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扰

zǔ rǎo [ zu rao]
繁体 阻擾
注音 ㄗㄨˇ ㄖㄠˇ

词语释义

阻扰 zǔrǎo

(1) 干扰(如加以防碍或使改变方针或使停止)

他未能阻扰这主要思潮
disturb

词语解释

  1. 阻挠扰乱。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五章第一节:“ 唐宣宗 任 王瑞章 为册立 回鹘 可汗使,八五七年,被 黑车子室韦 阻扰,半路退回。”

引证解释

⒈ 阻挠扰乱。

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五章第一节:“唐宣宗任王瑞章为册立回鹘可汗使,八五七年,被黑车子室韦阻扰,半路退回。”

阻扰的国语词典

妨碍、阻拦。

如:「中共为了孤立我们,百般阻扰我们进入国际组织。」

阻扰的网络释义

阻扰

  • 阻扰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zǔrǎo,意思是组织或暗中破坏使不能发展或成功。
  • 阻扰造句

    除了我们自己不情愿,没有别的事情会阻扰我们适时而为。蒂莫西··皮切尔。
    驾驶吉祥的小艇,划向幸福的海洋,不怕海风的阻扰,不惧困难的暗礁,躲过不幸的险滩,登上幸福的终点!航海日,愿你生活开心不怕难,幸福度过每一天!
    越是去阻扰就越想冲破枷锁,这是人的本性。
    神州陆沉,中原板荡,一个特种兵的灵魂穿越到皇帝赵桓身上,受尽投降派的种种阻扰,最终建立了背嵬军。
    中秋佳节,皓月当空,一件惨绝人寰的凶杀案严重破坏了节日的气氛,谢昭立誓追凶,却遭遇幕后势力的重重的阻扰,展开了惊心动魄的历险旅程。
    新年我许下愿望:刚说希望天晴朗,阴云立马来密布;刚说房价跌到底,结果立马狂飙高;唯独祈祷你幸福,没有异常来阻扰,这下子,你不幸福都不行。
    这些老爷们不拿我的主人当正人君子看,叫你来盯他的梢,这还不够,还要千方百计阻扰人家,我真替他们难为情。
    新年我许下愿望:刚说希望天晴朗,阴云立马来密布;刚说房价跌到底,结果立马狂飙高;唯独祈祷你幸福,没有异常来阻扰,这下子,准灵!
    不要怕摔跤,起来是英豪。不要怕阻扰,继续挺起腰。
    坚持需要勇气,那些坚持到最后的人,往往也是对人生充满勇气的人。在他们的身边总是环绕着无穷无尽的指责、怀疑和嘲笑,这些立场相对的声音正是阻扰人类社会前进的不和谐音符。习惯于坚持的人,一定会用最后的结果将它们打败。拿破仑·希尔。
    这种想法,因此主动下一个小注阻扰行动。
    告诉罗双安,先查清九袋长老的来意,要是阻扰我们的计划,暗中下手给我做掉。
    第二,被告所称为运出设备支付一定的费用,为避免上述费用损失才开出支票并作了担保,这实属商业行为的考量,因此阻扰行为不属于胁迫。
    如果李夫子强行阻扰,就是违反大唐律例,依律可由官府拿问。
    周末到,使劲跳,快乐随你抱,好运任你要,祝福激剧升温,谁都不能阻扰:成功阳光把你照,每天开心灿烂笑,幸福相伴直到老。

    汉字详情

    [zu]
    部首: 212
    笔画: 7
    五笔: BEGG
    五行: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NLBM
    四角: 7721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阜( )声,且( )声。“阜”是土山,与高下险阻有关。本义:险要的地方)

    (2) 同本义

    阻,险也。——《说文》

    德行恒简以知阻。——《易·系辞》

    黎民阻饥。——《书·舜典》

    司险掌九州之图,以周知川泽之阻。——《周礼·司险》

    左据函谷、二崤之阻,表以 太华、 终南之山。—— 汉· 班固《西都赋》

    罙入其阻。——《诗·商颂·殷武》

    (3) 又如:阻隘(险要之地);阻阨(据守险要)

    (4) 妨碍物;障隔

    保其岩阻。——《三国志·诸葛亮传》

    (5) 又如;险阻(险要阻塞之地);阻障(障碍);阻寻(排除险阻寻访);阻积(险阻众多)

    形容词

    (1) 地形崎岖多阻隔,道路难行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诗·秦风·蒹葭》

    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孙子·军争》

    (2) 又如:阻修(阻隔而长远);阻长(道路艰险而遥远);阻深(险阻幽深)

