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护

yǎn hù [ yan hu]
繁体 掩護
注音 一ㄢˇ ㄏㄨˋ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掩护 yǎn hù

1.  对敌采取警戒、牵制、压制等手段,保障部队或人员行动的安全。

掩护主力部队撤退。
screen; shield; cover;

2.  用人体或其他掩护体挡住。

用身体掩护同伴。

词语解释

  1. 保护起来不使人知;庇护。

    元 纪君祥 《赵氏孤儿》第一折:“子共母不能完聚,纔分娩一命归阴,着 程婴 将他掩护,久以后长立成人,与 赵 家看守坟墓。” 清 归有光 《与曾省吾参政书》:“僕非敢缘旧识,求门下有所掩护也。” 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章一:“ 汉口 市区,因为有租界和敌产的掩护,始终不曾被炸。”

  2. 指袒护。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八章:“‘你又来了!人家割竹子挣下钱,不还咱吗?’老婆掩护儿子说。”

  3. 遮盖。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孝子》:“母创寻愈。 周 每掩护割处,即妻子亦不知也。”

  4. 对敌采取警戒、牵制、压制等手段,保障己方部队或人员行动安全。

    陈其通 《万水千山》第一幕:“ 小岳 :‘上级命令你们营,一定要死打硬拼,守住渡口,掩护大部队过江,去和二、六军团会合。’” 魏巍 《东方》第四部第十五章:“我们的任务,就是在这里坚决阻住敌人,来掩护他们安全转移。”

引证解释

⒈ 保护起来不使人知;庇护。

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一折:“子共母不能完聚,纔分娩一命归阴,着程婴将他掩护,久以后长立成人,与赵家看守坟墓。”
清归有光《与曾省吾参政书》:“僕非敢缘旧识,求门下有所掩护也。”
郭沫若《洪波曲》第十章一:“汉口市区,因为有租界和敌产的掩护,始终不曾被炸。”

⒉ 指袒护。

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八章:“‘你又来了!人家割竹子挣下钱,不还咱吗?’老婆掩护儿子说。”

⒊ 遮盖。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孝子》:“母创寻愈。

周每掩护割处,即妻子亦不知也。”

⒋ 对敌采取警戒、牵制、压制等手段,保障己方部队或人员行动安全。

陈其通《万水千山》第一幕:“小岳 :‘上级命令你们营,一定要死打硬拼,守住渡口,掩护大部队过江,去和二、六军团会合。’”
魏巍《东方》第四部第十五章:“我们的任务,就是在这里坚决阻住敌人,来掩护他们安全转移。”

掩护的国语词典

隐藏。

如:「想必是他给了你许多好处,不然,你为何如此刻意掩护他呢?」

掩护的网络释义

掩护

  • 《掩护》是一部爱情谍战剧,由高梓博执导,陆毅,刘涛,朱泳腾,杨紫彤等人出演。
  • 该剧讲述了1945年日本投降,国民党谋划对中共开战。一名普通的机要秘书高志华临危受命,潜伏于国民党内部,在“破译天才”宫丽的掩护下,获取国民党机密情报的故事。
  • 该剧于2011年6月23日在绍兴新闻综合频道首播,2011年9月12日在黑龙江卫视上星播出。
  • 掩护 (汉语词语)

  • 掩护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用人体或其他掩护体挡住。
  • 掩护造句

    小英雄雨来机智勇敢地掩护了交通员李大叔。
    突击队在炮火的掩护下向敌人发起进攻。
    在村民们的掩护下,小战士成功获救了。
    在战友们的掩护下,他终于冲出了敌人的包围圈。
    大嫂巧妙地把伤病员掩护了起来。
    微笑与强颜欢笑有着根本的区别。微笑,是愉悦心灵的折射;强颜欢笑,是悲泣心灵的掩护。如果笑不出来的时候,最好别笑。否则,强颜欢笑让别人的感官受刺激,也让自己的心灵更受伤害。
    微笑,是愉悦心灵的折射;强颜欢笑,是悲泣心灵的掩护。
    小王为了掩护部队的转移,与敌人同归于尽了。
    雨来机智巧妙地掩护交通员李大叔,没让鬼子看出一点儿破绽。
    水上游击队利用芦苇荡作为掩护,神出鬼没地打击敌人。
    在手榴弹即将爆炸的千钧一发的时刻,班长用身体掩护了战友。
    武工队凭着青纱帐掩护,神出鬼没,打得鬼子晕头转向。
    没有人帮忙掩护,你孤掌难鸣,很难突破对方的封锁。
    在炮兵的掩护下,战士们冲向敌人的战壕,展开殊死搏斗。
    师徒二人步调一致,一方掩护同时另一方进攻。
    红军转移的时候,敌人围了过来,在千钧一发的危急时刻,连长大吼一声:你们快走,我来掩护。
    东北抗联八位女战士掩护主力,阻击日寇,最后弹尽粮绝,投江壮烈牺牲。
    要是手上没有枪,我就不能掩护你。要是一直握着枪,我就无法抱紧你。
    在青春的掩护下,颓废是勇气,懒惰是反抗,空虚是性感。
    看到同学有缺点,要给他指出来,不应该在老师面前替他打掩护。

