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形)粗暴鲁莽:性格~。[反]文雅。
词语解释
亦作“ 粗卤 ”。性格、行为等粗野鲁莽。
元 尚仲贤 《单鞭夺槊》第一折:“量 尉迟恭 只是一个粗鲁之夫,在 美良川 多有唐突,乞元帅勿罪。”《水浒传》第三回:“这 鲁达 虽好武艺,只是性格粗卤。” 鲁迅 《书信集·致娄如瑛》:“我不习于交际,对人常失之粗卤。”
引证解释
⒈ 亦作“粗卤”。性格、行为等粗野鲁莽。
引元尚仲贤《单鞭夺槊》第一折:“量尉迟恭只是一个粗鲁之夫,在美良川多有唐突,乞元帅勿罪。”
《水浒传》第三回:“这鲁达虽好武艺,只是性格粗卤。”
鲁迅《书信集·致娄如瑛》:“我不习于交际,对人常失之粗卤。”
粗鲁的国语词典
粗暴鲁莽。《西游记.第二九回》:「那呆子接杯在手,人物虽是粗鲁,行事倒有斯文。」也作「粗卤」。
粗鲁的网络释义
粗鲁
粗鲁的翻译
粗鲁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米,且声。本义:糙米)
(2) 同本义
粗,疏也。——《说文》。按,粝米也。禾黍粟十六斗大半斗为米一斛。
粮则无矣,麤则有之。——《左传》
(3) 又如:粗糠(糠。稻、麦,谷子等农作物子实的皮或壳)
(4) 粗粮
凡九谷,皆随精粗,差其耗损而供焉。——《新唐书》
(5) 中国古代哲学范畴,指事物的表面现象
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庄子》
(6) 通过一物体中心的直线长度 。如:树干底部粗为两米的树
形容词
(1) 不精,粗糙
粗,大也。凡不精者皆曰粗。——《广雅》
其器高以粗。——《礼记·月令》
其声粗以厉。——《礼记·乐记》
粗布之衣。——《荀子·正名》
(2) 又如:粗粝(糙米;粗俗简陋的饭食);粗恶(粗糙,低劣);粗食(粗糙不精的食物);粗粗(即粗糙);粗腿;粗砂;粗重(粗大笨重的家具)
(3) 粗疏;粗略
愚者之言,芴然而粗。——《荀子·正名》。注:“粗,疏略也。”
(4) 又如:粗断(谦辞。胡乱裁决);粗忽(粗疏,疏忽);粗心浮气(不细致;不沉着)
(5) 略微 。如:粗知一二;粗定(大致安定);粗粗(大略)
(6) 粗笨;粗野 。如:粗汉(粗笨的人;干粗活儿的人);粗卤(粗俗鲁莽);粗顽(粗鲁刁顽)
副词
刚,才
言粗毕,有五六盗自丛薄间跃出。——《太平广记》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cu1 [东莞腔] cu1 [台湾四县腔] cu1 [客英字典] cih1 [海陆丰腔] cu1 [梅县腔] ze1 [客语拼音字汇] cu1 [宝安腔] cu1 [陆丰腔] cih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粗 | 徂古 | 從 | 模 | 上聲 | 麌 | 開口一等 | 遇 | 模 | dzʰu | zox/dzuu |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甲骨文从鱼,从口,“口”象器形。整个字形象鱼在器皿之中。本义:鱼味美,嘉)
(2) 同本义
(古鲁字)从曰,不从白,彝器每言“鲁休”,“纯鲁”,阮氏元云:“鲁本义盖为嘉,从鲁入口,嘉美也。”—— 林义光《文源》
(3) 迟钝,愚钝
参也鲁。——《论语》
鲁人以为敏。——《左传》
容居,鲁人也。——《礼记·檀弓》
(4) 又如:鲁拙(笨拙);鲁人(鲁钝的人,愚钝的人)
(5) 莽撞,粗野 。如:粗鲁(粗暴鲁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