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标的
(1) 箭靶;比喻目的或目标
(2) 指经济合同当事人双方权利和义务共同指向的对象,如货物、劳务、工程项目等
词语解释
箭靶子。
唐 韩愈 《国子助教河东薛君墓志铭》:“后九月九日,大会射,设标的,高出百数十尺,令曰:中,酬锦与金若干。”
引申为目标或目的。
清 颜元 《四存编·存学编·性理评》:“先生蒐辑先儒之説而断以己意,汇别区分,文从字顺,妙得圣人之本旨,昭示斯道之标的。” 李大钊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私有财产制及其不公,是他们攻击的标的。”
准则。
汉 高诱 《<吕氏春秋>序》:“然此书所尚,以道德为标的,以无为为纲纪。” 宋 司马光 《李仆射穆谥文恭议》:“夫事亲尽诚,与人不欺,行有标的,言有规括,忠信接礼之谓矣。”
谓以之为准则、楷模。
《世说新语·言语》“ 王中郎 令 伏玄度 、 习凿齿 论 青 楚 人物” 刘孝标 注引《王中郎传》:“ 坦之 气度淳深,孝友天至,誉辑朝野,标的当时。”
犹标志。
《晋书·王彪之传》:“为政之道,以得贤为急,非谓雍容廊庙,标的而已。” 宋 鲁应龙 《闲窗括异志》:“寺有寳塔极高峻,层层用四方灯点照。 东海 行舟者,皆望此为标的焉。”
引证解释
⒈ 箭靶子。
引唐韩愈《国子助教河东薛君墓志铭》:“后九月九日,大会射,设标的,高出百数十尺,令曰:中,酬锦与金若干。”
⒉ 引申为目标或目的。
引清颜元《四存编·存学编·性理评》:“先生蒐辑先儒之説而断以己意,汇别区分,文从字顺,妙得圣人之本旨,昭示斯道之标的。”
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私有财产制及其不公,是他们攻击的标的。”
⒊ 准则。
引汉高诱《<吕氏春秋>序》:“然此书所尚,以道德为标的,以无为为纲纪。”
宋司马光《李仆射穆谥文恭议》:“夫事亲尽诚,与人不欺,行有标的,言有规括,忠信接礼之谓矣。”
⒋ 谓以之为准则、楷模。
引《世说新语·言语》“王中郎令伏玄度、习凿齿论青楚人物” 刘孝标注引《王中郎传》:“坦之气度淳深,孝友天至,誉辑朝野,标的当时。”
⒌ 犹标志。
引《晋书·王彪之传》:“为政之道,以得贤为急,非谓雍容廊庙,标的而已。”
宋鲁应龙《闲窗括异志》:“寺有寳塔极高峻,层层用四方灯点照。 东海行舟者,皆望此为标的焉。”
标的的国语词典
箭靶子。
标的的网络释义
标的 (法律术语)
标的 (汉语词语)
标的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票声。本义:树梢)
(2) 同本义
标,木杪末也。——《说文》
大本而小标。——《管子·霸言》
(3) 又如:标枝(树梢的枝条);标末(树梢)
(4) 末梢;事物的枝节或表面。与“本”相对
本标相应。——刘安《淮南子》
此所谓气之标。——《素问六·微旨大论》
(5) 又如:标季(末季,末期);治标;标本(本末。中医称后起为标,本原为本);标病(表面上的病症)
(6) 顶端
标出(塔顶露出)海云长。——唐· 李白《秋日登扬州西灵塔》
(7) 又如:标颠(顶端,最高点)
(8) 柱竿之类
但立直标,终无曲影。——《旧唐书·崔彦昭传》
(9) 又如:标抹(屋梁上的短柱)
赤城霞起而建标。——《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
标之以翠翳。泛之以游菰。——《文选·郭璞·江赋》
凡坑陷井穴皆有标。——《新唐书·百官志》
(10) 又如:路标(交通标志);商标;浮标;标船(挂着标记的船,一般不会被劫掠)
(11) 给优胜者的奖品 。如:标首(首先拿出的赏钱);锦标;夺标
(12) 承包者向发包一方所标出的自己愿出的价钱 。如:投标;招标;开标
(13) 旗帜
梁祖( 朱全忠)自初起,每令左右持大赤旗,缓急之际,用以挥军, 祖自目为火龙标。—— 宋· 陶谷《清异录》
(14) 标准
示我百篇文,诗家一标准。——唐· 杜甫《赠郑十八贲》
(15) 又如:标的(准则,法则;标志,记号;靶子) 目标
大会射,设标的。——韩愈《国子助教薛君墓志铭》
(16) 又如:标鹄(标的) ;代表 。如:标程(模范,榜样);标轨(风范) ,风度
