淹忽

yān hū [ yan hu]
注音 一ㄢ ㄏㄨ

词语释义

1.迅疾。 2.去世,死亡。

词语解释

  1. 迅疾。

    清 钱澄之 《永安杂兴》诗:“山城何所恋,淹忽十旬餘。” 清 刘大櫆 《祭邵开府文》:“其在於今,日月淹忽,虽有母存,父已降割。” 林如稷 《将过去》一:“四时正在淹忽地代谢呢。”

  2. 去世,死亡。

    清 恽敬 《答董牧唐书》:“令兄 春江 孝廉遗诗,格正气和,可想见其为人,何以中道淹忽,不胜愴然。” 刘半农 《欧洲花园(二)》:“以王其人,在理当展其雄略,建万世之功,不能即此淹忽。” 鲁迅 《书信集·致邵文熔》:“上月中旬又因不慎招凉,终至大病,卧不能兴者匝月,其间数日,颇虞淹忽。”

引证解释

⒈ 迅疾。

清钱澄之《永安杂兴》诗:“山城何所恋,淹忽十旬餘。”
清刘大櫆《祭邵开府文》:“其在於今,日月淹忽,虽有母存,父已降割。”
林如稷《将过去》一:“四时正在淹忽地代谢呢。”

⒉ 去世,死亡。

清恽敬《答董牧唐书》:“令兄春江孝廉遗诗,格正气和,可想见其为人,何以中道淹忽,不胜愴然。”
刘半农《欧洲花园(二)》:“以王其人,在理当展其雄略,建万世之功,不能即此淹忽。”
鲁迅《书信集·致邵文熔》:“上月中旬又因不慎招凉,终至大病,卧不能兴者匝月,其间数日,颇虞淹忽。”

淹忽的网络释义

淹忽

  • 淹忽是一个汉语词汇,意为迅疾。 出自于清代钱澄之作品《永安杂兴》。
  • 汉字详情

    yān [yan]
    部首: 331
    笔画: 11
    五笔: IDJN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EKLU
    四角: 34116

    详细解释

    名词

    (形声。从水,奄声。本义:古水名,即今金沙江的一段) 同本义。在四川省南部。即今金沙江自发源地至四川省攀枝花市的一段

    淹水,一曰复水也,出今四川宁远府徼外,合金沙江入江。——《字林》

    英文翻译

    drown; cover with liquid, steep

    方言集汇

    ◎ 粤语:jim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jam1 jam5 [海陆丰腔] ram1 [梅县腔] jam3 jam1 [台湾四县腔] jam1 [宝安腔] jam3 [客语拼音字汇] yam1 yam3 [东莞腔] jam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四鹽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央炎鹽B平聲開口三等鹽Bʔĭɛmqiem/yem
    [hu]
    部首: 440
    笔画: 8
    五笔: QRN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PHP
    四角: 2733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心,勿声。本义:不重视;忽略)

    (2) 同本义

    忽,忘也。——《说文》

    忽,轻也。——《广雅·释诂三》

    奈何而忽。——《汉书·食货志》

    忽于小过。——《汉书·王嘉传》

    忽于道德。——《汉书·东平思王宇传》

    不可忽也。——《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疏忽;忽忘(忘记);忽易(忽略,忽视);忽睨(傲视);忽怠(轻慢);忽慢(轻慢);忽薄(轻视)

    (4) 好像 。如:忽似(恍若,好像);忽若(恍若,好像);忽怳(似有似无)

    副词

    (1) 忽然;突然

    忽逢桃花林。——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路转溪头忽见。——宋· 辛弃疾《西江月》诗

    忽闻客大呼。——明· 魏禧《大铁椎传》

    忽一人大呼。——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2) 又如:忽冷忽热;忽明忽暗;忽漫(忽而,偶然);忽剌巴(忽然);忽儿(突然,忽然);忽流(忽然)

    形容词

    (1) 急速

    其亡也忽焉。——《左传·庄公十一年》

    忽反顾以游目兮。——《楚辞·离骚》

    (2) 又如:忽眨(眼睛不停地开闭);忽焉(快速的样子);忽溜(转动的样子);忽腾腾(快迅奔腾的样子);忽骤(犹急速)

    (3) 渺茫;辽远;恍忽

    忽乎吾将行兮。——《楚辞·屈原·涉江》

    名词

    (1) 中国古代的长度和重量单位,1忽等于1/1000分,即等于1/3000厘米或1/20000克

    (2) 姓

    英文翻译

    suddenly, abruptly; neglect

    方言集汇

    ◎ 粤语:fat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fut7 [客英字典] fut7 [沙头角腔] fut7 [梅县腔] fut7 [东莞腔] fut7 [客语拼音字汇] fud5 [陆丰腔] fut7 [台湾四县腔] fut7 [宝安腔] fut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一沒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呼骨入聲合口一等xuəthuot/xu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