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昧

mào mèi [ mao mei]
注音 ㄇㄠˋ ㄇㄟˋ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冒昧 màomèi

(1) 言行 不顾地位、能力、场合是否适宜(多用做谦词)

冒昧陈辞
make bold

(2) 意见或看法 (多用做谦词)

不揣冒昧
venture

词语解释

  1. 冒犯,无知而妄为。多用于自谦。

    《后汉书·李云传》:“故敢触龙鳞,冒昧以请。”《晋书·滕修传》:“不胜愚情,冒昧闻诉。” 宋 苏辙 《三论分别邪正札子》:“臣不胜区区冒昧圣听,伏竢诛谴。”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掌故·陈侍御奏摺》:“谨不揣冒昧,效兹一得。”

  2. 引申为鲁莽轻率。

    《朱子语类》卷七六:“今行险徼倖之人虽知险阻,而犹冒昧以进。”《明史·杨恂传》:“使大臣清节素孚,彼安敢冒昧如此?” 徐特立 《由巴黎致湘学界书》:“谓无技术及法语,又无学费者,不可令其冒昧来往。”

  3. 犹苟得。

    宋 苏轼 《答陈季常书》:“自数年来,颇知内外丹要处。冒昧厚禄,负荷重寄,决无成理。”

  4. 犹埋没。

    《白雪遗音·马头调·望夫山》:“奴説奴是冷落的香闺(独自守孤幃)。为甚么将俺恩情都冒昧?”

引证解释

⒈ 冒犯,无知而妄为。多用于自谦。

《后汉书·李云传》:“故敢触龙鳞,冒昧以请。”
《晋书·滕修传》:“不胜愚情,冒昧闻诉。”
宋苏辙《三论分别邪正札子》:“臣不胜区区冒昧圣听,伏竢诛谴。”
清平步青《霞外攟屑·掌故·陈侍御奏摺》:“谨不揣冒昧,效兹一得。”

⒉ 引申为鲁莽轻率。

《朱子语类》卷七六:“今行险徼倖之人虽知险阻,而犹冒昧以进。”
《明史·杨恂传》:“使大臣清节素孚,彼安敢冒昧如此?”
徐特立《由巴黎致湘学界书》:“谓无技术及法语,又无学费者,不可令其冒昧来往。”

⒊ 犹苟得。

宋苏轼《答陈季常书》:“自数年来,颇知内外丹要处。冒昧厚禄,负荷重寄,决无成理。”

⒋ 犹埋没。

《白雪遗音·马头调·望夫山》:“奴説奴是冷落的香闺(独自守孤幃)。为甚么将俺恩情都冒昧?”

冒昧的国语词典

卤莽。

冒昧的网络释义

冒昧

  • 冒昧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mào mèi,是指不顾地位、能力、场合是否适宜(多用做谦词);引申为鲁莽轻率;犹苟得;.犹埋没。
  • 冒昧的翻译

    英语: bold, presumptuous, to take the liberty of
    德语: sich die Freiheit herausnehmen , sich etwas erlauben
    法语: étourdi, téméraire, hardi

    冒昧造句

    我不揣冒昧提了这样的问题,请您一定原谅。
    我想和他同名的你见一面,但是来到这里以后,却没有见面的勇气。我想因为信的关系,就冒昧的给您写信了。
    对于要求你帮助我解决工作问题的不情之请,我深感冒昧。
    冒昧一句,甩了更好,上帝就是因为他不适合她才会让那个男的抛弃她,直到她所有的地方都被一个人所爱,这才是真正的爱情。
    “请恕我冒昧,小姐,”佣人说,“我想你应该换衣服吃晚饭了。
    恕我冒昧,我对这个说法表示怀疑。
    赵:恕我冒昧地说一句,那是荒谬的.
    恕我冒昧耽搁你的日常业务工作.
    哈维先生,恕我冒昧地问一句,您去过中国吗?
    由于知道贵公司保险业务发展迅速,故冒昧来信询问你们是否需要一名保险统计员。
    如果右侧的这张图片有点小的话,那么请恕我冒昧,为您描述一下这张专辑的封面。
    女士:恕我冒昧,只是……你看起来很憔悴。
    我不揣冒昧,请两位正在匆匆向前走的纨绔子弟注意他们的旅伴的孤独情况。
    请恕我冒昧,你还没有提到你来此的原因呢。
    如我所说,恕我冒昧这样说,当那种情况出现并且继续出现时,全世界都将受益。
    “恕我冒昧,长官,”汤姆说。“我们不走。你将不得不把我们交送军士法庭。”。
    恕我冒昧问一下,你们所为何事?
    恕我冒昧,今天下午我想与您会面.
    我们冒昧致函,意在寻求机会与你们建立贸易关系.
    我的动机就是这样,好表妹,恕我不揣冒昧地说一句,你不至于因此就看不起我吧。

    汉字详情

    mào,mò [mao,mo]
    部首: 458
    笔画: 9
    五笔: JHF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ABU
    四角: 60600

    详细解释

    mào

    名词

    (1) (会意。小篆字形。上为帽子,下边是眼睛。本义:帽子)

    (2) “帽”的古字。帽子

    著黄冒。——《汉书·儁不疑传》

    白纱冒者,视朝、听讼、宴见宾客之服也。——《新唐书》

    (3) 又如:冒絮(头巾)