夫以耿介拔俗之标,萧洒出尘之想。——孔稚珪《北山移文》
(17) 又如:标格(风度,模范);标领(犹风仪);标态(风采神态) 清督抚等所辖绿营兵编制单位。相当于后来的团 。如:标下(督抚等管辖的绿营兵叫标。标下,即管辖下的官兵);标统(清代陆军制,统带一标的军官,称标统。相当于现在的团长)
(18) 古代武器名 。如:标子(古代武器的名称。用于投掷的标枪);标叉(用于投掷的叉)
动词
(1) 标明,显出
黄琬之早标聪察。—— 任昉《王文宪集序》
(2) 又如:标上号码;标树(标举,评价。同标置);标举(显示,标明)
(3) 题写
名标于奇纪(指《山海经》)。——《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
(4) 又如:标了牌票(填写了执行公务的凭照);标目(题写书文名称);标名(题名。列举姓名);标句(撰写词句);标注(犹批注)
(5) 显扬 。如:标榜(表扬,品评;公告用的榜文);标心(表明意愿);标白(显扬)
(6) 标立;建立 。如:标金(树立铜柱;即条金,为标准金条的简称);标帜(独树旗帜)
形容词
(1) 高 。如:标领(高出众表);标柱(高柱);标望(声望很高)
(2) 标致,俊美 。如:标脸(标致的模样);标秀(标致,秀美);标俊(标致俊美)
(3) 突出 。如:标拔(特出);标冠(首位)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颇妖1 波腰1 ,piou1/piao1(phiau) biê1/bio1(pie)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de
助词
(1) 用在定语后,表示词与词或短语之间的修饰关系 。如:红色的气球;小小的进步
(2) 用在定语后,表示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的领属关系 。如:中国的水稻;农民生活的提高
(3) 〈代〉附着在词或短语之后,构成“的”字结构,代替所指的人或物。如:卖菜的;吃的
(4) 助词。“的”字前后用相同的动词、形容词等,连用这样的结构,表示有这样的,有那样的。如:推的推,拉的拉
(5) 用在谓语动词后面,强调这动作的施事者或时间、地点、方式等。如:谁买的书?;他是昨天进的城;我是在预售处订的票
(6) 用在两个同类的词或词组之后,表示“等等、之类”的意思。如:破铜烂铁的,他捡来一大筐
(7) 用在陈述句的末尾,表示肯定的语气。如:这件事儿我是知道的
(8) 用在两个数量词中间
(9) 表示相乘。如:这间房子是五米的三米,合十五平方米
(10) 〈方〉表示相加。如:两个的三个,一共五个
(11) 同“得”,后面带补语
那知进了园门,园子里已结坐的满满的了。——《老残游记》
(12) 同“地”(
)。用在状语后,表示状语和中心词之间的修饰关系(13) 另见
dí
副词
(1) 确实;实在
不因霜叶辞林去,的当山翁未觉秋。——秦观《淮海集》
(2) 又如:的对;的据(真凭实据);的觉(果然;的确);的是(的确是)
(3) 必定;一定 。如:的决(处决;处斩);的的(特意)
(4) 另见
dì
名词
(1) (形声。本作“旳”,从日,勺声。本义:鲜明、明亮的样子)
(2) 箭靶的中心目标。如:众矢之的;有的放矢
(3) 鲜明的样子
朱唇的其(语气词)若丹。——战国楚· 宋玉《神女赋》
(4) 另见
dī
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dit7 tak8 tiak8 tit7 [客语拼音字汇] did5 e4 [沙头角腔] dit7 [宝安腔] dit7 [台湾四县腔] dit7 tak8 tiak8 tit7 [客英字典] dit7 [陆丰腔] dit7 [梅县腔] dit7 [东莞腔] dit7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的 | 都歷 | 端 | 錫開 | 入聲 | 錫 | 開口四等 | 青 | 梗 | tek | tie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