    汉字详情

    yǎn [yan]
    部首: 330
    笔画: 11
    五笔: RDJN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QKLU
    四角: 54016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手,从奄,奄亦声。本义:遮蔽)

    (2) 同本义

    掩,敛也。小上曰掩。——《说文》

    掩练帛,广终幅。——《仪礼·士丧礼》。注:“裹首也。”

    掩薄草渚。——《史记·司马相如传》

    空正掩日。——《周髀算经》

    掩口胡卢而笑。——《聊斋志异·促织》

    掩其上哉。——清· 方域《壮梅堂文集》

    手巾掩口。——《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势拔五岳掩 赤诚。—— 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 又如:掩圹(将棺木放入墓穴内,加土掩埋);掩心(护胸的铠甲);掩土(盖土埋葬);掩面(盖在尸体面部的白色的布或绢);掩著(掩盖剽窃他人文章的痕迹)

    (4) 藏

    掩贼为臧。——《左传·文公十八年》。注:“匿也。”

    处必掩身。——《礼记·月令》

    (5) 又如:掩掩缩缩(躲躲藏藏);掩敛(遮藏躲闪);掩败(掩饰失败);掩秘(隐瞒,秘而不宣)

    (6) 止

    掩,止也。——《方言》十三

    掩以绝灭。——王褒《洞箫赋》。注:“止息貌。”

    掩细柳而抚剑。——潘岳《西征赋》。注:“止也。”

    (7) 乘其不备 。如:掩取(乘其不意而夺取或捕捉);掩捕(乘其不备而逮捕)

    (8) 袭击 。如:掩攻(袭击,乘人不备而加以攻击);掩击(袭击;冲杀)

    (9) 关闭;合上

    为掩户。——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10) 又如:掩亚(关闭);掩关(关闭;关门)

    (11) 意外地被夹住 。如:小心门掩了你的手

    (12) 抹杀

    一眚掩大德。——《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英文翻译

    to cover (with the hand); shut, conceal; ambush

    方言集汇

    ◎ 粤语:am2 jim2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yam3 [海陆丰腔] ram3 am1 [梅县腔] jam3 jim5 [陆丰腔] jam3 [东莞腔] jam3 [宝安腔] jam3 [客英字典] jam3 [台湾四县腔] jam3 am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五十琰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衣儉鹽B上聲開口三等鹽Bʔĭɛmqiemx/yeem
    [hu]
    部首: 330
    笔画: 7
    五笔: RYNT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QIS
    四角: 5300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言,蒦( huó)声。本义:保卫;保护)

    (2) 同本义

    吏护还之乡。——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吾欲护汝。——明· 魏禧《大铁椎传》

    从我杀贼护家室。——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贯铁絙护之。

    (3) 又如:护队(行军所设防卫的军队);护藏(保护经藏);护梁(城楼上作护卫用的横梁);护镜(护心镜。衣甲上用以防护前心和后心的铜镜)

    (4) 爱护

    备极护爱。——《聊斋志异·促织》

    (5) 又如:护书(收放文书用的长方形木匣子);护头(小孩子不肯剃头发);护槽(马吃草时,人难接近)

    (6) 袒护;包庇

    谨护其失。——清· 刘开《问说》

    (7) 又如:护庇(袒护;包庇);护相容隐(庇护容忍);护失(袒护自己的过错)

    (8) 监视;监督

    护,救视也。——《说文》

    有白马将出护其兵。李广上马车十余骑奔射杀胡白马将。——《史记》

    (9) 救助

    高祖为布衣时, 何数以吏事护 高祖。——《史记·萧相国世家》

    (10) 总领

    乐毅于是并护 赵、 楚、 韩、 魏、 燕之兵以伐 齐,破之 济西。——《史记·乐毅传》

    英文翻译

    protect, guard, defend, shelter

    方言集汇

    ◎ 粤语:wu6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