薜荔
注音
ㄅ一ˋ ㄌ一ˋ
词语释义
植物名。又称木莲。常绿藤本,蔓生,叶椭圆形,花极小,隐于花托内。果实富胶汁,可制凉粉,有解暑作用。
梵语Preta的译音。或译为“薜荔多”。义为饿鬼。
词语解释
植物名。又称木莲。常绿藤本,蔓生,叶椭圆形,花极小,隐于花托内。果实富胶汁,可制凉粉,有解暑作用。
《楚辞·离骚》:“擥禾根以结茝兮,贯薜荔之落蘂。” 王逸 注:“薜荔,香草也,缘木而生蘂实也。” 唐 宋之问 《早发始兴江口至虚氏村作》诗:“薜荔摇青气,桄榔翳碧苔。”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七·木莲》。
梵语Preta的译音。或译为“薜荔多”。义为饿鬼。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九:“薜荔,蒲细,来计反,此译言饿鬼也。”《云笈七籤》卷十:“薜荔者,饿鬼名也。”
引证解释
⒈ 植物名。又称木莲。常绿藤本,蔓生,叶椭圆形,花极小,隐于花托内。果实富胶汁,可制凉粉,有解暑作用。参阅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七·木莲》。
引《楚辞·离骚》:“擥禾根以结茝兮,贯薜荔之落蘂。”
王逸注:“薜荔,香草也,缘木而生蘂实也。”
唐宋之问《早发始兴江口至虚氏村作》诗:“薜荔摇青气,桄榔翳碧苔。”
⒉ 梵语Preta的译音。或译为“薜荔多”。义为饿鬼。
引唐玄应《一切经音义》卷九:“薜荔,蒲细,来计反,此译言饿鬼也。”
《云笈七籤》卷十:“薜荔者,饿鬼名也。”
薜荔的国语词典
植物名。桑科榕属,常绿蔓茎灌木。叶椭圆,花细而隐于花托中。果实浸出的黏液可制造凉粉及清凉饮料。可入药。
薜荔的网络释义
薜荔
薜荔造句
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朝云薜荔村。
结论:薜荔药材乙醇提取物的抗炎效果优于水提取物。
篱门是蜘蛛的家,土墙是薜荔的家,枝繁叶茂的果树是鸟雀的家。游子却连乡愁也没有,他沈浮在鲸鱼海蟒间,让家园寂寞的花自开自落吧。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
宿云鹏际落,残月蚌中开。薜荔摇青气,桄榔翳碧苔。桂香多露裛,石响细泉回。抱叶玄猿啸,衔花翡翠来。
本文就薜荔的生物学特性、物候学以及开发利用等方面进行阐述。
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
……若有人兮山之阿,披薜荔兮带女萝……
早晨喝几口木兰的清露,晚上吃一把秋菊的残朵。只要内心美好坚定,即使便是面黄肌瘦也不觉甘苦。我拿着木根系上白芷,再把薜荔花蕊串在一起,又将蕙草缠上菌挂,搓成一条长长的绳索。我要追寻古贤,绝不服从世俗。
薜荔瘦果的维生素和矿质元素含量也很丰富。
在下片头二句中,傍墙的薜荔和满地的莓苔使女主人公所居住的生活环境产生一种令人郁闷,隔离人世的气氛。
薜荔是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区的一种常见植物。
爱玉子与薜荔为同属不同种的藤本植物,两者虽有相似之处,但也存在许多较大的区别。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罗。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指薜荔,木本植物 。如:薜服(即薜衣);薜户(为薜荔所缠绕的门户。指隐者的住所)
(2) 姓
英文翻译
evergreen shrubs, ligusticum
方言集汇
◎ 粤语:bai6
◎ 客家话:[梅县腔] pit7 [台湾四县腔] pit7 [客英字典] pit7 [海陆丰腔] pit7
◎ 客家话:[梅县腔] pit7 [台湾四县腔] pit7 [客英字典] pit7 [海陆丰腔] pit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二霽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薜 | 蒲計 | 並 | 齊開 | 去聲 | 霽 | 開口四等 | 齊 | 蟹 | beh/bey |
详细解释
名词
(1) 草名。即“马蔺” 。又名“马荔”。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须根长而坚硬,叶片狭线形,花蓝色。花及种子可入药,叶可造纸,根可制刷子
(2) 荔枝 。如:荔子(即荔枝)
英文翻译
lichee
方言集汇
◎ 粤语:lai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li6 [客英字典] lai1 li5 [沙头角腔] lai1 [东莞腔] lai3 [台湾四县腔] li5 [梅县腔] li5 [宝安腔] lai1 [客语拼音字汇] lai1 lai4 li3
◎ 潮州话:li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li6 [客英字典] lai1 li5 [沙头角腔] lai1 [东莞腔] lai3 [台湾四县腔] li5 [梅县腔] li5 [宝安腔] lai1 [客语拼音字汇] lai1 lai4 li3
◎ 潮州话:li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五寘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詈 | 力智 | 來 | 支A開 | 去聲 | 寘 | 開口三等 | 支A | 止 | lieh | lĭ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