逶迤

wēi yí [ wei yi]
注音 ㄨㄟ 一ˊ
词性 形容词

词语释义

逶迤 wēiyí

(1) 蜿蜒曲折;拐来拐去

山路逶迤
匍匐逶迤。——《文选·刘峻·广绝交论》
逶迤退食。——《后汉书·杨秉传》
winding;meandering

词语解释

  1. 亦作“ 逶迆 ”。亦作“ 逶蛇 ”。曲折绵延貌。

    《淮南子·泰族训》:“河以逶蛇故能远,山以陵迟故能高。”《文选·扬雄<甘泉赋>》:“梁 弱水 之濎濙兮,躡 不周 之逶迆。” 李善 注:“迆,音移。” 吕向 注:“透迆,长曲貌。”迆,一本作“ 蛇 ”。 唐 卢纶 《与从弟瑾同下第后出关言别》诗:“杂花飞尽柳阴阴,官路逶迤緑草深。”《水浒传》第七二回:“逶迤按 吴 楚 之邦,延亘接 齐 鲁 之境。”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四:“ 蛇山 逶迆东去。” 毛泽东 《长征》诗:“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 磅礴走泥丸。”

  2. 曲折行进貌。

    《楚辞·远游》:“方螭虫象并出进兮,形蟉虬而逶蛇。”蛇,一本作“ 迤 ”。《史记·蒙恬列传》:“於是渡 河 ,据 阳山 ,逶蛇而北。” 宋 王安石 《阴山画虎图》诗:“逶迤一虎出马前,白羽横穿更人立。”《红楼梦》第二六回:“这里 贾芸 随着 坠儿 逶迤来至 怡红院 中。” 朱德 《寄东北诸将》诗:“南人北去自逶迤,远戍 辽阳 入岭陂。”

  3. 游移徘徊貌,徐行貌。

    三国 魏 李康 《运命论》:“俛仰遵贵之颜,逶迆势利之间。” 南朝 梁 江淹 《别赋》:“舟凝滞於水滨,车逶迤於山侧。”迤,一本作“ 迟 ”。 唐 卢照邻 《登封大酺歌》之三:“翠凤逶迤登介丘,仙鹤徘徊天上游。” 唐 徐凝 《浙东故孟尚书种柳》诗:“ 孟 家种柳东城去,临水逶迤思故人。”

  4. 舒展自如貌。

    《楚辞·远游》:“驾八龙之婉婉兮,载云旗之逶蛇。” 王夫之 通释:“逶蛇,音威夷,曲折自如貌。”《汉书·礼乐志》:“票然逝,旗逶蛇。” 颜师古 注:“逶蛇,旗貌也。”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九:“芳树垂緑叶,青云自逶迤。” 唐 杜甫 《九日寄岑参》诗:“君子强逶迤,小人困驰骤。”

  5. 顺应自得之貌。

    《隶释·汉费凤别碑》:“ 汉安 二年, 吴郡 太守 东海 郭君 ,以君有逶虵之节,自公之操,年卅一举孝廉,拜郎中,除 陈国 新平 。”《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各装美貌逞逶迤,尽出玉颜夸艷态。” 唐 杜甫 《奉送魏六丈佑少府之交广》诗:“掌中琥珀钟,行酒双逶迤。” 仇兆鳌 注:“双逶迤,指送酒佳人。”参见“ 逶迤退食 ”。

  6. 形容歌声婉转。

    南朝 梁 范静 妻 沉氏 《当垆曲》:“逶迤飞尘唱,宛转遶梁声。”

  7. 形容舞姿、体态优美。

    《后汉书·文苑传下·边让》:“振华袂以逶迤,若游龙之登云。” 三国 魏 曹丕 《临涡赋》:“鱼頡頏兮鸟逶迤,雌雄鸣兮声相和。”

  8. 指隐微曲折。

    《后汉书·荀爽传论》:“及后潜图 董氏 ,几振国命,所谓‘大直若屈’,道固逶迤也。” 李贤 注:“逶迤,曲也。”

  9. 指曲折的情节。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十篇:“然选事则新颖,行文则逶迤,固仍以传奇为骨者也。”

