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滞

zǔ zhì [ zu zhi]
繁体 阻滯
注音 ㄗㄨˇ ㄓˋ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阻滞 zǔzhì

(1) 阻塞;淤滞

阻滞敌人援军的行动
obstruct;block;intercept

词语解释

  1. 阻碍滞留。

    唐 吕岩 《七言》诗之十七:“渡海经河稀阻滞,上天入地絶敧倾。”《西游记》第三八回:“径至 后宰门 首,见几个太监在那里把守。--见太子来,不敢阻滞,让他进去了。” 瞿秋白 《饿乡纪程》十一:“此行沿途都有阻滞,也真焦闷。”

引证解释

⒈ 阻碍滞留。

唐吕岩《七言》诗之十七:“渡海经河稀阻滞,上天入地絶敧倾。”
《西游记》第三八回:“径至后宰门首,见几个太监在那里把守。--见太子来,不敢阻滞,让他进去了。”
瞿秋白《饿乡纪程》十一:“此行沿途都有阻滞,也真焦闷。”

阻滞的国语词典

受阻碍而滞留不前。

阻滞的网络释义

阻滞

  • 阻滞,汉语词汇,意为阻塞,淤滞。
  • 阻滞造句

    椎管外颈神经阻滞配合手法治疗,是一种针对性强、有效的治疗方法。
    结果阿司咪唑使多数小鼠心率减慢,间期和间期延长,随剂量增加,甚至可引起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和窦性停搏。
    这些局麻剂可以阻断钠通道,因此不仅仅阻滞了感觉神经元,也同时阻滞了几乎所有其他神经元的兴奋性。
    也许是活力吧,从美术师那儿直接注入到他的作品里,丝毫没有无灵魂电脑的阻滞。
    目的:了解钙通道阻滞剂在心脏病专科医院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
    它还可能与其它药物相互作用,特别是心血管一类药物,例如抑制剂、受体阻滞剂和保钾利尿剂。
    预防和缩短丛集期可用皮质激素、碳酸锂、麦角胺或钙通道阻滞剂。
    流转税是我国现行税制中的主体税类,税制设计上存在诸多不利于本国产业发展的阻滞因素,优化和完善我国现行流转税制势在必行。
    目的:观察腋路臂神经丛阻滞病患的良导络值变化。
    爱情有阻滞,宁愿退避,也莫与之争风呷醋。
    结论:小针刀加菱形阻滞治疗创伤性膝关节滑膜炎方法简便,疗效确切。
    结论草乌能可逆地阻滞神经动作电位的传导。
    结论强直性脊柱炎病机以肾精不足、肾阳亏虚为本,以风邪、寒邪、热邪、湿邪、瘀血、痰浊阻滞督脉为标。
    硝苯吡啶为钙通道阻滞剂,用于治疗急性期脑血栓形成国内尚未见报告。
    目的:评价国产维库溴铵的神经肌肉阻滞效应及对心血管的影响。
    桂利嗪为哌嗪类钙通道拮抗剂,可阻滞血管平滑肌的钙内流,引起血管扩张而改善脑循环及冠脉循环,特别对脑血管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膝盖后窝处包含有委阳、委中、阴谷三个穴位,拍打此处能疏通巡行于腓肠肌部位的经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可以有效缓解寒湿阻滞经脉引起的腿抽筋。
    协议经济有走向不平等的趋势,因为有些社群和亚文化具有可提高采纳新做法速度的惯例、态度和习俗,而其他的亚文化却会阻滞它。
    通过除氧速度和空气氧化速度测定,研究了焦性没食子酸对亚硫酸盐自动氧化的阻滞作用。
    一旦它们的药效不再,失忆和认知减退就将毫无阻滞继续进行,有时甚至可能加快进程。

    汉字详情

    [zu]
    部首: 212
    笔画: 7
    五笔: BEGG
    五行: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NLBM
    四角: 7721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阜( )声,且( )声。“阜”是土山,与高下险阻有关。本义:险要的地方)

    (2) 同本义

    阻,险也。——《说文》

    德行恒简以知阻。——《易·系辞》

    黎民阻饥。——《书·舜典》

    司险掌九州之图,以周知川泽之阻。——《周礼·司险》

    左据函谷、二崤之阻,表以 太华、 终南之山。—— 汉· 班固《西都赋》

    罙入其阻。——《诗·商颂·殷武》

    (3) 又如:阻隘(险要之地);阻阨(据守险要)

    (4) 妨碍物;障隔

    保其岩阻。——《三国志·诸葛亮传》

    (5) 又如;险阻(险要阻塞之地);阻障(障碍);阻寻(排除险阻寻访);阻积(险阻众多)

    形容词

    (1) 地形崎岖多阻隔,道路难行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诗·秦风·蒹葭》

    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孙子·军争》

    (2) 又如:阻修(阻隔而长远);阻长(道路艰险而遥远);阻深(险阻幽深)

    (3) 沮丧。也作“沮”

    我之怀矣,自诒伊阻。——《诗·邶风·雄雉》

    其人惭阻,即日去苏。——《清稗类钞》

    (4) 又如:意阻(意志消沉沮丧);阻丧(沮丧失色)

