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便利
(1) 使容易些或困难少些
词语解释
敏捷;灵活。
《荀子·非十二子》:“辩説譬諭,齐给便利,而不顺礼义,谓之姦説。” 杨倞 注:“便利,亦谓言辞敏捷也。”《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夫人生百体坚彊,手足便利,耳目聪明而心圣智,岂非士之愿与?”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刘亮采》:“因与接谈,词旨便利,悦之。” 老舍 《骆驼祥子》十三:“他把这句话在心中转了好几次,始终说不出来,他的嘴没有那么便利。”
引申为伶俐。
明 王錂 《春芜记·感叹》:“就中独有侍女 秋英 ,性多便利,色擅芳华。”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珠儿》:“羣喜 珠儿 復生,又加之慧黠便利,迥异曩昔。”
有利;方便。
《墨子·尚同中》:“万民之所便利,而能彊从事焉,则万民之亲可得也。”《史记·高祖本纪》:“地执便利,其以下兵於诸侯,譬犹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 鲁迅 《且介亭杂文·忆韦素园君》:“这个名词,一向就给有些人以‘办事’上的便利。”
使方便有利。
《汉书·魏相传》:“所以周急继困,慰安元元,便利百姓之道甚备。”
熟习。
宋 戴埴 《鼠璞·防海》:“南人諳海道者也,於舟楫非不便利,犹艰阻如此,况北人乎?”
排泄屎尿。
《汉书·韦玄成传》:“ 玄成 深知其非 贤 雅意,即阳为病狂,卧便利,妄笑语昏乱。”《太平广记》卷八八引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佛图澄》:“国人每共相语曰:‘莫起恶心,和尚知汝。’及 澄 之所在,无敢向其方面涕唾便利者。”
屎尿。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十四:“凡便利皆贮之,将热以浇敌也。”
引证解释
⒈ 敏捷;灵活。
引《荀子·非十二子》:“辩説譬諭,齐给便利,而不顺礼义,谓之姦説。”
杨倞注:“便利,亦谓言辞敏捷也。”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夫人生百体坚彊,手足便利,耳目聪明而心圣智,岂非士之愿与?”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刘亮采》:“因与接谈,词旨便利,悦之。”
老舍《骆驼祥子》十三:“他把这句话在心中转了好几次,始终说不出来,他的嘴没有那么便利。”
⒉ 引申为伶俐。
引明王錂《春芜记·感叹》:“就中独有侍女秋英,性多便利,色擅芳华。”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珠儿》:“羣喜珠儿復生,又加之慧黠便利,迥异曩昔。”
⒊ 有利;方便。
引《墨子·尚同中》:“万民之所便利,而能彊从事焉,则万民之亲可得也。”
《史记·高祖本纪》:“地执便利,其以下兵於诸侯,譬犹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
鲁迅《且介亭杂文·忆韦素园君》:“这个名词,一向就给有些人以‘办事’上的便利。”
⒋ 使方便有利。
引《汉书·魏相传》:“所以周急继困,慰安元元,便利百姓之道甚备。”
⒌ 熟习。
引宋戴埴《鼠璞·防海》:“南人諳海道者也,於舟楫非不便利,犹艰阻如此,况北人乎?”
⒍ 排泄屎尿。
引《汉书·韦玄成传》:“玄成深知其非贤雅意,即阳为病狂,卧便利,妄笑语昏乱。”
《太平广记》卷八八引南朝梁慧皎《高僧传·佛图澄》:“国人每共相语曰:‘莫起恶心,和尚知汝。’及澄之所在,无敢向其方面涕唾便利者。”
⒎ 屎尿。
引清魏源《圣武记》卷十四:“凡便利皆贮之,将热以浇敌也。”
便利的国语词典
敏捷、顺适。
便利的网络释义
便利
便利的翻译
便利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便利,方便
便,安也。人有不便更之。从人,从更,会意。——《说文》
故自谓便人。——《礼记·表记》。释文:“谓便习也。”
或谓救之便。——《战国策·秦策》。注:“利也。”
恣所便只。——《楚辞·大招》。注:“犹安也。”
(2) 又如:简便(简单方便);便郵(顺便替人传送书信的人);便中(方便的时候);便宜施行(不及请示,自行斟酌情势以处理。也作“便宜行事”,“便宜从事”)
(3) 灵便;轻捷
以枪上刺刀相搏击,而便捷猛鸷终弗逮。——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4) 又如:便環(轻丽的样子);便辞(巧辩的言辞);便嬖(口才辩巧,善于逢迎而为人主所亲信的人)
(5) 不费事,简便 。如:便饭;便函;便易(简便;方便容易)
(6) 近便 。如:便路(近便之路)
(7) 吉利 。如:便时(吉利的时日)
动词
(1) 有利于;有益于
以便事也。——《吕氏春秋·忠廉》
便国不必法古。——《商君书·更法》
(2) 又如:便地(有利的地形地势);便家(富翁);便会(有利时机);便风(顺风)
(3) 熟习
布便弓马。——《三国志·吕布传》
名词
(1) 尿、屎
郎有醉小便殿上。——《汉书·张安世传》
(2) 又如:大便(屎);小便;粪便
(3) 有利的机会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汉· 贾谊《过秦论》
(4) 又如:悉听尊便;未得其便
副词
(1) 即;就
登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即从巴峡穿 巫峡,便下 襄阳向 洛阳。—— 唐·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 又如:敌人还来不及逃跑,我们便抓住了他们;举手便打;提脚便踢;我去年便参加了体操队;有了油,发动机便能开动
