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

bì jìng [bi jing]
繁体 畢竟
注音 ㄅ一ˋ ㄐ一ㄥˋ
词性 副词

词语释义

毕竟 bìjìng

(1) 终归;终究;到底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亚洲毕竟是原料丰富的大陆
after all;at all;all in all

(2) 坚持

persist in;uphold

词语解释

  1. 了结。

    汉 王充 《论衡·量知》:“贫无以偿,则身为官作,责乃毕竟。”

  2. 到底;终归。

    唐 许浑 《闻开江宋相公申锡下世》诗之一:“毕竟成功何处是?五湖云月一帆开。” 宋 辛弃疾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词:“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明 刘基 《更漏子》词:“塞门云, 湘 浦树,毕竟故乡何处。” 魏巍 《东方》第六部第二章:“可是,有什么办法呢,她毕竟离开了我们。”

  3. 必定。

    《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五:“ 郑老儿 先去望一望:井底下黑洞洞不见有甚声响,疑心女儿此时毕竟死了。” 明 冯梦龙 《挂枝儿·茉莉花》:“将手儿採一朵花来戴……花心还未开,早知道你无心也,我也毕竟不来採。”

引证解释

⒈ 了结。

汉王充《论衡·量知》:“贫无以偿,则身为官作,责乃毕竟。”

⒉ 到底;终归。

唐许浑《闻开江宋相公申锡下世》诗之一:“毕竟成功何处是?五湖云月一帆开。”
宋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词:“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明刘基《更漏子》词:“塞门云, 湘浦树,毕竟故乡何处。”
魏巍《东方》第六部第二章:“可是,有什么办法呢,她毕竟离开了我们。”

⒊ 必定。

《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五:“郑老儿先去望一望:井底下黑洞洞不见有甚声响,疑心女儿此时毕竟死了。”
明冯梦龙《挂枝儿·茉莉花》:“将手儿採一朵花来戴……花心还未开,早知道你无心也,我也毕竟不来採。”

毕竟的国语词典

终归、到底。表示追根究底所得的结论。

毕竟的网络释义

毕竟 (汉语词汇)

  • 毕竟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bì jìng,意思是终归、终究、果然;坚持。 宋·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等均有相关记载。
  • 毕竟造句

    李响虽然有些缺点,毕竟还是个好学生。
    但是我毕竟不能打退堂鼓。
    只有你懂他的意思了,毕竟是好朋友,知己知彼。
    别责怪她了,毕竟还是小孩子。
    爷爷毕竟是上了年纪,腿脚已经大不如前。
    我们毕竟是学生,一切要以学习为主。
    我不想批评你,毕竟你是一名优秀的学生。
    我们经历了许多困难和曲折,但是毕竟走上了正确的道路。
    他的这番话虽然没有什么高深的理论,但毕竟是经验之谈,也能发人深思。
    流言虽未可轻信,但毕竟空穴来风,总是事出有因的。
    老师虽然对我们很严厉,但毕竟是爱我们的。
    你要收敛点儿,这毕竟不是在家里。
    毕竟是学生,他不得不听从学校的安排。
    虽然我回答了这个问题,然而不一定正确,毕竟这我才疏学浅。
    生活忙碌,但是人生毕竟奔腾不息。
    虽然这段记忆已被尘封多年,但毕竟刻骨铭心,只要有人一提起,我仍然会感到记忆犹新、历历在目。
    毕竟是竹马之友,一生的友谊。
    冬天的雪花,毕竟来的有点迟,雪花般的存在精神,是点点化来开的,这就是我们的世界。
    可是,那心魄毕竟不是大地的,也不是天的。
    花的生命虽然短暂,但它毕竟拥抱过春天。

    汉字详情

    [bi]
    部首: 402
    笔画: 6
    五笔: XXF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PPJ
    四角: 22401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端象网形,下端是柄,古时用以捕捉鸟兽、老鼠之类的器具。金文又在上面加个“田”,意思是田猎所用的网。本义:打猎用的有长柄的网)

    (2) 同本义

    畢,田网也。——《说文》

    田守毕弋。——《国语·齐语》。注:“掩雉兔之网。”

