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委员会
1. 具有行政、立法或司法权力的政府机构。
2. 被指示去完成某项职责或执行某项信托责任的一级组织机构。
词语解释
政府部门或机关的称号。如:国务委员会。
政党、团体、机关、学校中的集体领导组织。如: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校务委员会。
机关、团体、学校等为了完成一定任务而设立的专门组织。如:招生委员会;清仓核资委员会。
引证解释
⒈ 政府部门或机关的称号。
例如:国务委员会。
⒉ 政党、团体、机关、学校中的集体领导组织。
例如: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校务委员会。
⒊ 机关、团体、学校等为了完成一定任务而设立的专门组织。
例如:招生委员会;清仓核资委员会。
委员会的国语词典
一种用以处理政务或审查议案的组织方式。如行政机关、立法机关多设有各种委员会,以处理特定事件或审查各种法案。
委员会的网络释义
委员会
委员会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wēi
形容词
(1) 曲,委曲
委两馆于咸唐。——《楚辞·九叹·远游》
委貌,冠形有委曲之貌,上大下小也。——《释名·释首饰》
委委佗佗。——《诗·鄘风·君子偕老》
(2) 另见
wěi
动词
(1) (会意。从女,从禾。“女”表顺随,“禾”表委曲。本义:曲折)
(2) 同本义
委,委随也。——《说文》。按,委随犹委蛇。
若至委曲小变,不可胜道。——《史记·天官书》
(3) 又如:委折(曲折);委注(曲折流往);委宛(委曲婉转);委纡(曲折);委延(曲折蜿蜒);委坠(曲折,遥远)
(4) 堆积,存放
牛不知其死也,如土委地。——《庄子·养生主》
是以委肉当饿虎之蹊,祸必不振矣。——《战国策·燕策》
委,犹积也。——《文选·芜城赋》注
粢盛委之所藏也。——《公羊传·桓公十四年》
遗人掌邦之委积,以待施惠。——《周礼·地官》
(5) 委托
愿委之于子。——《战国策·齐策一》
委广州府余。——《广东军务记》
(6) 又如:委计(托付以国家大计);委付(委托;嘱咐);委冰(托媒人);委政(付以政柄);委勘(交付审查);委权(授以权柄);委属(托付);委遇(信任)
(7) 丢弃,抛弃
委,弃也。——《广雅》
委而去之。——《孟子·公孙丑下》
相委而去。——《世说新语·方正》
(8) 又如:委去(委弃而离去);委世(弃世);委仗(丢弃武器);委伏(委弃埋没);委舍(舍弃,委卸);委叛(弃官叛离);委捐(放弃,丢掉)
(9) 委任,任命,委派 。如:委札(委任文件);委用(任用);委成(委任而责成);委使(任用);委命(委派,任命);委重(委以重任);委信(委任信赖);委寄(委任托付);委诚(委任、信用)
(10) 推卸;推诿
司马欲委罪于孤耶?——《晋书·王裒传》
(11) 又如:委咎(归罪);委卸(推卸)
(12) 安,安于
乐天安分,以至百年。——陶潜《自祭文》
(13) 随顺,顺从 。如:委贽(指人臣拜见君主时,屈膝委体于地);委化(随任自然的变化);委分(任凭天命);委质(下拜;屈膝委身于地下,后引申为托身;归顺。质:形体);委制(归顺并接受约束);委和(随顺自然);委面(归顺称臣);委从(随顺,顺从)
(14) 通“萎”。委顿,衰败 。如:委花(落花);委困(委顿困乏);委绝(衰亡,衰败);委然(困顿)
(15) 交付,给
婆惜道:“第二件,我头上带的,我身上穿的,家里使用的,虽都是你办的,也委一纸文书,不许你日后来讨。”——《水浒传》
名词
(1) 水的下流
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谓务本。——《礼记》
(2) 后称事情的本末为原委或源委
(3) 帽檐,冠檐
委武玄缟而后蕤。——《礼记》
(4) 委员会的省称 。如:常委;省委
(5) 委员的省称 。如:政委
(6) 末尾
教化从来有源委,必将泳海先泳河。——《骠国乐》
形容词
(1) 懈倦,疲惫 。如:委劣(委顿,衰弱);委惰(疲倦);委委悴悴(无精打彩)
(2) 琐碎;鄙陋
副词
(1) 确实 。如:委知(确实知道);委的(的确);委是(确实);委果(果然;确实);委的(确实);委系(确实是)
(2)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wi1 wui1 [海陆丰腔] wui1 wui3 we6 [客语拼音字汇] vui1 [东莞腔] wui1 [客英字典] vui1 vui3 [宝安腔] wui1 [台湾四县腔] wi1 wi3 we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逶 | 於爲 | 影 | 支B合 | 平聲 | 支 | 合口三等 | 支B | 止 | qye/we | ʔĭwe |
详细解释
yuán
名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表示俯视鼎,看到鼎口是圆形的。小篆从贝,口声。本义:物的数量;人员的数额。亦指人员)
(2) 同本义
员,物数也。——《说文》。木曰枚,竹曰箇,丝曰总,貝曰员。——《说文》
员,众也。——《广雅》
国人过员。——《汉书·高惠高后功臣表》。注:“数也。”
责以员程。——《汉书·尹翁归传》
今少一人,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3) 又如:员位(人员定额;职位);员次(员额等次)
(4) 官员的定额。又指官员、官吏 。如:员弁(低级文武官员);员役(从事某项工作的官员;办事的吏员);员僚(亦作“员寮”。泛指官吏)
(5) 成员
(6) 通过正式加入而对某协会或联合企业享有权利和义务的人。如:证券交易所的一员
(7) 通常经过正式手续加入某个社会或专业组织,一般要求交纳会费,遵守纲领及完成其他一切义务的人。如:党员
(8) 另见
形容词
