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限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强迫限定。
《云笈七籤》卷一○二:“逼限宫禁,津路无缘。”
引证解释
⒈ 强迫限定。
引《云笈七籤》卷一〇二:“逼限宫禁,津路无缘。”
逼限的网络释义
逼限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辵(
),畐( )声。本义:接近,靠近)(2) 同本义(仅表示空间距离的接近、靠近)
逼,近也。——《说文新附》
秦兵逼 淝水而陈。(陈:布阵)——《资治通鉴》
鸡健进,逐逼之,虫已在爪下矣。——《聊斋志异·促织》
不可偪也。——《国语·郑语》
是故入小而不偪。——《淮南子·兵略》
逼,近也。——《小尔雅·广诂》
(3) 又如:逼水(迫近水边);逼曙(天快亮的时候);逼战(近战)
(4) 逼迫,即紧紧催促
又荆州之民附 操者,逼兵势耳。——《资治通鉴》
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心虑人逼取。——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5) 又如:逼主(臣子胁迫君主);逼取(强迫索取);逼索(逼取。以强力索取);逼人太甚(过分逼迫人而不留余地)
(6) 驱逐;追赶
鸡健进,逐逼之。——《聊斋志异·促织》
(7) 又如:逼逐(驱逐);逼邪(驱邪)
形容词
(1) 狭窄
人稠网密,地逼势胁。——曹植《七启》
(2) 又如:逼窄(很狭窄。同逼侧);逼侧(相迫近。即狭窄。也作逼仄);逼邻(近邻。紧邻)
(3) 危急,紧急
粮食乏绝,进退逼急。——《后汉书·董卓传》
(4) 又如:逼切(迫切,急切);逼急(急迫)
副词
(1) 很,程度深
山石似马,望之逼真。——《水经注·沔水》
(2) 又如:逼冷(极冷);逼似(很相似);副真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biet7 [客英字典] bet7 bit7 [海陆丰腔] bit7 bet7 [陆丰腔] bet7 [梅县腔] bit7 bet7 [台湾四县腔] bit7 bet7 [客语拼音字汇] bed5 bid5 [宝安腔] bet7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逼 | 彼側 | 幫 | 職開 | 入聲 | 職 | 開口三等 | 蒸 | 曾 | pik/piok | pĭək |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阜,艮(
)声。阜,土山,与山势有关。本义:阻隔)(2) 同本义
限,阻也。——《说文》
限之以大故。——《楚辞·怀沙》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三国魏· 曹丕《燕歌行》
(3) 又如:限绝(隔绝);限隔(阻隔;隔绝);限带(阻隔围绕);限难(阻难)
(4) 限制;限定
是身如浮云,安可限南北。——杜甫《别赞上人》
(5) 又如:限状(限期完成公务的文书)
名词
(1) 险阻
南有巫山, 黔中之限。——《战国策》
(2) 限期
限六日内交。——《广东军务记》
不可限以时月。——宋· 沈括《梦溪笔谈》
留待限期。——《聊斋志异·促织》
严限追比。
(3) 又如:限次(期限);限尽(寿命到了期限);限外(逾期)
(4) 界限、边界、分界线(如领土、运动场所、田地等)
限,界也。——《小尔雅》
长城之限。——清· 姚鼐《惜抱轩诗文集·登泰山记》
(5) 又如:东限琅琊台
(6) 限度,止境
心中无限事。——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地有限。——宋· 苏洵《六国论》
(7) 又如:权限(职权范围);宽限(放宽限期);极限;上限;下限;限级(限度等级)
(8) 门槛
限,一日门榍。——《说文》
限阈也。——《玉篇》
(9) 又如:锯断城门限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han5 [宝安腔] han3 [海陆丰腔] han6 [客英字典] han5 han3 [客语拼音字汇] han4 [台湾四县腔] han5 [梅县腔] han5 [陆丰腔] han6 [东莞腔] han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限 | 胡簡 | 匣 | 山開 | 上聲 | 潸 | 開口二等 | 山 | 山 | ghrenx/haaen | ɣæ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