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雨绸缪

wèi yǔ chóu móu [wei yu chou mou]
繁体 未雨綢繆
注音 ㄨㄟˋ ㄩˇ ㄔㄡˊ ㄇㄡˊ
词性 成语

词语释义

未雨绸缪 wèiyǔ-chóumóu

(1) 天还没下雨,先把房屋门窗修好。比喻提前做好准备或预防

repair the house before it rains;don't have thy cloak to make when it begins to rain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诗经 豳风 鸱鸮》:“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

成语辨析

①未雨绸缪和“有备无患”;都是“事先做好准备工作”的意思。但未雨绸缪没有强调“无患”;前面可以加“必须”、“应该”等词;“有备无患”明确提出“无患”;意思较未雨绸缪多了一层。②见“防患未然”(289页)。

成语用法

未雨绸缪复杂式;作谓语、定语;形容事先准备。

引证解释

⒈ 原谓趁天还没下雨,就把窝巢缠捆牢固。后以“未雨绸繆”喻事先做好预防、准备工作。

语本《诗·豳风·鸱鸮》:“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繆牖户。”
明高攀龙《申严宪约责成州县疏》:“天下多事之时,二者实为未雨绸繆之计,不可忽也。”
《明史·傅朝佑传》:“凤阳、昌平钟灵之地, 体仁曾无未雨绸繆,两地失守,陵寝震惊。”
清薛福成《应诏陈言疏》:“苟非未雨绸繆,则仓猝必难筹措。”
廖承志《致蒋经国先生信》:“岁月不居,来日苦短,夜长梦多,时不我与。盼弟善为抉择,未雨绸繆。”

未雨绸缪的国语词典

鸱鸮在未下雨前,便已著手修补窝巢。语本《诗经.豳风.鸱鸮》:「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比喻事先预备,防患未然。《隋唐演义.第五二回》:「况我家虽有预备,积储几仓,亦当未雨绸缪,要防自己饥馑。」

未雨绸缪的网络释义

未雨绸缪

  • 未雨绸缪,拼音是wèi yǔ chóu móu,汉语成语,意思是趁着天没下雨,先修缮房屋门窗。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预防意外的事发生。出自《诗经·豳风·鸱鸮》。
  • 未雨绸缪的翻译

    日语: 転(ころ)ばぬ先(さき)の杖(つえ)。雨の降らぬうち,家の窓を修繕(しゅうぜん)する
    俄语: принимать меры заблаговременно

    未雨绸缪造句

    做事应该未雨绸缪,居安思危,这样在危险突然降临时,才不至于手忙脚乱。
    造林是防止土壤流失最好的未雨绸缪之计。
    这句名言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告诫我们要未雨绸缪,不要老看眼前的事物,而忘却了人之所以积极奋斗的远景期待。
    要防震灾,在平时就宜未雨绸缪,做好防灾准备。
    本着未雨绸缪的宗旨,各位同学应及早温习功课,以迎接考试。
    劝你们与其临渴掘井,不如未雨绸缪,以免后悔来不及。
    对于一个需要未雨绸缪的事情,拖延毫无意义。
    未雨绸缪之际,对手已展开强烈的广告攻势。
    要预防土石流,就得未雨绸缪,先做好山坡地保护措施。
    我们要准确地掌握天气变化的情况,才能做到未雨绸缪。
    面对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我们要未雨绸缪,早做准备。
    兵临城下,挑战在前,未雨绸缪,主动面对。
    年轻时就要未雨绸缪,为年老生活所需做好储蓄。
    别笑我过虑,我这是未雨绸缪,有备无患。
    如何预测这些变化,未雨绸缪,取得市场的先机,对企业的未来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人生不打无准备之仗,一个对自己和家人负责的人总是未雨绸缪,在出发前就做好准备。
    面对生活,我们应该未雨绸缪,考虑下一步的事情。
    劝你们与其临渴掘井,不如未雨绸繆,以免后悔来不及。
    不过新创企业的高管们说,他们是在未雨绸缪,以避免重蹈本世纪初小企业的覆辙。当时小企业因为没有迅速大幅裁员而纷纷倒闭。
    提倡节俭,修身固志;提倡节俭,培德养廉;提倡节俭,未雨绸缪;提倡节俭,保护资源;提倡节俭,懂得回报;提倡节俭,珍惜甘甜!