(1) 园形。后作“圆”
以为方员平置。——《孟子·离娄上》
员径八尺。——《后汉书·张衡传》
其穴竖而起,亦员如井。——《徐霞客游记》
(2) 又如:员全(圆满;周全);员园(无棱角,圆滑);员栅(用木棒对立的圆形栅栏);员渊(圆池)
yún
动词
增益
员于尔辐。——《诗·小雅·正月》
助词
(1) 相当于“云”
或、员、云,有也。——《广雅·释诂一》
(2) 另见
yùn
名词
(1) 姓
(2)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huì
动词
(1) (会意。古文从合,从彡。按彡亦众多意。本义:会合)
(2) 同本义
会,合也。——《说文》
会,聚也。——《广雅·释诂三》
会同有绛。——《诗·小雅·车攻》
会言近止。——《诗·唐风·杕杜》
会朝清明。——《诗·大雅·大明》
会诸其币。——《仪礼·聘礼》
以会天地之藏。——《礼记·月令·季秋》
然后天下会于一。——柳宗元《封建论》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范仲淹《岳阳楼记》
(3) 又如:会茶(一起喝茶);会酒(一起吃酒);会猎(原指会合打猎,又比喻会同作战);会衔(联名签署公文);会次(朝会停留的时刻)
(4) 晤见
时见曰会。——《周礼·太宗伯》
相见于卻地曰会。——《礼记·曲礼》
会者何,期辞也。——《公羊传·桓公十年》
留待作遗施,于今天会因。——《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与燕王会境上。——《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会于西河外渑池。
与秦王会 渑池。
与赵王会饮。
(5) 又如:会定(见到);会少离多(相会少,别离多);昨天我没有会着他
(6) 使协调一致;符合
音韵清畅,又深会女心。——梁· 吴均《续齐谐记》
(7) 能 。如:他会滑冰;他会读;他会弹钢琴
(8) 懂得 。如:他会英文;他会做思想工作
(9) 对…进行社交性看望 。如:会朋友
(10) 付 。如:会钞;会钱
(11) 领悟,领会 。如:会家(行家);会事(懂事,识趣);会得(理解);误会;心领神会;会心
(12) 应当;应须 。如:会须(当须,应当);会应(该当)
名词
(1) 器物的盖子
《礼经》:器之盖曰会,为其上下相合也。——《说文·会·段注》
敦启会。——《仪礼·士丧礼》
命佐食启会。——《仪礼·士虞礼》
(2) 业务、社交或其他性质的集会
会论虞常。——《汉书·李广苏建传》
来会计事。——《史记·陈涉世家》
乃罢会。——《资治通鉴》
(3) 又如:晚上有个全组会;开会;欢迎会;欢送会;会文(兼含观摩、竟赛、考试等多种功能的写作集会)
(4) 时机 。如:适逢其会
(5) 定期市集 。如:赶会;庙会
(6) 人物荟萃的地方,主要城市——通常指行政中心 。如:会城(省城);省会;会垣(省城;都市)
(7) 为一定的目的而成立的团体或团体组织 。如:帮会;学会;耶稣会;董事会;理事会;同学会;同乡会;会同馆(明代接待各国使者的地方)
(8) 灾厄;厄运
百六有会,《过》、《剥》成灾。——《后汉书·董卓传赞》
(9) 民间一种小规模经济互助形式 。一般由发起人约集若干人,按期等量交款,首次由发起人使用,以后按议定或拈阄决定的顺序轮流使用
正在各书店里约了一个会,每店三两。——《儒林外史》
(10) 一小段时间 。如:一会儿;多会儿;这会儿;那会儿
(11) 中医经络穴位名
扁鹊乃使弟子 子阳厉针砥石,以取外三阳五会。——《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12) 古代中国历法所用的单位,等于10800年
三十年为一世;十二世计三百六十年,为一运;三十运计一万八百年,为一会;十二会计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为一元。——邵雍《皇极经世书》
副词
(1) 必然,一定
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古乐府《孔雀东南飞》
长风破浪会有时。——唐· 李白《行路难》
(2) 恰巧,正好
会天大雨。——《史记·陈涉世家》
会其怒。——《史记·项羽本纪》
会幸苑中。——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
会雨大作,因留寺。——《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会宾客大宴。——《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3) ——表示范围。相当于“皆”、“都”
弦、匏、笙、簧,会守拊鼓。——《礼记》
(1) 相当于“与”、“同”、“和”
上遣侍郎马尔泰会 查郎河按治, 于义坐夺官。——《清史稿·刘于义传》
(2) 另见
kuài
动词
(1) (会意。本义:计算;总计。本指年终结账。后泛指算账) 同本义
会,合也。——《说文》
会,岁计也。——《玉篇》
会,大计也。然则零性算之为计,总合算之为会。——《孟子·万章下》正义
凡场务、仓库出纳在官之物,皆月计,季考,岁会。——《日知录》卷二十四
岁终,则会,唯王及后之服不会。——《周礼·天官》
听出入以要会。——《周礼·小宰》。注:“月计曰要,岁计为会。”
(2) 又如:会事(统计事务);会最(总计;汇总)
名词
(1) 缝隙 。如:会弁(一种束发的小型冠冤。上有缝,可饰以玉);漆其四会(即把盖子四周的缝隙用漆封上)
(2) 买卖居间人 。如:会任(指专事买通官府,保释罪犯,居间谋利的人)
(3) 会稽(
)。山地名,县名。在今浙江绍兴(4) 姓
(5)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huê6 guai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