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庇

bāo bì [bao bi]
注音 ㄅㄠ ㄅ一ˋ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包庇 bāobì

(1) 以权势来掩护他人不正当的行为,使其隐秘而不被告发

shield;harbor;cover up

(2) 暗中保护

包庇有罪
包庇坏人
secretly defend

引证解释

⒈ 袒护;掩护。多用于坏人坏事。

清昭槤《啸亭杂录·明世宗用人》:“﹝世宗﹞恶杨升庵终身, 介溪不能包庇。”
清黄爵滋《敬陈六事疏》:“即大吏或有闻见,时派稽查,率皆移东补西,或一人领充数名,或暂雇贸易之人支应塞责,彼此包庇,狡獪百出,虽大吏亦无可如何。”
老舍《四世同堂》七:“这次,就更不同了;来的是日本人,还有不包庇坏蛋琉璃球儿的?”

包庇的国语词典

袒护不正当的行为。

如:「包庇走私是犯法的。」

包庇的网络释义

包庇

  • 包庇,指袒护;掩护;向处分决定机关或者有关组织提供虚假证明帮助违法违纪行为人掩盖违法违纪事实。语出清朝昭梿《啸亭杂录·明世宗用人》:“﹝ 世宗 ﹞恶杨升庵终身, 介溪不能包庇。”
  • 包庇的翻译

    英语: to shield, to harbor, to cover up
    德语: jemd. decken (V, Rechtsw)​
    法语: couvrir

    包庇造句

    有关部门包庇犯罪,以致养虎为患。
    这件事万目睽睽,谁有本事把它包庇起来,瞒天过海?
    个别家长对孩子的缺点、错误总是想方设法进行包庇。
    为了包庇儿子,她无中生有,作了假证,从而受到法律的制裁。
    人民法庭,一定要依法办案,绝不允许徇情枉法,包庇坏人,损害人民利益。
    袒护和包庇坏人是对人民的极大犯罪。
    公检法机关的工作人员绝不能徇情枉法,包庇坏人。
    公检法机关的工作人员绝不能挟长挟贵,包庇坏人。
    我们决不要包庇坏人。
    新任知府,因势利用,包庇他正式开赌场,而巡检老爷则坐抽头钱,日进斗金。
    不包庇那些学习好的同学,也决不鄙视那些学习差的同学。
    哼,妈妈每次都包庇妹妹,不公平。
    假如我是班干部,我的好朋友做错了事,我不会去包庇他。
    凡是做什么事,我都不会包庇她人,更不会仗着自己是班长,而来威胁别人。
    有人苦了,在第一餐桌的盛伟伟同学丢失了餐桌长的包庇,现在已是叫苦连天啊。
    还看到了干了错事伙伴们在老师面前互相包庇的可笑表情。
    假如我是一名老师,我不会包庇那些成绩好的学生,鄙视那些成绩坏的学生。
    因资助李强逃跑,另外4名民工也因涉嫌窝藏包庇罪而被警方刑拘。
    然而新刑法中窝藏、包庇罪的规定中还存在一些疑难问题。
    你犯的是抢劫罪,我犯的至多是同谋包庇罪,我给你看看这两份罪的分别。

    汉字详情

    bāo [bao]
    部首: 202
    笔画: 5
    五笔: QNV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PRU
    四角: 27712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小篆字形,外边是“勹”。中间是个“巳”( )字,“象子未成形”。“勹”就是“包”的本字。本义:裹)

    (2) 用纸、布等裹东西

    野有死麕,白茅包之。——《诗·召南·野有死麕》

    草木渐包。——《书·禹贡》

    包有鱼。——《易·姤》

    包之以虎皮。——《礼记·乐记》

    (3) 又如:纸包不住火;包缠(包裹缠绕)

    (4) 包含,包容。里面含有

    举一滴可包陵谷。——唐· 李朝威《柳毅传》

    皆包在诸谷中。——宋· 沈括《梦溪笔谈》

    (5) 又如:把小费包在内;包函(包有,含有);包吞(包含);包荒(掩饰;遮盖;原谅,宽容)

    (6) 包围。四面围住

    河水分流,包山而过。——《水经注·河水》

    (7) 又如:包络(包围环绕)

    (8) 保证,担保

    包你没事。——萧德祥《杀狗劝夫》

    (9) 又如:包换;包退;包赔;包管(保证;保险;保单);包票

    (10) 约定专用

    烂倾新酿酒,包载下江船。——梅尧臣《村豪诗》

    (11) 又如:全包(全部占有);包饭;包厢;包程;包机

    (12) 承担,即答应负责办好 。如:包销;包办;包产;包工;包医;包教

    (13) 镀上一层 。如:包金;包银

    (14) 做 。如:包饺子

    名词

    (1) 装东西的袋子 。如:书包;旅行包;行李包

    (2) 包裹起来的东西 。如:药包;邮包;包复(包袱。用布包起来的包裹)

    (3) 因碰撞而引起的肿块 。如:脑门儿上碰了个包;脚上起了个包

    (4) 一种带馅的蒸熟的食物 。如:菜包;汤包

    (5) 毡制的圆顶帐篷 。如:蒙古包

    (6) 姓

    量词

    (1) 包装好的一堆单件

    五官掾献橘数包。——《后汉书·杨由传》

    (2) 又如:一包香烟

    英文翻译

    wrap, pack, bundle; package

    方言集汇

    ◎ 粤语:baau1
    ◎ 客家话:[梅县腔] bau1 [台湾四县腔] bau1 [客英字典] bau1 [陆丰腔] bau1 [客语拼音字汇] bau1 [东莞腔] bau1 [沙头角腔] bau1 [宝安腔] bau1 [海陆丰腔] bau1
    ◎ 潮州话:ba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五肴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布交平聲開口二等pauprau/peau
    [bi]
    部首: 314
    笔画: 7
    五笔: YXXV
    五行:
    仓颉: IPP
    四角: 0021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广,比声。“广”( yǎn),甲骨文、金文象屋顶屋墙。从“广”表示与房屋等有关。本义:遮蔽)

    (2) 同本义

    庇,荫也。——《说文》。按,字亦作庀

    弓长六尺,谓之庇轵。——《考工记·轮人》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 又如:庇庥(荫庇;庇护);庇覆(掩盖,覆盖)。引申为庇护

    已而给事中戴凤翔劾 瑞庇奸民。——《明史·海瑞传》

    (4) 又如:包庇(袒护或掩护 );庇藏(包庇隐藏)

    (5) 保护

    虽有庇民之大德。——《礼记·表记》

    大官、大邑,身之所庇也。——《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子盖亦远绩禹功而大庇民乎!——《左传·昭公元年》

    英文翻译

    cover, shield, shelter, protect

    方言集汇

    ◎ 粤语:bei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bi5 bi3 pi5 [客英字典] bi3 [陆丰腔] bi3 [梅县腔] pi1 [宝安腔] bi3 bi5 [客语拼音字汇] bi4 [东莞腔] bi5 [台湾四县腔] bi5 bi3 pi5
    ◎ 潮州话:波衣3(臂)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六至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必至脂A開去聲開口三等脂Apipjiih/pi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