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失

mào shi [mao shi]
注音 ㄇㄠˋ ㄕ
词性 形容词

词语释义

冒失 màoshi

(1) 鲁莽

没听明白就下结论也实在太冒失了
rash;abrupt

词语解释

  1. 匆遽;鲁莽。

    《儒林外史》第三八回:“那东西抖擞身上的毛……就狠命的往树枝上一扑,扑冒失了,跌了下来。”《天雨花》第二六回:“一时冒失全不察,口中吐出白光明。” 知侠 《铁道游击队》第七章:“你别冒失了!同志,现在还不到发狠的时候!”

引证解释

⒈ 匆遽;鲁莽。

《儒林外史》第三八回:“那东西抖擞身上的毛……就狠命的往树枝上一扑,扑冒失了,跌了下来。”
《天雨花》第二六回:“一时冒失全不察,口中吐出白光明。”
知侠《铁道游击队》第七章:“你别冒失了!同志,现在还不到发狠的时候!”

冒失的国语词典

卤莽、莽撞。

冒失的网络释义

冒失 (汉语词汇)

  • 冒失,汉语词汇。
  • 拼音:mào shi
  • 释义:做事情考虑不周全,不顾后果和他人的想法。
  • 冒失的翻译

    英语: rash, impudent
    德语: dreist, leichtsinnig, voreilig, vorschnell (Adj)​
    法语: indiscret, inconsidéré

    冒失造句

    丢三落四的小明是个十分冒失的人。
    事后,大家都埋怨他过于冒失。
    机遇是一位来去匆匆的过路旅客依靠它是危险的,冒失的,不可靠的。
    我想也许我会失去这一大客户,也担心他会报复,事实却出乎我的意料,第二天我在上班时,接到这个客户的电话,他说,他与我们公司的副总在一家饭店吃饭,希望我可以来,为那天喝醉酒后冒失跟我道歉。被我以工作繁忙为由推掉了。
    说话做事要三思而后行,不要冒失。
    姐姐说他是个冒失鬼。
    写到此处,想说的话差不多说完了。这四千多字看起来挺累的,真心希望能给你们带来或多或少的帮助。如果你觉得没有什么帮助,请把它撕烂扔掉,请原谅我的冒失;如果你觉得有所帮助,请把它珍藏,并安安静静地多看几遍。
    并非所有的人都能成功;勇于进取者往往要冒失败的风险。
    我的作品就是我的肉体和灵魂,为了它我甘愿冒失去生命和理智的危险。
    他可不能冒失地以自己的愚昧无知来对抗这人的真知灼见。
    一个具有创造精神的人不是空想家,也不是胆大妄为的冒失鬼.
    一个陌生人冒冒失失地闯进我的房间.
    你不象人家小伙子那么冒冒失失的.
    他真是个冒失鬼,以致他每天都会犯错误.
    即使是来了一大帮强盗,他也会冒冒失失地冲上去的.
    再过去几家门面,他发现另一个过去经常光顾的场所,于是冒失地探头进去。
    我们上岸后,在昨天下午碰到了头一件险事,差点断送了冒失鬼勃鲁吉的性命.
    别作冒失鬼,请戴安全帽。
    但是他一刻也不会上当去相信她这种冒冒失失的殷勤。
    真有你的,冒失鬼。这下我得带你去医院了。

    汉字详情

    mào,mò [mao,mo]
    部首: 458
    笔画: 9
    五笔: JHF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ABU
    四角: 60600

    详细解释

    mào

    名词

    (1) (会意。小篆字形。上为帽子,下边是眼睛。本义:帽子)

    (2) “帽”的古字。帽子

    著黄冒。——《汉书·儁不疑传》

    白纱冒者,视朝、听讼、宴见宾客之服也。——《新唐书》

    (3) 又如:冒絮(头巾)

    (4) 古代殓尸的布囊,由上下两截合成

    冒:缁质,长与手齐。——《仪礼》

    (5) 冒与芼古字通。芼,菜也

    肥狗之和,冒以山肤。——枚乘《七发》

    (6) 通“瑁”。天子所执之玉

    天子执冒四寸,以朝诸侯。——《周礼·考工记·玉人》

    动词

    (1) 戴帽

    山东之卒被甲冒胄以会战。——《战国策》

    (2) 贪求,不知满足地追求

    舟人冒利。——黄宗羲《余姚至省下路程沿革记》

    缙云氏有不才子,贪于饮食,冒于货贿。——《左传·文公十八年》

    (3) 又如:冒色(贪恋女色);冒没(贪图;贪得);冒荣(贪图荣耀);冒乱(贪恋淫乱);冒货(贪财)

    (4) 盖蒙

    下土是冒。——《诗·邶风·日月》

    善恶相冒。——《汉书·翟方进传》

    蜡和纸灰之类冒之。——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5) 又如:冒阴(笼罩着阴影)

    (6) 不顾;顶着

    冒风驰行。——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惟冒险也。——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7) 又如:冒突(冒进直前);冒夜(不顾黑夜);冒死(不顾生命危险);冒寒(冒着寒冷);冒刀(迎着刀锋)

    (8) 向外透;往上升 。如:冒忿(泄恨);冒烟

    (9) 假冒

    冒其未死。——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10) 又如:冒认(冒名认取);冒功(假冒功绩);冒占(冒名占有)