    其余荷垂天之毕。——《汉书·扬雄传》

    耒遭民田之毕。——《论衡·偶会》

    (3) 又如:毕戈(毕为捕兽所用之网,戈为射鸟所用的系绳之箭。泛指打猎活动)

    (4) 毕宿。星名。二十八宿之一,西方白虎七宿的第五宿,有星八颗。以其形状像毕网得名

    (5) 姓

    动词

    (1) 用毕猎取

    鸳鸯于飞,毕之罗之。——《诗·小雅·鸳鸯》

    (2) 完毕,结束

    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舞剑。——《史记·项羽本纪》

    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老人语未毕。——清· 周容《芋老人传》

    公阅毕。——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3) 又如:礼毕;毕婚(完婚);毕世(终其一生);毕老(终其天年);毕事(完事,了事)

    (4) 全部使出

    吾与汝毕力平险。——《列子·汤问》

    (5) 又如:毕气(气数完尽);毕辞(尽所欲言)

    副词

    (1) 全部,都,统统

    众妙毕备。——《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责(债)毕收。——《战国策·齐策》

    莫不毕集。——清· 侯方域《壮悔堂集》

    (2) 又如:毕备(全都具备;完备);毕恭毕敬(非常恭敬)

    英文翻译

    end, finish, conclude; completed

    方言集汇

    ◎ 粤语:bat1
    ◎ 潮州话:波因8 [揭阳]波嫣8 ,big8(pîk) [揭阳]biag8(piâk)

    宋本广韵

    jìng [jing]
    部首: 507
    笔画: 11
    五笔: UJQB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YTAHU
    四角: 00212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音,从人。本义:奏乐完毕)

    (2) 同本义

    竟,乐曲尽为竟。——《说文》

    凡乐成则告备。——《周礼》。汉· 郑玄注:“成,谓所奏一竟。”

    (3) 泛指结束,完毕

    竟,终也。——《玉篇》

    竟,穷也。——《广雅》

    谮始竟背。——《诗·大雅·瞻卬》。笺:“犹终也。”

    振于无竟。——《庄子·齐物论》

    秦王竟酒。——《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语竟。——唐· 李朝威《柳毅传》

    不能竟书而欲搁笔。——清· 林觉民《与妻书》

    (4) 又如:竟学(学完,学到底);未竟之业;事竟

    (5) 追究

    此县官重太后,故不竟也。——《汉书》

    名词

    “竟”假借为“境”,边境,国境 。如:竟界(边缘;边界);竟尉(古代边境武官)

    副词

    (1) 终于;到底

    平原君 竟与 毛遂偕。——《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竟怒不救楚。——《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竟无语凝噎。——宋· 柳永《雨霖铃》

    婿竟不调。——明· 崔铣《洹词·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2) 竟然;倒。含出乎意料之意

    竟杀蛟而出。——《世说新语·自新》

    (3) 又如:竟尔(竟自。竟然);竟是(还是,毕竟是);竟不然(何不,倒不如)

    (4) 径,一直,直接 。如:竟直(简直;竟然);竟已(终止);竟此(就到这里,到此为止)

    形容词

    (1) 全部;完全;整个

    恩施下竟同学。——《汉书·王莽传》。注:“周徧也。”

    君竟日不出门。——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竟三夜罢。——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竟以宗庙社稷。——清· 周容《芋老人传》

    竟成痼疾。——清· 方苞《狱中杂记》

    竟行之。

    (2) 又如:竟天(满天);竟天价(满天地);竟体(全身);竟夕(整夜,整个晚上);竟世(终生;一辈子)

    英文翻译

    finally, after all, at last

    方言集汇

    ◎ 粤语:ging2
    ◎ 客家话:[陆丰腔] gin3 [客英字典] gin3 [海陆丰腔] gin5 gin3 [宝安腔] gin3 [台湾四县腔] gin5 gin3 [东莞腔] gin5 [沙头角腔] gin3 [梅县腔] gin3 gin5 [客语拼音字汇] gin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四十三映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居慶庚三開去聲開口三等kĭɐŋkiengh/kyan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