    (3) 沮丧。也作“沮”

    我之怀矣,自诒伊阻。——《诗·邶风·雄雉》

    其人惭阻,即日去苏。——《清稗类钞》

    (4) 又如:意阻(意志消沉沮丧);阻丧(沮丧失色)

    动词

    (1) 阻止;阻隔;阻拦

    夫仆俱阻。——《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阻风不行。——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幸亡阻也。——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阻人走报。(阻止人家来报信。)——清· 袁枚《祭妹文》

    西后阻挠。—— 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2) 又如:阻掯(阻挡刁难);阻拗(阻拦;阻挡);阻睽(阻隔分离);阻乏(阻止和减少);阻抑(阻止抑制);阻滞(阻碍滞留)

    (3) 隔绝;断绝

    竄伏村墟,迁延岁月,音容久阻,书问莫传。——《剪灯新话》

    (4) 又如:阻旷(隔绝)

    (5) 感到疑惑不解

    是服也,狂夫阻之。——《左传·闵公二年》

    (6) 凭借

    夫州吁阻兵而安忍。——《左传·隐公四年》

    (7) 又如:阻山带河(靠山环河);阻山(凭借高山的险阻);阻众(凭借人众力大)

    (8) 离别

    常恐亲朋阻,独行知虑非。——唐· 孟郊《与韩愈李翱张籍话别》

    (9) 推却,拒绝

    既阻我德,贾用不售。——《诗·邶风·谷风》

    (10) 又如:阻拒(拒绝;推却)

    英文翻译

    impede, hinder, obstruct; oppose

    方言集汇

    ◎ 粤语:zo2
    ◎ 客家话:[沙头角腔] zu3 [客英字典] zo3 zih3 [海陆丰腔] zu3 [宝安腔] zu3 zo3 [台湾四县腔] zu3 [东莞腔] zo3 [梅县腔] zii3 [客语拼音字汇] zo3 zu3
    ◎ 潮州话:zo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八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罗马字
    側吕上聲開口三等criox/trvv
    rǎo [rao]
    部首: 330
    笔画: 7
    五笔: RDNN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QIKU
    四角: 53012

    详细解释

    动词

    (2) (形声。从手,擾省( yōu)声。本义:搅扰;扰乱)

    (3) 同本义

    扰,扰乱也。——《玉篇》

    各有攸处,德用不扰。——《左传·襄公四年》

    秦失其道,豪杰并扰。——《史记·太史公自序》

    当农桑时,以役事扰民者,举正以闻。——《三国志·吴主传》

    (逆夷)不敢复行兹扰。——《广东军务记》

    大惊扰。——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4) 又如:扰搅(搅扰);扰怨(扰民惹怨);扰紊(扰乱);扰逼(骚乱逼迫);扰累(扰害);扰习(言习以为常);扰夺(掠夺);扰民(侵扰百姓)

    (5) 叨扰,指受人财物、饮食

    凡吊及送丧葬者,必助其丧事而勿扰也。——司马光《书仪》

    (6) 安抚;和顺

    以扰万民。——《周礼·大宰》

    (7) 又如:扰乂(安定,治理);扰绥(安抚)

    (8) 驯养

    乃扰畜龙。——《左传·昭二九年》

    (9) 又如:扰化(教化);扰畜(驯服;驯养);扰柔(驯服);扰服(驯服);扰狎(驯服);扰民(驯服百姓);扰顺(驯服)

    形容词

    (1) 混乱;烦乱

    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杜牧《阿房宫赋》

    (2) 又如:扰冗(烦乱);扰惑(烦乱);扰烦(烦扰);扰弊(因纷扰而衰弊);扰嚷(犹吵闹);扰惧(惊恐,慌乱)

    (3) 浑浊不清

    水扰则鱼鳖不大。——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引《吕氏春秋》

    (4) 柔弱;顺从

    扰而毅。——《书·皋陶谟》

    其后有刘累,学扰龙。——《史记·夏本纪》

    里安户扰,罔有不咸。——宋· 曾巩文

    (5) 又如:扰从(顺从);扰毅(和顺坚毅)

    名词

    家畜

    其畜宜六扰。——《周礼·夏官》。郑玄注:“六扰,马、牛、羊、豕、犬、鸡。”

    英文翻译

    disturb, annoy, agitate

    方言集汇

    ◎ 粤语:jiu2 jiu5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