谓语

wèi yǔ [wei yu]
繁体 謂語
注音 ㄨㄟˋ ㄩˇ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谓语 wèiyǔ

(1) 句子的一种成分,其作用是陈述主语,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大多数句子常有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谓语就是谓语部分里主要的词。例如在“他说起来没完”里,“说起来没完”是谓语部分,“说”是谓语

predicate

词语解释

  1. 对主语加以陈述,说明主语怎样或者是什么的句子成分。一般的句子都包括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谓语部分里的主要的词是谓语。经常用作谓语的是动词和形容词。

引证解释

⒈ 对主语加以陈述,说明主语怎样或者是什么的句子成分。一般的句子都包括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谓语部分里的主要的词是谓语。经常用作谓语的是动词和形容词。

谓语的国语词典

句法中说明主语的性质或状态的描写语。如「鸟飞」中的「飞」。

谓语的网络释义

谓语

  • 谓语是对主语动作或状态的陈述或说明指出“做什么”do what,“是什么”what is this或是“怎么样”how。
  • 谓语动词的位置一般在主语之后,经常用动词和形容词搭配然后用来充当谓语动词。在英语中,动词按作用和功能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谓语动词,另一类是非谓语动词。
  • 谓语造句

    眼泪的错觉,哭泣的依恋,爱在昨天,不停的想念,花蕊的凋谢,情感的善变,誓言飘过,无所谓语言,为什么要分手,为什么抛弃所有,为什么剩我一人孤独等候。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束带矜庄,徘徊瞻眺,孤陋寡闻,愚蒙等诮,谓语助者,焉哉乎也。
    第四部分是社会称谓语缺位的补位形式。
    近代汉语副词“真个”所构成的副体结构的句法功能主要是作谓语,偶有作补语成分的。
    暗无天日是一个补充式的成语,主要用作作谓语和定语。
    找出句中所有的谓语结构、非谓语动词、介词短语和从句的引导词。
    孤陋寡闻,愚蒙等诮,谓语助者,焉哉乎也。
    能作谓语、定语,部分可以作状语。
    中国几千年的语文艺术,多么美妙,到此就剩下主语、谓语、宾语的对错,剩下某道题得三分或某道题失两分的算计。这样功利的课程,别说你们这些十七岁的孩子满心寡味,连我这个教学十多年的语文教师,一整堂课都找不到一个兴奋点。
    话语礼貌的语用距离原则用于探讨称谓语的礼貌性。
    惠安方言动词谓语句是一种极具特点又相当复杂的句型。
    谓语中心词的识别是句法成分分析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
    双宾语句是现代汉语语法体系中极富特色的一种句式,是动词谓语句的下位类型之一。
    千字文,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孤陋寡闻,愚蒙等诮,谓语助者,焉哉乎也。
    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
    主语和谓语等这些最重要的信息是否放在句首?
    因而,称谓语也就自然而然的成为了语言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结果作为一种特殊用途英语,医学英语在词汇来源、两栖词汇、复合词汇、非谓语动词、书面语词汇等的使用方面具有不同于普通英语的词法特征。
    判断句是古代汉语的一种句式,确定一个句子是否是判断句,要根据古代汉语判断句的结构特征和本质特征,古代汉语的名词谓语句并不都是判断句。
    第二部分为社会称谓语使用情况的调查分析。

    汉字详情

    wèi [wei]
    部首: 226
    笔画: 11
    五笔: YLE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IVWB
    四角: 367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言,胃声。本义:告诉)

    (2) 同本义

    谓,报也。——《说文》

    人以谓霍氏。——《汉书·霍光传》。注:“告语也。”

    太后明谓左右。——《战国策·赵策》

    谓安陵君曰。——《战国策·魏策》

    谓唐雎曰。

    谓岛曰。—— 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3) 说

    谓,说也。——《广雅·释诂二》

    世溷浊莫吾知,人心不可谓兮。——《楚辞·九章·怀沙》

    请往谓项伯,言 沛公不敢背 项王也。——《史记·项羽本纪》

    不可谓智。——《墨子·公输》

    不可谓仁。

    不可谓忠。

    不可谓知类。

    谓天盖高,不敢不局。——《诗·小雅》

    (4) 评论

    子谓 子贱:“君子哉若人!”——《论语》

    (5) 称为

    谓之文也。——《论语》

    谓为三横。——《世说新语·自新》

    谓之天门。——清· 姚鼐《登泰山记》

    皆谓之天门。

    (6) 又如:何谓(什么叫做);称谓

    (7) 认为,以为

    谓为信然。——《三国志·诸葛亮传》

    皆谓已死。——《世说新语·自新》

    太守谓谁。——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予谓菊。——宋· 周敦颐《爱莲说》

    (8) 意料

    不谓严挺之乃有此儿也。——《唐语林》

    (9) 援助

    故节于身,谓于民。——《晏子春秋》

    (10) 通“为( wèi)”。相当于“是”