    动词

    (1) 阻止;阻隔;阻拦

    夫仆俱阻。——《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阻风不行。——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幸亡阻也。——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阻人走报。(阻止人家来报信。)——清· 袁枚《祭妹文》

    西后阻挠。—— 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2) 又如:阻掯(阻挡刁难);阻拗(阻拦;阻挡);阻睽(阻隔分离);阻乏(阻止和减少);阻抑(阻止抑制);阻滞(阻碍滞留)

    (3) 隔绝;断绝

    竄伏村墟,迁延岁月,音容久阻,书问莫传。——《剪灯新话》

    (4) 又如:阻旷(隔绝)

    (5) 感到疑惑不解

    是服也,狂夫阻之。——《左传·闵公二年》

    (6) 凭借

    夫州吁阻兵而安忍。——《左传·隐公四年》

    (7) 又如:阻山带河(靠山环河);阻山(凭借高山的险阻);阻众(凭借人众力大)

    (8) 离别

    常恐亲朋阻,独行知虑非。——唐· 孟郊《与韩愈李翱张籍话别》

    (9) 推却,拒绝

    既阻我德,贾用不售。——《诗·邶风·谷风》

    (10) 又如:阻拒(拒绝;推却)

    英文翻译

    impede, hinder, obstruct; oppose

    方言集汇

    ◎ 粤语:zo2
    ◎ 客家话:[沙头角腔] zu3 [客英字典] zo3 zih3 [海陆丰腔] zu3 [宝安腔] zu3 zo3 [台湾四县腔] zu3 [东莞腔] zo3 [梅县腔] zii3 [客语拼音字汇] zo3 zu3
    ◎ 潮州话:zo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八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罗马字
    側吕上聲開口三等criox/trvv
    zhì [zhi]
    部首: 331
    笔画: 12
    五笔: IGKH
    五行:
    仓颉: ETJB
    四角: 341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水,带声。本义:水流不畅)

    (2) 同本义

    滞,凝也。——《说文》

    凡珍异之有滞者。——《周礼·廛人》

    淹回水而凝滞。——《楚辞·涉江》

    流而不滞。——《淮南子·时则训》

    (3) 积压。长期积存,未作处理

    敛市之不售,货之滞于民用者。——《周礼·泉府》

    尚书省滞讼不决者,诏征平治。——《新唐书》

    (4) 又如:滞狱(指因积压或拖延未予审决的案件);滞讼(积压的讼案);滞积(积压);滞货(积压的货物)

    (5) 停止;阻塞;静止

    是故能天运地滞,轮转而无废。——《淮南子·原道训》

    (6) 又如:滞用(停止运用);滞淹(闭塞,不通畅);滞越(阻塞);滞著(阻塞;不能宣泄)

    (7) 郁积

    气不沈滞。——《国语·周语》。注:“积也。”

    得此佳作,终日喜快,滞闷冰释。——宋· 苏轼《与王定国书》

    (8) 又如:滞念(凝结在心中的思念);滞思,滞想(凝聚心头的想念);滞怒(积于心中的愤怒);滞气(郁积之气);滞愤(积愤)

    (9) 凝聚,积聚

    戚戚多滞念,置酒宴所欢。——晋· 陆机《拟青青陵上柏》

    (10) 又如:滞念(心中凝结的思念);滞血(淤积的血液);滞底(凝集)

    (11) 陷入;沉抑

    卿方当富贵,必不容久滞屈。——《南史》

    (12) 又如:滞羽(喻陷于困境不能施展才能的人);滞抑(受压制);滞屈(贤人沉抑,不得升进);滞淹(人沉抑于下而不得升进)

    (13) 暂时停留于某处;逗留

    几宵因月滞三湘。—— 姚鹄《送黄颇归袁》

    (14) 又如:滞淫(长期旷废;长久停留;久雨不停);滞游(久游未归);滞客(久处下位而未得升迁的人)

    (15) 遗落;遗漏

    此有滞穗。——《诗·小雅·大田》

    (16) 又如:滞器(遗漏未用的人才)

    形容词

    (1) 久,长期

    敢告滞积以纾执事。——《国语·鲁语》。注:“久也。”

    且眩瞀滞疾,不堪久待。——《后汉书·韦彪传》

    (2) 又如:滞病(久病);滞疾(久病);滞役(长期供职);滞耻(久未洗雪的耻辱)

    (3) 反应迟钝;缺乏活力、生气或成效

    卿年少壮,而心力多滞。——《金史·宗尹传》

    (4) 又如:滞碾人(言语、行为愚笨的人);滞夯(不灵便);滞拙(迟钝笨拙);滞色(面带晦气);滞晦(呆滞而暗淡)

    (5) 固执;拘泥

    故良知不滞于见闻,而亦不离于见闻。——明· 吕坤《别尔赡书》

    (6) 又如:滞固(固执而不变通);滞执(固执;不通达);滞隅(谓偏执一端);滞痼(拘执);滞疑(拘泥和疑虑)

    (7) 深奥;不易通晓

    弘正特善玄言,兼明释典,虽硕德名僧,莫不请质疑滞。——《南史》

    (8) 又如:滞例(难解的条例);滞说(难理解的说法);滞义(疑难的意义)

    英文翻译

    block up, obstruct; stagnant

    方言集汇

    ◎ 粤语:zai6
    ◎ 潮州话:ti3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