慰藉

wèi jiè [ wei jie]
注音 ㄨㄟˋ ㄐ一ㄝˋ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慰藉 wèijiè

(1) 安慰;抚慰

闭目养神,聊以慰藉
solaceful

词语解释

  1. 抚慰;安慰。

    《后汉书·隗嚣传》:“ 光武 素闻其风声,报以殊礼,言称字,用敌国之仪,所以慰藉之良厚。” 宋 范成大 《次韵耿时举苦热》:“荷风拂簟昭苏我,竹月筛窗慰藉君。” 清 顾贞观 《贺新郎·寄吴汉槎宁古塔》词:“行路悠悠谁慰藉,母老家贫子幼。” 王统照 《沉船》:“现在无论谁,只有直接的苦恼,更没有慰藉苦恼的有趣味的东西了。”

引证解释

⒈ 抚慰;安慰。

《后汉书·隗嚣传》:“光武素闻其风声,报以殊礼,言称字,用敌国之仪,所以慰藉之良厚。”
宋范成大《次韵耿时举苦热》:“荷风拂簟昭苏我,竹月筛窗慰藉君。”
清顾贞观《贺新郎·寄吴汉槎宁古塔》词:“行路悠悠谁慰藉,母老家贫子幼。”
王统照《沉船》:“现在无论谁,只有直接的苦恼,更没有慰藉苦恼的有趣味的东西了。”

慰藉的国语词典

安抚。《后汉书.卷一三.隗嚣传》:「光武素闻其风声,报以殊礼,言称字,用敌国之仪,所以慰藉之良厚。」也作「尉藉」。

慰藉的网络释义

慰藉 (汉语词语)

  • 慰藉,着意安慰、抚慰:愁苦之心稍得慰藉|行路悠悠谁慰藉。 报以殊礼,言称字,用敌国之仪,所以慰藉之良厚。——《后汉书·隗嚣传》
  • 慰藉的翻译

    英语: to console, to comfort, consolation
    德语: Tröstung, Trost (S)​
    法语: dictame, remède, lénitif, consolation

    慰藉造句

    我们只有勤奋学习、努力工作,才能慰藉先烈们的在天之灵。
    爱是纯洁的,总在你遇到风雨时悄然而至,给你慰藉和力量。
    人生目的,世界本没有意义,人为了使自己的生活不难么虚无,编织了许多看似有道理的意义,来作为心的慰藉。
    爱心是夏季的鲜花,使失望无助的人得到灵魂的慰藉。
    宽容像春雨,给人滋润,即使自己飘落,也给别人心灵的慰藉。
    爱心是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使孤独无依的人获得心灵慰藉。
    当年,你我青春年少懵懂无知,彼此慰藉,又彼此伤害,但是,朋友,那么多年来,至始至终都是你陪我走完坎坷的路,即使我们站在敌对的立场。
    好久以后,母亲才收到了儿子从军队寄来的信笺,尽管是片纸只字,但母亲心里得到了慰藉。
    于是,我们开始寻找精神的慰藉,而音乐打动我的恰恰是它具有这种力量。音乐的魅力在于抒发人的情感并在精神上产生共鸣,能让我找回一些值得珍藏的东西。
    爱心是一首飘荡在夜间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
    爱情不同于友情,你不仅要分享她的快乐时的感受,还要慰藉她伤心时的眼泪。
    爱心是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使孤独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
    我留恋这一片纯净的蓝,我开始了解自由翱翔的鸟儿飞在碧空的幸福,我开始了解感伤的诗人眺望远方绽放天空蓝色的慰藉。
    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
    喜欢在夜里拿出手机,看看空间,看看是否有我想看的人上线;更喜欢自作多情的看看是否有我未读的信息,然后失望的关掉窗口。习惯性的带上耳机,听着熟悉或陌生的歌曲,听着他们的寂寞与孤独,寻找一丝让人舒心的慰藉。
    朋友是一杯茶,慰藉在寂寞和空虚间徘徊的心灵;朋友是一把伞,每个下雨天都是它给予别人关爱的时刻。
    家,是慰藉心灵的港湾;家,是心灵的创口贴;家,是冬日温暖的阳光。
    母亲是夏日里的一缕清风,当你躁热时,轻轻的抚摩和慰藉使你心平气和。
    母亲像心酸时的一句问候,让我得到一丝丝的慰藉。
    书籍是幸福时期的欢乐,痛苦时期的慰藉。

    汉字详情

    wèi [wei]
    部首: 440
    笔画: 15
    五笔: NFI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SIP
    四角: 7433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心,尉声。本义:安慰)

    (2) 同本义

    慰,安也。——《说文》

    有子七人,莫慰母心。——《诗·邶风·凯风》

    以慰长想。——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慰留不允。——清· 张廷玉《明史》

    (3) 又如:慰眼(观赏,饱眼福);劝慰(劝解安慰);自慰(自己安慰自己);抚慰(安慰);慰存(安抚慰问);慰唁(安慰勉励);慰喭(对遭丧事者的慰问;安慰,慰勉);慰肃(慰问;整肃);慰纳(安抚招纳或接纳)

