萆荔
注音
ㄅ一ˋ ㄌ一ˋ
词语释义
即薜荔。香草,可作药用。
词语解释
即薜荔。香草,可作药用。
《山海经·西山经》:“ 小华之山 ……其草有萆荔,状如乌韭,而生於石上,亦缘木而生,食之已心痛。” 袁珂 校注:“萆荔,香草。”《楚辞·离骚》作薜荔。 唐 皮日休 《忧赋》:“其坚也龙泉不能割,其痛也萆荔不能瘳。”参见“ 薜荔 ”。
引证解释
⒈ 即薜荔。香草,可作药用。参见“薜荔”。
引《山海经·西山经》:“小华之山 ……其草有萆荔,状如乌韭,而生於石上,亦缘木而生,食之已心痛。”
袁珂校注:“萆荔,香草。”
《楚辞·离骚》作薜荔。 唐皮日休《忧赋》:“其坚也龙泉不能割,其痛也萆荔不能瘳。”
萆荔的网络释义
萆荔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蓑衣,用草制成的防雨用具
萆,雨衣。一曰衰衣。——《说文》
萆,谓之蓑。——《广雅》
动词
同“蔽”,即隐蔽
从间道萆山而望赵军。——《史记·淮阴侯列传》
英文翻译
the castor-oil plant also used for other plants
方言集汇
◎ 粤语:bei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bi1 [梅县腔] bi1 bi5 [台湾四县腔] bi1 [客英字典] bi1
◎ 潮州话:bi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bi1 [梅县腔] bi1 bi5 [台湾四县腔] bi1 [客英字典] bi1
◎ 潮州话:bi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六止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枲 | 胥里 | 心 | 之 | 上聲 | 紙 | 開口三等 | 之 | 止 | six/siio | sĭə |
详细解释
名词
(1) 草名。即“马蔺” 。又名“马荔”。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须根长而坚硬,叶片狭线形,花蓝色。花及种子可入药,叶可造纸,根可制刷子
(2) 荔枝 。如:荔子(即荔枝)
英文翻译
lichee
方言集汇
◎ 粤语:lai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li6 [客英字典] lai1 li5 [沙头角腔] lai1 [东莞腔] lai3 [台湾四县腔] li5 [梅县腔] li5 [宝安腔] lai1 [客语拼音字汇] lai1 lai4 li3
◎ 潮州话:li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li6 [客英字典] lai1 li5 [沙头角腔] lai1 [东莞腔] lai3 [台湾四县腔] li5 [梅县腔] li5 [宝安腔] lai1 [客语拼音字汇] lai1 lai4 li3
◎ 潮州话:li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五寘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詈 | 力智 | 來 | 支A開 | 去聲 | 寘 | 開口三等 | 支A | 止 | lieh | lĭ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