    (4) 古代殓尸的布囊,由上下两截合成

    冒:缁质,长与手齐。——《仪礼》

    (5) 冒与芼古字通。芼,菜也

    肥狗之和,冒以山肤。——枚乘《七发》

    (6) 通“瑁”。天子所执之玉

    天子执冒四寸,以朝诸侯。——《周礼·考工记·玉人》

    动词

    (1) 戴帽

    山东之卒被甲冒胄以会战。——《战国策》

    (2) 贪求,不知满足地追求

    舟人冒利。——黄宗羲《余姚至省下路程沿革记》

    缙云氏有不才子,贪于饮食,冒于货贿。——《左传·文公十八年》

    (3) 又如:冒色(贪恋女色);冒没(贪图;贪得);冒荣(贪图荣耀);冒乱(贪恋淫乱);冒货(贪财)

    (4) 盖蒙

    下土是冒。——《诗·邶风·日月》

    善恶相冒。——《汉书·翟方进传》

    蜡和纸灰之类冒之。——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5) 又如:冒阴(笼罩着阴影)

    (6) 不顾;顶着

    冒风驰行。——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惟冒险也。——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7) 又如:冒突(冒进直前);冒夜(不顾黑夜);冒死(不顾生命危险);冒寒(冒着寒冷);冒刀(迎着刀锋)

    (8) 向外透;往上升 。如:冒忿(泄恨);冒烟

    (9) 假冒

    冒其未死。——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10) 又如:冒认(冒名认取);冒功(假冒功绩);冒占(冒名占有)

    (11) 侵犯;违犯

    习俗薄恶,民人抵冒。——《汉书·礼乐志》

    其君贪冒辟邪。——《国语·周语上》

    有冒上而无忠下。——《国语·晋语》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唐· 柳宗元《三戒》

    冒使君。——明· 高启《博鸡者事》

    (12) 又如:冒撞(冒犯,唐突;莽撞);冒突(冲冒;冒犯);冒昧(冒犯,无知而妄为);冒文(违犯法令条文);冒法(违犯法规)

    (13) 蒙受;承受 。如:冒恩(承受恩泽);冒拜(承受官爵)

    (14) 通“媢”。嫉妬

    人之有技,冒疾以恶之。——《书·秦誓》

    (15) 通“懋”。勉励

    我咸成文王功于不怠,丕冒。——《书·君奭》

    形容词

    (1) 冒失;冒昧

    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资治通鉴》

    (2) 又如:冒势(鲁莽,莽撞);冒失鬼;冒不失(方言。轻率,鲁莽);冒行(冒然行动;冒然实行);冒撞(冒失鲁莽)

    (3) 另见

    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

    risk, brave, dare

    方言集汇

    ◎ 粤语:mak6 mou6
    ◎ 客家话:[沙头角腔] mau5 [宝安腔] mau3 | met8 [客英字典] mau5 [海陆丰腔] mo6 mau6 [梅县腔] mau5 [陆丰腔] mo6 [客语拼音字汇] mau4 mo4 [东莞腔] mau3 [台湾四县腔] mo5 mau5
    ◎ 潮州话:mau6 mok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三十七号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莫報去聲開口一等mauh/mawmɑu
    mèi [mei]
    部首: 429
    笔画: 9
    五笔: JFIY
    五行:
    仓颉: AJD
    四角: 65090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日,未声。从日,与光线有关。本义:昏暗不明)

    (2) 同本义

    昧,冥也。——《广雅·释诂四》

    时甲子昧爽。——《书·牧誓》

    日昧昧其将暮。——《楚辞·九章·怀沙》

    君昧爽而栉冠。——《荀子·哀公》。注:“昧,闇;爽,明也。谓初晓尚暗之时。”

    神非其所宜而行之则昧。——《淮南子·原道》

    虽昧必亮。——《后汉书·苏竟传》

    愚者昧于成事。——《战国策·赵策》

    惟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楚辞·离骚》

    轻身而昧大义。——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3) 又如:昧旦(天未全亮的时候);昧然(昏暗不明的样子);昧昧(昏暗不明的样子);昧色(暮色);昧明(天未全明的时刻;拂晓)

    (4) 眼不明的样子

    耳不听五声之和为聋,目不别五色之章为昧。——《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5) 愚昧;糊涂

    兼弱攻昧。——《左传·宣公十二年》

    (6) 又如:昧陋(愚昧浅陋);味瞀(昏聩;糊涂);昧昧(糊涂无知);昧错(糊涂出错)

    动词

    (1) 掩蔽;欺骗

    吾家碑不昧。——杜甫《回棹》

    (2) 又如:昧公义(埋没了公理和正义);昧心咒(昧了良心该受什么报应的誓言);昧心钱(坏了良心赚来的钱);昧蔽(隐瞒);昧诡(隐秘;诡秘);昧密(犹隐晦)

    (3) 违背

    今日果成妙计,捉了唐僧,就好昧了前言?——《西游记》

    (4) 又如:昧信(背信;失信);昧良心;昧心

    (5) 贪,贪图 。如:昧利(贪利);昧私(贪图私利);昧冒(贪图)

    (6) 冒犯

    丞相臣斯昧死言。——《史记·秦始皇本纪》

    (7) 又如:昧死(冒死;冒昧);昧犯(冒犯)

    英文翻译

    obscure, dark; darken

    方言集汇

    ◎ 粤语:mui6
    ◎ 客家话:[宝安腔] mui3 [东莞腔] mui3 [海陆丰腔] mui3 mui6 [梅县腔] mi3 [沙头角腔] mui3 [客英字典] mui3 [台湾四县腔] mi3 mi5 [客语拼音字汇] mi4 mui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八隊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莫佩去聲合口一等muɒimuaih/muoy

    冒昧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