    汉字详情

    wèi [wei]
    部首: 420
    笔画: 5
    五笔: FI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JD
    四角: 50900

    详细解释

    副词

    (1) (象形。基本义:没有;不。“未”字否定过去,不否定将来,与“不”有别。但有时候也当“不”字讲)

    (2) 相当于“没有”、“不曾”、“尚未”

    未,无也。——《小尔雅·广诂》

    未由也已。——《论语·子罕》

    未之难矣。——《论语·宪问》

    吾与郑人未有成也。——《公羊传·隐公六年》

    吾未有言之。——《吕氏春秋·开春》

    未果。——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有孙母未去。——唐· 杜甫《石壕吏》

    未百步则返。——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将舒未舒。

    (3) 又如:未际(未发迹);未的(未必,不一定);未从(未曾,尚未);未傅(未成年的人);未遑(来不及,没有闲暇);未遇(未得到赏识和重用;未发迹);未宾(没有归顺);未集(未能完成);未臻(未到圆满的地步);未极(无穷远处;未到尽头;没有停止);未意之志(没有完成的志向);未第(科举考试中未中);未萌(事情发生之前)

    (4) (“未”字否定过去,“不”字否定将来,但有时候未也当不讲)不

    众宾未拾取矢。——《仪礼·乡射礼》。注:“未,犹不也。”

    未若复吾赋不幸。——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未为简易。——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游人虽未盛。——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犹未能也。——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5) 又如:未消(不必,不要);未一(不再一一去详细叙述);未敢苟同;未知可否;未审(不知);未的(不确实,不确切);未足(不足,不能);未如(不如);未妨(不妨);未若(不如);未孚(不算大信,不是至诚);未足轻重(无关紧要,不值得重视);未应(不曾,不须);未为不可(不是不可以);未逮(不及;没有达到)

    (6) 否 ——用在句末,表示疑问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维《杂诗》

    名词

    (1) 滋味。后作“味”

    未,味也。六月滋味也。五行,木老于未,象木重枝叶也。——《说文》

    (2) 地支的第八

    未还于此。——唐· 李朝威《柳毅传》

    (3) 与天干相配,用以纪年。如1967年为农历丁未年

    (4) 用以纪月,即农历六月

    (5) 用以纪时,叫“未刻”。即午后十三时至十五时

    两马相交,斗了一百余合,自从辰牌直杀到未刻。——《英烈传》

    (6) 五行属土

    丑、未,亦土也。——《论衡》

    (7) 十二生肖属羊

    未禽羊。——《论衡》

    (8) 将来

    凡刑人之本,禁暴恶恶,且征其未也。——《荀子》

    英文翻译

    not yet; 8th terrestrial branch

    方言集汇

    ◎ 粤语:mei6
    ◎ 客家话:[梅县腔] wi5 wui5 [沙头角腔] wui5 [客英字典] vui5 mui5 [陆丰腔] mui6 [东莞腔] mui5 [宝安腔] mui3 [客语拼音字汇] vui4 [海陆丰腔] wui6 [台湾四县腔] wi5
    ◎ 潮州话:bhi7(bī) bhuê7(būe)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八未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無沸微合去聲合口三等myoih/mvoymĭwəi
    yǔ,yù [yu]
    部首: 802
    笔画: 8
    五笔: FGH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MLBY
    四角: 102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雨,从云层中降向地面的水

    雨,濡物者也。——《管子·形势解》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荀子》

    (2) 又如:雨过天晴(像雨后晴空般的蓝色);雨打梨花(喻指零乱不堪的狼狈情景);雨打鸡(喻浑身湿淋淋的状态);雨毛(细雨);雨泣(泪流如雨)

    (3) 比喻朋友

    常时车马之客,旧,雨来;今,雨不来。——唐· 杜甫《秋述》

    (4) 比喻教导之言,教泽

    泽雨无偏,心田受润。——南朝梁· 简文帝《上大法颂表》

    (5) 譬喻密集 。如:雨矢(箭矢像雨一样落下。比喻密集);雨注(像雨一样下降。比喻密集)

    (6) 譬喻离散

    风流云散,一别如雨。——三国魏· 王粲《赠蔡子笃》

    (7) 又如:雨散云收(比喻离散);雨迹云踪(比喻男女旧情,已成往事);雨落不上天(比喻离异的夫妻,难再复合)

    (8) 另见

    动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下雨形。“雨”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雨”的字都与“雨水”有关。本义:下雨)

