赋文章而言)

    (6) 状纸;诉讼

    次日,一乘轿子抬到县门口,正值知县坐早堂,就喊了冤,知县叫补进词来。——《儒林外史》

    (7) 又如:词状(状词;诉状);词因(原因,情由。多指供词,讼状所陈述的内容);词讼(同辞讼。诉讼)

    (8) 文体名,诗歌的一种 。一种韵文形式,由五言诗、七言诗或民间歌谣发展而成,起于唐代,盛于宋代。原是配乐歌唱的一种诗体,句的长短随歌调而改变,因此又叫长短句。有小令和慢词两种,一般分上下两阕

    动词

    说,告诉

    其词于宾曰。——《礼记·曾子问》

    英文翻译

    words; phrase, expression

    方言集汇

    ◎ 粤语:ci4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