  10. 10.指曲折的人生道路;坎坷不得志。

    唐 白居易 《哭崔常侍晦叔》诗:“逶迤二十年,与世同浮沉。” 宋 苏轼 《次韵子由送陈侗知陕州》:“世俗自无常, 徐公 故逶迤。” 宋 苏辙 《送陈侗同年知陕府》诗:“丈夫志四方,所遇常逶迤。”

  11. 11.衰败貌。

    唐 陈子昂 《修竹篇》诗序:“每以永叹,思古人,常恐逶迤頽靡,《风》《雅》不作,以耿耿也。” 唐 韩愈 《谢自然诗》:“逶迤不復振,后世恣欺谩。”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逶迆”。亦作“逶蛇”。

⒉ 曲折绵延貌。

《淮南子·泰族训》:“河以逶蛇故能远,山以陵迟故能高。”
《文选·扬雄<甘泉赋>》:“梁弱水之濎濙兮,躡不周之逶迆。”
李善注:“迆,音移。”
吕向注:“透迆,长曲貌。”
迆,一本作“蛇”。 唐卢纶《与从弟瑾同下第后出关言别》诗:“杂花飞尽柳阴阴,官路逶迤緑草深。”
《水浒传》第七二回:“逶迤按吴楚之邦,延亘接齐鲁之境。”
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四:“蛇山逶迆东去。”
毛泽东《长征》诗:“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⒊ 曲折行进貌。

《楚辞·远游》:“方螭虫象并出进兮,形蟉虬而逶蛇。”
蛇,一本作“迤”。 《史记·蒙恬列传》:“於是渡河,据阳山,逶蛇而北。”
宋王安石《阴山画虎图》诗:“逶迤一虎出马前,白羽横穿更人立。”
《红楼梦》第二六回:“这里贾芸随着坠儿逶迤来至怡红院中。”
朱德《寄东北诸将》诗:“南人北去自逶迤,远戍辽阳入岭陂。”

⒋ 游移徘徊貌,徐行貌。

三国魏李康《运命论》:“俛仰遵贵之颜,逶迆势利之间。”
南朝梁江淹《别赋》:“舟凝滞於水滨,车逶迤於山侧。”
迤,一本作“迟”。 唐卢照邻《登封大酺歌》之三:“翠凤逶迤登介丘,仙鹤徘徊天上游。”
唐徐凝《浙东故孟尚书种柳》诗:“孟家种柳东城去,临水逶迤思故人。”

⒌ 舒展自如貌。

《楚辞·远游》:“驾八龙之婉婉兮,载云旗之逶蛇。”
王夫之通释:“逶蛇,音威夷,曲折自如貌。”
《汉书·礼乐志》:“票然逝,旗逶蛇。”
颜师古注:“逶蛇,旗貌也。”
三国魏阮籍《咏怀》之九:“芳树垂緑叶,青云自逶迤。”
唐杜甫《九日寄岑参》诗:“君子强逶迤,小人困驰骤。”

⒍ 顺应自得之貌。参见“逶迤退食”。

《隶释·汉费凤别碑》:“汉安二年, 吴郡太守东海郭君,以君有逶虵之节,自公之操,年卅一举孝廉,拜郎中,除陈国新平。”
《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各装美貌逞逶迤,尽出玉颜夸艷态。”
唐杜甫《奉送魏六丈佑少府之交广》诗:“掌中琥珀钟,行酒双逶迤。”
仇兆鳌注:“双逶迤,指送酒佳人。”

⒎ 形容歌声婉转。

南朝梁范静妻沉氏《当垆曲》:“逶迤飞尘唱,宛转遶梁声。”

⒏ 形容舞姿、体态优美。

《后汉书·文苑传下·边让》:“振华袂以逶迤,若游龙之登云。”
三国魏曹丕《临涡赋》:“鱼頡頏兮鸟逶迤,雌雄鸣兮声相和。”

⒐ 指隐微曲折。

《后汉书·荀爽传论》:“及后潜图董氏,几振国命,所谓‘大直若屈’,道固逶迤也。”
李贤注:“逶迤,曲也。”

⒑ 指曲折的情节。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十篇:“然选事则新颖,行文则逶迤,固仍以传奇为骨者也。”