    (4) 居住

    慰,居也。——《玉篇》

    (5) 问

    时时慰风俗,往往出东田。——李白诗

    形容词

    (1) 愤怒

    慰,一曰恚怒也。——《说文》

    (2) 段玉裁注:《小雅》:“以慰我心。” 毛曰:“慰,怨也。”《韩诗》作以愠我心。愠恚也。

    (3) 心安

    夫妻心稍慰。——《聊斋志异·促织》

    吾心甚慰。——清· 林觉民《与妻书》

    (4) 又如:欣慰(喜欢而心安);慰姁(宽厚和悦);慰释(宽慰;宽解);慰情聊胜天

    (5) 抑郁 。

    名词

    通“蔚”。病

    贪财而取慰,贪权而取竭。——《庄子·盗跖》

    英文翻译

    comfort, console, calm

    方言集汇

    ◎ 粤语:wai3
    ◎ 客家话:[梅县腔] wi3 wui3 [台湾四县腔] wi5 wi3 wi1 wi5 [客英字典] vui3 [宝安腔] wui3 [客语拼音字汇] vui4 [沙头角腔] wui3 [东莞腔] wui3 [海陆丰腔] wui6 wui3 wui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八未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於胃微合去聲合口三等qyoih/voyʔĭwəi
    jiè,jí [jie,ji]
    部首: 301
    笔画: 17
    五笔: ADIJ
    五行:
    吉凶:
    仓颉: TQDA
    四角: 44961

    详细解释

    动词

    (1) 践踏;欺凌

    藉贫孱者。——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杀夫子者无罪,藉夫子者不禁。——《吕氏春秋》

    (2) 进贡

    无以藉君,与君相忆也。——南朝梁· 吴均《续齐谐记》

    (3) 登记;记

    藉长幼贫氓之数。——《晏子春秋》

    (4) 通“籍”。登记并没收所有的财产 。如:藉没(没收)

    (5) 顾念;顾惜 。如:藉不得(顾不得)

    (6) 用绳缚 。如:藉靡(缚,捆绑)

    形容词

    杂乱

    公门少推恕,鞭朴恣狼藉。——柳宗元《田家》

    名词

    (1) 通“籍”

    (2) 藉田 。古代天子、诸侯征用民力耕种的田

    天子为藉千亩,诸侯为藉百亩。——《礼记》

    (3) 耕种藉田

    古之必藉千亩者,礼之饰也。——唐· 柳宗元《非国语上》

    (4) 赋税 。如:藉敛(征收税赋)

    (5) 通“阼”。势位

    因传柄移藉,使杀生之机、夺予之要在大臣,如是者侵。——《韩非子》

    (6) 另见 jiè

    jiè

    名词

    (1) (形声,从艸,籍声。本义:作衬垫的东西)

    (2) 同本义

    藉,祭藉也。——《说文》。按,藉之为言席也。

    藉用苇席。——《仪礼·士虞礼》

    藉乃燔林。——《列子·黄帝》

    缫藉九寸。——《周礼·大行人》

    藉用白茅,无咎。——《易·大过》

    执玉,其有藉者则裼,无藉者则袭。——《礼记·曲礼》

    动词

    (1) 衬垫

    死者相藉。——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2) 又如:藉茅(用茅草垫祭品。表示对神的敬意);藉草枕块(古时居丧的一种礼节,子从父、母丧时起至下葬一段时间,要睡干草、枕土块,以示哀思);藉子(小儿卧处垫的防尿布)

    (3) 坐卧其上

    藉萋萋之纤草。——王绰《游天台山赋》。注:“以草荐地而坐曰藉。”

    (4) 又如:藉槀(坐于草垫之上)

    (5) 践踏;欺凌 。如:凌藉(践踏;欺凌)

    (6) 抚慰

    白头无籍在,朱绂有哀怜。——杜甫《送韦书记赴安西》

    (7) 又如:慰藉(安慰);藉在(依赖,慰藉)

    (8) “借”的繁体字

    空籍五岁矣。——《史记·陈杞世家》。《索隐》曰:“一云:‘籍,借也,谓借失国之后年为五年。’”

    (9) 另见

    英文翻译

    mat, pad; rely on; pretext

    方言集汇

    ◎ 粤语:ze3 ze6 zik6
    ◎ 客家话:[梅县腔] zia5 [台湾四县腔] zia5 [客英字典] zia5 [海陆丰腔] zia5 [东莞腔] cit8 [陆丰腔] sit7 [宝安腔] zia5 | cit8 [客语拼音字汇] jia4 qid6
    ◎ 潮州话:zia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四十禡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慈夜麻三開去聲開口三等dzʰĭaziah/dzya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