拦阻

lán zǔ [lan zu]
繁体 攔阻
注音 ㄌㄢˊ ㄗㄨˇ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拦阻 lánzǔ

(1) 拦挡阻止

bar;block; check; stop;hold back;obstruct

引证解释

⒈ 阻挡。

《元典章新集·刑部·戏杀》:“李高三、余兴二与李杞一作戏,二次拦阻不容本人起身小遗。”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六回:“他又曾经拦阻我给电信与伯父。”
孔厥《新儿女英雄续传》第五章:“杨英虽然不同意,却也不便拦阻。”

拦阻的国语词典

阻挡。

拦阻的网络释义

拦阻

  • 拦阻,汉语词汇。
  • 拼音:lán zǔ
  • 指拦挡阻止。
  • 如:你~是没有用的,这件事迟早要解决。
  • 拦阻造句

    上游的洪水在这里受到了拦阻。
    没有岩石的拦阻,哪能激起美丽的浪花。
    那些飆车的年轻人一见警察上前拦阻,察觉情势不妙,便纷纷打退堂鼓,溜之大吉了!
    你只要奉主的名向前走去,一切的拦阻都会冰消瓦解了。
    轻轻地你走,正如你轻轻地来,带上下班的快乐,不留一个借口。人生纷扰几时休?该出手时就出手,下班就往家里走,看谁还敢拦阻,你,就是这么牛!
    说完,不顾刘坏的拦阻,气汹汹的出了门。
    可用它击败敌人的步、骑,拦阻势穷力竭的敌人和截断逃跑的敌人。
    神的使者告诉但以理:当但以理一起始祷告,神就差遣使者去答应他;但是波斯国的魔君中途拦阻神的使者,和他摔跤。
    如此过了十余天,这天晚上突有哨兵来报,说是有五人结队涉水朝泉州而去,哨位拦阻不住,特来禀报。
    哨卡拦阻他们,盘问他们,放他们通行。
    他二人仍然不顾死活欲冲破扎巴图等人的拦阻去救雎儿。
    的命令,率领八百人的精干队伍,从高州、雷州一带出发东征,历时一个月,行程近千里,途经十一个县,边行边打,冲破重重拦阻,胜利到达粤中地区的恩平县。
    大暑祝你“熟”:思想成熟智慧足,得心应手有计谋;熟人熟路关系熟,事事顺利无拦阻,事半功倍高效率;身心舒畅有大福,大树参天大富余。
    柳氏还想拦阻,无奈李世民纡九五之尊降天子之贵已经玉山倾倒般跪在灵前,众人也跟着“扑嗵嗵”。
    她打定主意要走进门来,一眼看见玛丽做出拦阻的姿势。
    当你身边的老人想要活出光与热的时候,请不要拦阻他们。因为,我将老去,你将老去,无人幸免!十二。
    黄仙裔要待拦阻,却已不及,成事不说,只得权且罢了。
    在荒丘前突破拦阻的时候,分明听他们几个吼叫的都是“背嵬无敌”。
    现在在木森的设计下,老张主动出来拦阻石磊,就不能算丁健失信了,因此丁健也乐观其成。
    域美眉死心踏地的跟在你们的屁屁后面混,老子绝不拦阻,让你们带回中原去!

    汉字详情

    lán [lan]
    部首: 330
    笔画: 8
    五笔: RUF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QTMM
    四角: 58011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阑( lán)声。本义:阻挡;遮拦)

    (2) 同本义

    拦,遮拦也。——《玉篇》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 声直上干云霄。——唐· 杜甫《兵车行》

    (3) 又如:拦关(形容两臂力大无穷;又指粗壮的手臂);拦护(阻拦,保护);拦门(宋时娶妻,回至男家门时,乐人等拦在门外索要钱物);拦驾(遮拦皇帝的銮驾)

    (4) 拦截 。如:拦水坝(拦截水流的堤坝);拦洪(拦截洪水)

    介词

    表示方式、方向,相当于“当”、“对着”

    倒像背地里有人把我拦头一棍,疼的眼睛前头漆黑。——《红楼梦》

    英文翻译

    obstruct, impede, bar, hinder

    方言集汇

    ◎ 粤语:laan4
    ◎ 潮州话:lang5 nuan7(lâng nūaⁿ)

    宋本广韵

    [zu]
    部首: 212
    笔画: 7
    五笔: BEGG
    五行: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NLBM
    四角: 7721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阜( )声,且( )声。“阜”是土山,与高下险阻有关。本义:险要的地方)

    (2) 同本义

    阻,险也。——《说文》

    德行恒简以知阻。——《易·系辞》

    黎民阻饥。——《书·舜典》

    司险掌九州之图,以周知川泽之阻。——《周礼·司险》

    左据函谷、二崤之阻,表以 太华、 终南之山。—— 汉· 班固《西都赋》

    罙入其阻。——《诗·商颂·殷武》

    (3) 又如:阻隘(险要之地);阻阨(据守险要)

    (4) 妨碍物;障隔

    保其岩阻。——《三国志·诸葛亮传》

    (5) 又如;险阻(险要阻塞之地);阻障(障碍);阻寻(排除险阻寻访);阻积(险阻众多)

    形容词

    (1) 地形崎岖多阻隔,道路难行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诗·秦风·蒹葭》

    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孙子·军争》

    (2) 又如:阻修(阻隔而长远);阻长(道路艰险而遥远);阻深(险阻幽深)

    (3) 沮丧。也作“沮”

    我之怀矣,自诒伊阻。——《诗·邶风·雄雉》

    其人惭阻,即日去苏。——《清稗类钞》

    (4) 又如:意阻(意志消沉沮丧);阻丧(沮丧失色)

    动词

    (1) 阻止;阻隔;阻拦

    夫仆俱阻。——《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阻风不行。——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幸亡阻也。——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阻人走报。(阻止人家来报信。)——清· 袁枚《祭妹文》

    西后阻挠。—— 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2) 又如:阻掯(阻挡刁难);阻拗(阻拦;阻挡);阻睽(阻隔分离);阻乏(阻止和减少);阻抑(阻止抑制);阻滞(阻碍滞留)

    (3) 隔绝;断绝

    竄伏村墟,迁延岁月,音容久阻,书问莫传。——《剪灯新话》

    (4) 又如:阻旷(隔绝)

    (5) 感到疑惑不解

    是服也,狂夫阻之。——《左传·闵公二年》

    (6) 凭借

    夫州吁阻兵而安忍。——《左传·隐公四年》

    (7) 又如:阻山带河(靠山环河);阻山(凭借高山的险阻);阻众(凭借人众力大)

    (8) 离别

    常恐亲朋阻,独行知虑非。——唐· 孟郊《与韩愈李翱张籍话别》

    (9) 推却,拒绝

    既阻我德,贾用不售。——《诗·邶风·谷风》

    (10) 又如:阻拒(拒绝;推却)

    英文翻译

    impede, hinder, obstruct; oppose

    方言集汇

    ◎ 粤语:zo2
    ◎ 客家话:[沙头角腔] zu3 [客英字典] zo3 zih3 [海陆丰腔] zu3 [宝安腔] zu3 zo3 [台湾四县腔] zu3 [东莞腔] zo3 [梅县腔] zii3 [客语拼音字汇] zo3 zu3
    ◎ 潮州话:zo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八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罗马字
    側吕上聲開口三等criox/trv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