    醉而不出,是谓伐德。——《诗·小雅·宾之初筵》

    名词

    意义;意思 。如:何谓

    通“为”。因为

    亦不以众人之观易其情貌,亦不谓众人之不观不易其情貌。——《列子》

    啬之谓术也生于道理。——《韩非子·解老》

    有一人不得其所,则谓之不乐。——《盐铁论·忧边》

    英文翻译

    say, tell; call, name; be called

    方言集汇

    ◎ 粤语:wai6

    宋本广韵

    yǔ,yù [yu]
    部首: 226
    笔画: 9
    五笔: YGK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IVMMR
    四角: 31761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言,吾声。本义:谈论;议论;辩论)

    (2) 同本义

    语,论也。——《说文》

    于时语语。——《诗·大雅·公刘》。传:“论难曰语。”

    旦日,卒中往往语。——《史记》

    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

    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庄子·秋水》

    (3) 又如:语怪(谈论怪物);语冰(谈论冰);语议(言谈议论)

    (4) 交谈,说话

    语,言也。——《广雅》

    语使能也。——《礼记·文王世子》。注:“语,言也。”

    (5) 又

    既歌而语。

    可与晤语。——《诗·陈风·东门之池》

    笑语卒获。——《诗·小雅·楚茨》

    尔将可与语大理矣。——《庄子·秋水》

    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史记·陈涉世家》

    食不语,寝不言。——《论语·乡党》

    乃向西北奋头,喃喃细语。——《北史》

    (6) 又如:语涩(说话艰难,不流利);语薄言轻(语言轻薄;说话轻佻,不稳重);语吐珠玑(说话、语言像珠玑般优美);语不间歇;语冰(比喻人的识量受到时、地所拘束,见识不广);语语(语其所当语。即说所该说的话)

    (7) 鸟兽虫类鸣叫

    君裙香暖金泥凤,画梁语燕惊残梦。——前蜀· 牛峤《菩萨蛮》

    (8) 又如:语风(在风中鸣叫);语燕(会说话的燕子);语鸟(会说话的鸟);语关关(形容鸟儿鸣叫之声)

    名词

    (1) 说的话

    张胜闻之,恐前语发。——《汉书·李广苏建传》

    语曰:“唇亡则齿寒。”——《谷梁传·僖公二年》

    齐君之语偷。——《左传·文公十七年》

    (2) 又如:语体诗(用口语写的诗);语话(话语;言语);土语(土话);评语(评论的话)

    (3) 特指谚语、古语或成语 。如:语例(用语的惯例);口头语;熟语;韵语;妙语;俚语;豪语

    (4) 词语

    为人性僻躭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唐· 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5) 又如:语惊四座;语泄(密语外泄);语义(也称词义。指词语的意义);语妙天下(言语精妙,无人可及)

    (6) 语言

    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 齐语也。——《孟子·滕文公下》

    (7) 又如:语支(语言学。依谱系分类法分出的比语族小的语言系统);语言文字(语言学与文字学的合称);语简意赅(语言简练,意思完备);语学(研究言语、文字的性质及用法的学问)

    (8) 用以示意的动作或信号 。如:目语;手语;灯语

    (9) 语法学科用来表示句子成人的术语 。如:主语;谓语;宾语、表语、状语

    (10) 另见

    动词

    (1) 告诉,使知道

    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左传·隐公元年》

    吾语女。——《论语·阳货》

    若引其许,若至,语人。——《三国志·方使传》

    夫语妻曰:“为王作剑,三年乃成…往必杀我。”——晋· 干宝《搜神记》

    贫者语于富者曰…——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2) 又如:语言(告诉);语其友;不以语人

    (3) 另见

    英文翻译

    language, words; saying, expression

    方言集汇

    ◎ 粤语:jyu5

    宋本广韵

    谓语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