(1) 纵使;即使
休道司马懿、 张郃,便是 曹睿亲来,有何惧哉!——《三国演义》
(2) 又如:他便来,又如何?便是(即是,就是)
(3)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pien5 pien2 [梅县腔] pien2 pien5 [宝安腔] pen3 | pen2 [陆丰腔] pian5 pian6 pian3 [客英字典] pien5 [海陆丰腔] pien6 pien2 pien1 [客语拼音字汇] pian2 pian4 [东莞腔] pen5 pen2 [台湾四县腔] pien5 pien2 pien1 [梅县腔] pien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便 | 房連 | 並 | 仙A開 | 平聲 | 先 | 開口三等 | 山 | 仙A | bʰĭɛn | bjen/bien |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从刀,从禾。表示以刀断禾的意思。本义:刀剑锋利,刀口快)
(2) 同本义
利铦也。——《说文》
其利断金。——《易·系辞》
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老子》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荀子·劝学》
兵革非不坚利也。——《孟子·公孙丑下》
(3) 又
不以兵革之利。
则国之伤也若以利剑刺之。——《韩非子·解老》
非兵不利。——宋· 苏洵《六国论》
求天下之利匕首。——《战国策·燕策》
(4) 又泛指锐利
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韩非子·难一》
(5) 又如:利爪;利喙(尖利的嘴);利矢(锋利的箭);利口辩给(能言善辩,含贬义);利金(锋利的兵器)
(6) 快;敏捷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荀子·劝学》
子贡利口巧辞。——《史记·仲尼弟子传》
(7) 又如:利马(快马);利嗖(轻快利落);利爽(灵活敏捷);利屣(舞屣,头小而尖的鞋子);利便(伶利)
(8) 吉利;顺利
时不利兮骓不逝。——《史记·项羽本纪》
探军不利。——《资治通鉴》
因利乘便。——汉· 贾谊《过秦论》
(9) 又如:利钝(顺利与挫折);利市酒(为祈祷好运而喝的酒);利时(吉时)
(10) 有利的
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资治通鉴》
(11) 重要的;要害的
怀抱利器——韩愈《送董邵南序》
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庄子·胠箧》
名词
(1) 利益
上下之利,若是其异也。——《韩非子·五蠹》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利尽南海。——《三国志·诸葛亮传》
火器利袭远。——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2) 又
技击利巷战。
(3) 又如:福利(生活上的利益,特指对职工生活的照顾);利孔(获得利益的来源)
(4) 赢利;利息
逐什一之利。——《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欲居之以为利。——《聊斋志异·促织》
商人重利轻别离。——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5) 又如:暴利(巨额利润);利赢(赢利;利润);利子(利息)
(6) 利禄
不慕荣利。——晋·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7) 又如:利心(利欲之心);利端(利欲的端绪);利色(私利与情欲)
(8) 财利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毋示以利。——汉· 桓宽《盐铁论本文》
(9) 又如:利禄(财利与爵禄);利路(生财门路;钱财);利物(给优胜者的钱物;赃物)
(10) 指个人的安危
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11) 胜利
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孙子》
(12) 物资出产
荆州北据 汉、 沔,利尽南海。—— 陈寿《三国志》
力过吏势,以利相倾。——汉· 晁错《论贵粟疏》
西有巴蜀汉中之利。——《战国策·秦策一》
(13) 通“痢”
轻土多利。——《淮南子·地形》
(14) 姓
动词
(1) 善于 。如:利口(善于口辩);利足(善于行走);利趾(善走);利舌(谓能言善辩)
(2) 使有利。如:利他(佛教语。施益于他人);利涉(便利渡河。后世也称舟为利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3) 占;谋利 。如:利人妻女;损人利己(损害他人以图私利)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li3 [东莞腔] li5 [客语拼音字汇] li4 [海陆丰腔] li6 [梅县腔] li5 [台湾四县腔] li5 [沙头角腔] li5 [宝安腔] li3 [陆丰腔] li6
◎ 潮州话:li6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利 | 力至 | 來 | 脂A開 | 去聲 | 寘 | 開口三等 | 止 | 脂A | li | liih/li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