⒒ 指曲折的人生道路;坎坷不得志。

唐白居易《哭崔常侍晦叔》诗:“逶迤二十年,与世同浮沉。”
宋苏轼《次韵子由送陈侗知陕州》:“世俗自无常, 徐公故逶迤。”
宋苏辙《送陈侗同年知陕府》诗:“丈夫志四方,所遇常逶迤。”

⒓ 衰败貌。

唐陈子昂《修竹篇》诗序:“每以永叹,思古人,常恐逶迤頽靡,《风》《雅》不作,以耿耿也。”
唐韩愈《谢自然诗》:“逶迤不復振,后世恣欺谩。”

逶迤的国语词典

弯曲回旋的样子。

逶迤的网络释义

逶迤

  • 逶迤也写作“ 逶迆 ”。古人最初造字很简练,后来字义承载负荷越来越大,故细化,这样汉字就进入了“繁缛”改造期。
  • 逶迤一词是个最好的说明:古貌为“委它”。委,曲也;它,蛇也。即如弯曲的蛇,所以后人也有写作“逶蛇”、“委蛇”的。蛇,上古音读【thai】(王力先生拟音)。
  • 逶迤的翻译

    英语: winding (of road, river etc)​, curved, long, distant
    德语: windungsreich; sich schlängeln
    法语: sinueux (route, rivière etc.)​, courbe, incurvé, long, distant

    逶迤造句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小河逶迤地流向远方。
    逶迤起伏伸向远方。
    远望多众容,逼之无异色。崔崒乍孤断,逶迤屡回直。
    两旁长廊,雕梁画栋,依山逶迤,与大牌坊连成一体,构成祖庙的第一道风景线。
    当游船驶入山洞时,彩灯照明,水道逶迤,变幻莫测。
    逶迤的山脉将淡蓝色的天穹弯成一个扇面,爱格蒙山高耸入云。
    五指山区遍布热带原始森林,层层叠叠,逶迤不尽。
    法海一篇,从容道来,逶迤曲折,别有见地。
    沿着蜿蜒逶迤的公园小径慢慢而行,沿路的簕杜鹃显得格外妖娆。
    舰舸逶迤,黄龙青雀,途经澎湖,船舶基隆。
    建于其上,逶迤联翩,雾阁云窗,飘渺天外。
    径直朝壶口走去,但见黄河两岸冈峦起伏,逶迤峙立出一道峡谷。
    相连处谷地坦缓,峰谷更迭崎岖逶迤。
    岩峰耸立,秀拔奇伟,群峰逶迤。
    芒鞋竹杖兴冲冲,峻岭逶迤气势雄。
    广厦崇旃,建于其上,逶迤联翩,雾阁云窗,缥缈天外。
    执金伐鼓下榆关,旌旗逶迤碣石间。
    弥信宿而后阕兮,思逶迤以东运。
    从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汉字详情

    wēi [wei]
    部首: 306
    笔画: 11
    五笔: TVPD
    五行:
    仓颉: YHDV
    四角: 32304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辵( chuò),委声。本义:弯曲而绵延不断的样子) 同本义

    逶,逶迆,袤去之貌。——《说文》

    望旧邦兮路逶随。——《楚辞·九思·逢尤》

    (2) 秩如:逶随(迂曲遥远的样子);逶丽(曲折盘旋的样子)

    英文翻译

    winding, curving; swagger

    方言集汇

    ◎ 粤语:wai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wui1 [客英字典] vui1 [客语拼音字汇] vui1 vui1 [宝安腔] wui1 [台湾四县腔] wi1 [梅县腔] wi1 wui1
    ◎ 潮州话:威2(委)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五支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於爲支B合平聲合口三等支Bqye/weʔĭwe
    yǐ,yí [yi]
    部首: 306
    笔画: 8
    五笔: TBPV
    吉凶:
    仓颉: YOPD
    四角: 38301

    详细解释

    暂无详细释义

    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

    wind; walk out of straight path

    方言集汇

    ◎ 粤语:ji4 ji5
    ◎ 客家话:[海陆丰腔] ri3 [客英字典] ji2 [宝安腔] ji3 [梅县腔] j2 [台湾四县腔] ji3 [客语拼音字汇] yi3
    ◎ 潮州话:衣5(移)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五支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弋支支A開平聲開口三等支Ajejĭ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