    (11) 侵犯;违犯

    习俗薄恶,民人抵冒。——《汉书·礼乐志》

    其君贪冒辟邪。——《国语·周语上》

    有冒上而无忠下。——《国语·晋语》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唐· 柳宗元《三戒》

    冒使君。——明· 高启《博鸡者事》

    (12) 又如:冒撞(冒犯,唐突;莽撞);冒突(冲冒;冒犯);冒昧(冒犯,无知而妄为);冒文(违犯法令条文);冒法(违犯法规)

    (13) 蒙受;承受 。如:冒恩(承受恩泽);冒拜(承受官爵)

    (14) 通“媢”。嫉妬

    人之有技,冒疾以恶之。——《书·秦誓》

    (15) 通“懋”。勉励

    我咸成文王功于不怠,丕冒。——《书·君奭》

    形容词

    (1) 冒失;冒昧

    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资治通鉴》

    (2) 又如:冒势(鲁莽,莽撞);冒失鬼;冒不失(方言。轻率,鲁莽);冒行(冒然行动;冒然实行);冒撞(冒失鲁莽)

    (3) 另见

    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

    risk, brave, dare

    方言集汇

    ◎ 粤语:mak6 mou6
    ◎ 客家话:[沙头角腔] mau5 [宝安腔] mau3 | met8 [客英字典] mau5 [海陆丰腔] mo6 mau6 [梅县腔] mau5 [陆丰腔] mo6 [客语拼音字汇] mau4 mo4 [东莞腔] mau3 [台湾四县腔] mo5 mau5
    ◎ 潮州话:mau6 mok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三十七号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莫報去聲開口一等mauh/mawmɑu
    shī [shi]
    部首: 103
    笔画: 5
    五笔: RWI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HQO
    四角: 258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乙声。表示从手中丢失。小篆字形。本义:失掉;丢失)

    (2) 同本义

    失,纵也。——《说文》。段注:“在手而逸去为失。”

    失得勿恤。——《易·晋》

    故人情不失。——《礼记·礼运》。注:“犹去也。”

    君子不失足于人。——《礼记·表记》。注:“失其容止之节也。”

    掌国中失之事。——《周礼·师氏》。注:“失,失礼者也。”

    塞翁失马,今未足悲。——魏泰《东轩笔录》

    失道者寡助。——《孟子·公孙丑下》

    累官故不失州郡也。——《资治通鉴》

    此之谓失其本心。——《孟子·告子上》

    (3) 又如:失状(丢失财物的清单);失脱(丢失;失掉);失国(丧失国家);失鉴(失去检点);失瞻(失敬);失翁马(比喻暂时遭受损失,却因此得到好处);失民(丧失民心);失本(失去根本);失正(失其正道);失名(丧失名节);失合(失去配偶);失偶(丧失配偶);失鹿(失去天下);失道(失去准则;违背道义);失众(失去民心;失去众心);失柄(丧失统治权力)

    (4) 错过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孟子·梁惠王上》

    奉不可失,敌不可纵。——《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5) 又如:失眼(没有看准;看错了);失人(错过人才;错用人才);失候(错过适当的时刻)

    (6) 不自禁,忍不住

    庄公失言。——《谷梁传·庄公二十五年》

    丞相何故失惊?——《三国演义》

    (7) 又如:失喜(喜欢到极点,不能自禁);失手;失笑;失足;失惊(吃惊)

    (8) 违背

    论功计劳,未尝失法律。——章炳麟《原法》

    (9) 又如:失礼;失约;失命(违误命令)

    (10) 遗漏

    细过不失。——《商君书·开塞》

    (11) 又如:失恩(不顾恩义);失脱(疏忽失误)

    (12) 迷失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王勃《滕王阁序》

    (13) 又如:失心风(神经错乱;精神病);失志(心地糊涂)

    (14) 不知 。如:失觉(认不出);失望(记不得;忘记);失晓(不知道天已亮);失忘(忘记)

    (15) 消失;消灭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其远古刻尽漫失,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清· 姚鼐《登泰山记》

    (16) 通“佚”或“泆”。淫泆,放荡,放纵

    秦穆公出游而车败,右服失,野人得之。——《淮南子·汜论》。 王念孙云:“失,同佚。”

    非吾敢横失能尽之难也。——《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德薄而位尊者谓之失。——《管子·立政》

    虞于湛乐,淫失其身。——《国语·周语下》

    名词

    (1) 过错,错误

    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我岂有所失哉!——《史记·魏公子列传》

    帝知其冤而宥其失。——唐· 李朝威《柳毅传》

    (2) 又如:失误(过失,过错);失闪(差错;意外事故);失花儿(差错)

    英文翻译

    lose; make mistake, neglect

    方言集汇

    ◎ 粤语:sat1
    ◎ 客家话:[梅县腔] shit7 [客语拼音字汇] sid5 [客英字典] shit7 [台湾四县腔] siit7 [沙头角腔] sit7 [海陆丰腔] shit7 [东莞腔] sit7 [宝安腔] sit7 [陆丰腔] shit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五質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式質質A入聲開口三等眞Aɕĭĕtsj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