    (2) 同本义

    雨,水从云下也。——《说文》

    密云不雨。——《易·小畜卦》

    (3) 又

    既雨既处。

    天雨墙坏。——《韩非子·说难》

    失时不雨,民且狼顾。——汉· 贾谊《论积贮疏》

    天雨雪。——《汉书·李广苏建传》

    恒雨少日。——唐·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4) 又如:雨天(落雨的日子);雨前(下雨之前);雨淖(雨后道路泥泞难行);雨淫(久雨);雨打梨花(指暮春的景象。也用来比喻美人的迟暮);雨顺风调(风雨及时。比喻太平景象);雨化(比喻良好教育的实施,有如及时雨的化生万物)。又指大量粒子或物体的下落或洒下。如:花瓣雨

    (5) 天上降下

    他日,月宿毕,竟不雨。——《史记》

    (6) 又如:雨毛(天上降下兽毛);雨矢(箭矢像雨一样的落下。比喻密集);雨泗(比喻流泪)

    (7) 密集地射击或投掷

    烧答覆之,沙石雨之。——《墨子》

    (8) 另见

    英文翻译

    rain; rainy; KangXi radical 173

    方言集汇

    ◎ 粤语:jyu5 jyu6
    ◎ 客家话:[沙头角腔] ji3 [客英字典] ji3 [海陆丰腔] ri3 [客语拼音字汇] yi3 [陆丰腔] ji3 [东莞腔] ji3 [宝安腔] ji3 [台湾四县腔] ji3 [梅县腔] j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九麌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王矩上聲合口三等yox/hiuuĭu
    chóu [chou]
    部首: 332
    笔画: 11
    五笔: XMFK
    仓颉: VMBGR
    四角: 2712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糸,周声。本义:缠绕)

    (2) 同本义

    绸,缪也。——《说文》

    绸,缠也。——《广雅》

    绸缪束薪,三星在天。——《诗·唐风·绸缪》。毛传:“绸缪犹缠绵也。”

    (3) 捆缚

    薜荔柏兮蕙绸,荃桡兮兰旌。——屈原《九歌》。 王逸注:“绸,束缚也。”

    名词

    (按:古代汉语“绸”字不当绸缎讲。作丝织品的“绸”本写作“紬”) 丝织品的总称 。如:绸衣;绸伞;绸绢(绸与绢。泛指丝织物)

    形容词

    (1) 通“稠”。致密;稠密

    彼君子女,绸直如发。——《诗·小雅·都人士》。

    (2) 又如:绸直(情情慎密,操行正直);绸沓(密集)

    英文翻译

    silk cloth, satin damask

    方言集汇

    ◎ 粤语:cau4

    宋本广韵

    miù,móu,liáo,miào,mù [miu,mou,liao,miao,mu]
    部首: 332
    笔画: 14
    五笔: XNWE
    五行:
    仓颉: VMSMH
    四角: 27122

    详细解释

    miào

    名词

    (1) 姓

    (2) 另见 miù;móu

    miù

    形容词

    (1) 纰缪;错误

    多辞缪说,不耕而食,不织而衣。——《庄子·盗跖》

    (2) 又如:缪舛(舛错,谬误);缪戾(错舛,违背);缪悠(妄诞不经);缪说(荒谬错误的言论);缪妄(荒缪无稽)

    (3) 通“穆”。穆然,静思

    孔子有所缪然思焉。——《孔子家语·辨乐》

    (4) 通“穆”。虔诚

    太公召公乃缪卜。——《史记·鲁周公世家》

    动词

    (1) 诈伪

    故相如缪与令相重。——《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2) 又如:缪数(诈伪之术);缪丑(宋秦桧之谥。借指奸佞)

    (3) 通“樛”。绞结

    其妻鲁人也,衣衰而缪緻。——《礼记·檀弓下》

    即自缪死。——《汉书·外戚传下》

    (4) 通“勠”。合力,并力

    昔我先君穆公及 楚成王是(寔)缪力同心,两邦若壹,绊以婚姻。—— 秦·《诅楚文》

    (5) 通“缭”。缭绕

    缪绕玉绥。——《汉书·司马相如列传》

    (6) 另见 miào;móu

    móu

    名词

    (1) (形声。从系( ),本义:绸缪,缠绕)

    (2) 见“绸缪”(缠绵)

    (3) 麻十束为缪

    缪,枲之十絜也。——《说文》。段玉裁注:枲即麻也,十絜犹十束也

    (4) 另见 miào;miù

    英文翻译

    wind around, bind; prepare

    方言集汇

    ◎ 粤语:mau4 mau6 miu6

    宋本广韵

    未雨绸缪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