袒护

tǎn hù [ tan hu]
繁体 袒護
注音 ㄊㄢˇ ㄏㄨˋ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袒护 tǎnhù

(1) 偏袒维护。指出于私心而无原则地支持或庇护某一方

看来中立国家不袒护那一边
be partial to;give unprincipled protection to;shield

词语解释

  1. 偏袒维护。谓出于私心而无原则地支持或庇护某一方。

    清 陈康祺 《燕下乡脞录》卷七:“﹝ 隆科多 ﹞徇庇 阿锡鼐 、 法敏 ,将仓场分赔之案,巧为袒护具奏。”《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一回:“媳妇啊!你不要説我袒护儿子,我这是平情酌理的説话。” 老舍 《四世同堂》六:“为反抗 大赤包 ,她不能不袒护 小崔 。”

引证解释

⒈ 偏袒维护。谓出于私心而无原则地支持或庇护某一方。

清陈康祺《燕下乡脞录》卷七:“﹝隆科多﹞徇庇阿锡鼐、法敏,将仓场分赔之案,巧为袒护具奏。”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一回:“媳妇啊!你不要説我袒护儿子,我这是平情酌理的説话。”
老舍《四世同堂》六:“为反抗大赤包,她不能不袒护小崔。”

袒护的国语词典

偏袒庇护。

如:「父母教养儿女,不可过分袒护。」

袒护的网络释义

袒护

  • 袒护,偏袒维护,指出于私心而无原则地支持或庇护某一方。
  • 袒护造句

    小刚犯了错,奶奶不但不批评还在爸妈面前袒护他。
    爱护而不袒护,疼爱而不溺爱。
    别袒护他所犯的错误!
    袒护和包庇坏人是对人民的极大犯罪。
    对待子女同样可以运用这些原则。除非孩子确实需要父亲的保护,如果他喝酒时与子女发生争吵,最好不要袒护任何一方。发挥你的能量,在自己周围增进理解气氛。这样,每个嗜酒者家里都有的那种紧张气氛会减轻一些。
    袒护的事,没有不露出来的;隐蔽的事,没有不被人懂患上的。
    以后倒时常有人出面解释,但好像各自袒护一方,不足为训。
    善良的人可能会袒护邪恶,但邪恶的人绝不会护卫善良。
    奔跑穿过郊野,那儿我所有的萍踪都将被袒护,终将无处可去。
    命运之神也更直接地袒护着我们。
    有人出言不逊,调笑奚落,而你不能袒护她时,你不觉得害臊吗?
    当然,最有目共睹的进展是贸易袒护主义的威迫。
    那我们又怎样才气知晓一名总统是否有袒护罪责?一名官佐是否有虐待囚徒?
    滥用职权、擅自处理和袒护、包庇事故责任人的。
    看着驴的瘦小身躯,大公马总是袒护着。
    这分明是袒护着商家!看来“消费者协会”该改称“销售者协会”了。
    看我抱怨,婆婆还袒护着她儿子,说有她伺候着,我还不知足。
    面对丈夫和儿子的“不理解”,这个女人依然在极力袒护着自己的老公和儿子。
    这最大的缺点就是法律太“仁慈”了,让人联想到法律为何总在袒护着贪官。
    许喆见于炎几次三番地袒护着司马操,终于忍受不住,怒骂了出来。

    汉字详情

    tǎn [tan]
    部首: 525
    笔画: 10
    五笔: PUJG
    五行:
    仓颉: LAM
    四角: 3621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衣,旦声。本义:绽开)

    (2) 同本义

    袒,衣缝解也。——《说文》

    (3) 脱去上衣,露出身体的一部分

    乃右肉袒于庙门之东。——《仪礼·遂觏礼》

    劳毋袒。——《礼记·曲礼》

    袒右。——《史记·陈涉世家》

    袒胸露乳。——明· 魏学洢《核舟记》

    (4) 又如:袒臂(袒露胳膊。表示奋发、激昂或愿意归降);袒肉(脱去上衣,裸露肢体。古人谢罪或祭礼时的一种表示);袒肩(袒膊。袒露右肩);袒开(袒露解开)

    (5) 古代行礼时脱去上衣的左袖,露出裼衣

    于是汉王为义帝发丧,袒而大哭。——《汉书·高帝纪》

    (6) 又如:袒左(古代行礼时,袒出上衣之左袖,以左袖插入前襟之右,而露出裼衣,或袒所有衣服之左袖,而露出左臂。古代凡礼事皆左袒);袒免亲(指五服以外的远亲);袒哭(袒左痛哭。古代哀悼死者的一种表示);袒裘(谓在君之侧袒出正服、裼衣、皮衣的左袖而露出中衣。是一种违礼不敬之举);袒裼(脱去上衣左袖,露出内衣)

    动词

    (1) 表白 。如:袒开(毫无掩饰地敞开);袒荡(垣率,不做作)

    (2) 偏袒 。如:袒庇(袒护包庇);袒护 “襢”

    英文翻译

    strip; lay bare; bared; naked

    方言集汇

    ◎ 粤语:taan2
    ◎ 客家话:[宝安腔] tan3 [台湾四县腔] tan3 [客语拼音字汇] tan3 [海陆丰腔] tan3 [客英字典] tan3 [梅县腔] tan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二十三旱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徒旱上聲開口一等danx/daandʰɑn
    [hu]
    部首: 330
    笔画: 7
    五笔: RYNT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QIS
    四角: 5300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言,蒦( huó)声。本义:保卫;保护)

    (2) 同本义

    吏护还之乡。——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吾欲护汝。——明· 魏禧《大铁椎传》

    从我杀贼护家室。——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贯铁絙护之。

    (3) 又如:护队(行军所设防卫的军队);护藏(保护经藏);护梁(城楼上作护卫用的横梁);护镜(护心镜。衣甲上用以防护前心和后心的铜镜)

    (4) 爱护

    备极护爱。——《聊斋志异·促织》

    (5) 又如:护书(收放文书用的长方形木匣子);护头(小孩子不肯剃头发);护槽(马吃草时,人难接近)

    (6) 袒护;包庇

    谨护其失。——清· 刘开《问说》

    (7) 又如:护庇(袒护;包庇);护相容隐(庇护容忍);护失(袒护自己的过错)

    (8) 监视;监督

    护,救视也。——《说文》

    有白马将出护其兵。李广上马车十余骑奔射杀胡白马将。——《史记》

    (9) 救助

    高祖为布衣时, 何数以吏事护 高祖。——《史记·萧相国世家》

    (10) 总领

    乐毅于是并护 赵、 楚、 韩、 魏、 燕之兵以伐 齐,破之 济西。——《史记·乐毅传》

    英文翻译

    protect, guard, defend, shelter

    方言集汇

    ◎ 粤语:wu6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