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莽

cū mǎng [ cu mang]
注音 ㄘㄨ ㄇㄤˇ

词语释义

粗豪率直。 粗鲁莽撞。 粗壮丑陋。

词语解释

  1. 粗豪率直。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词曲·杂剧院本》:“他如《千里送荆娘》、《元夜閙东京》之属,则近粗莽。” 清 赵翼 《瓯北诗话·杜少陵诗》:“即《岳麓道林》诗为当时所推者,究亦不免粗莽;其他则拙涩者十之七八矣。”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一:“无 稼轩 才力,无 稼轩 胸襟,又不处 稼轩 境地,欲於粗莽中见沉鬱,其可得乎?”

  2. 粗鲁莽撞。

    《三国演义》第二二回:“ 玄德 闻之,谓 云长 曰:‘ 翼德 自来粗莽,今亦用智,吾无忧矣。’”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夜叉国》:“子取名 彪 。十四五岁,能举百钧,粗莽好鬭。”

  3. 粗壮丑陋。

    《水浒传》第四七回:“这个兄弟,姓 杜 ,名 兴 ,祖贯是 中山府 人氏,因为他面颜生得粗莽,以此人都叫他做‘鬼脸儿’。”

引证解释

⒈ 粗豪率直。

明沉德符《野获编·词曲·杂剧院本》:“他如《千里送荆娘》、《元夜閙东京》之属,则近粗莽。”
清赵翼《瓯北诗话·杜少陵诗》:“即《岳麓道林》诗为当时所推者,究亦不免粗莽;其他则拙涩者十之七八矣。”
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一:“无稼轩才力,无稼轩胸襟,又不处稼轩境地,欲於粗莽中见沉鬱,其可得乎?”

⒉ 粗鲁莽撞。

《三国演义》第二二回:“玄德闻之,谓云长曰:‘ 翼德自来粗莽,今亦用智,吾无忧矣。’”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夜叉国》:“子取名彪。十四五岁,能举百钧,粗莽好鬭。”

⒊ 粗壮丑陋。

《水浒传》第四七回:“这个兄弟,姓杜,名兴,祖贯是中山府人氏,因为他面颜生得粗莽,以此人都叫他做‘鬼脸儿’。”

粗莽的国语词典

粗卤莽撞。

粗莽的网络释义

粗莽

  • 粗鲁莽撞。
  • 《三国演义》第二二回:“ 玄德 闻之,谓 云长 曰:‘ 翼德 自来粗莽,今亦用智,吾无忧矣。’”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夜叉国》:“子取名 彪 。十四五岁,能举百钧,粗莽好鬭。”
  • 粗莽的翻译

    英语: brusque, rough, boorish, crude
    法语: brusque, rugueux, rustre, brut

    粗莽造句

    雷诺虽是个粗莽之人,但对于武道,却是痴迷之极。
    东岳帝国当代国主可是他的父亲,竟然作出如此粗莽行为,让得他都有种不好意思面对千月,为父亲的行为感到耻辱与不解。
    使黑暗时代黑暗的是太多的知识被丢弃这一现象,那么多希腊人和罗马人就已经知道的东西却被随后的粗莽王朝忘得一干二净。
    这是一个粗莽、迅疾的旋律,附点节奏,大跳和宽阔的音域突出了紧张性。
    龙某乃粗莽之人,但知武功行兵布阵,这茶饮之道,当是一窍不通,愿闻叶兄详述。
    一个就是张铁锤,粗莽大胆,手中一对铁锤重约六十斤,号为万人敌。
    还没房间的阿城就听见屋内一名大汉粗莽的声音,然后就是一声尖叫,回荡着的还有就是大汉的淫笑声。
    那是一道粗莽的嗓音,那个声音马春花当然熟悉至极,正是她十几年来朝夕共处的师哥徐铮。
    丁一根那个家伙是条疯狗,这个家伙就是一个不解风情的,粗莽的莽张飞。

    汉字详情

    [cu]
    部首: 610
    笔画: 11
    五笔: OEGG
    五行:
    仓颉: FDBM
    四角: 9791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米,且声。本义:糙米)

    (2) 同本义

    粗,疏也。——《说文》。按,粝米也。禾黍粟十六斗大半斗为米一斛。

    粮则无矣,麤则有之。——《左传》

    (3) 又如:粗糠(糠。稻、麦,谷子等农作物子实的皮或壳)

    (4) 粗粮

    凡九谷,皆随精粗,差其耗损而供焉。——《新唐书》

    (5) 中国古代哲学范畴,指事物的表面现象

    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庄子》

    (6) 通过一物体中心的直线长度 。如:树干底部粗为两米的树

    形容词

    (1) 不精,粗糙

    粗,大也。凡不精者皆曰粗。——《广雅》

    其器高以粗。——《礼记·月令》

    其声粗以厉。——《礼记·乐记》

    粗布之衣。——《荀子·正名》

    (2) 又如:粗粝(糙米;粗俗简陋的饭食);粗恶(粗糙,低劣);粗食(粗糙不精的食物);粗粗(即粗糙);粗腿;粗砂;粗重(粗大笨重的家具)

    (3) 粗疏;粗略

    愚者之言,芴然而粗。——《荀子·正名》。注:“粗,疏略也。”

    (4) 又如:粗断(谦辞。胡乱裁决);粗忽(粗疏,疏忽);粗心浮气(不细致;不沉着)

    (5) 略微 。如:粗知一二;粗定(大致安定);粗粗(大略)

    (6) 粗笨;粗野 。如:粗汉(粗笨的人;干粗活儿的人);粗卤(粗俗鲁莽);粗顽(粗鲁刁顽)

    副词

    刚,才

    言粗毕,有五六盗自丛薄间跃出。——《太平广记》

    英文翻译

    rough, thick, course; rude

    方言集汇

    ◎ 粤语:cou1
    ◎ 客家话:[沙头角腔] cu1 [东莞腔] cu1 [台湾四县腔] cu1 [客英字典] cih1 [海陆丰腔] cu1 [梅县腔] ze1 [客语拼音字汇] cu1 [宝安腔] cu1 [陆丰腔] cih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姥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徂古上聲開口一等dzʰuzox/dzuu
    mǎng [mang]
    部首: 301
    笔画: 10
    五笔: ADA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TIKT
    四角: 44448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犬,从茻。原意是犬跑到草丛中逐兔,假借为茻,草丛)

    (2) 草丛

    莽,草也。——《小尔雅》

    暴骨如莽。——《左传·哀公元年》

    在野曰草芒之臣。——《孟子》

    罗千乘于林莽。——《汉书·扬雄传》

    地饶广荐草莽水泉。——《汉书·景帝纪》。注:“草稠曰荐,深曰莽。”

    伏戎于莽。——《易·同人》

    (3) 又如:莽林(泛指草木密集连绵而不能通过的森林;专指热带雨林);莽渺(深远而渺茫的样子);莽草(一种有毒植物,又称“水莽草”)

    (4) 草

    食莽饮水,枕块而死。——《淮南子》

    (5) 姓

    形容词

    (1) 茂密;盛多

    滔滔孟夏兮,草木莽莽。——《楚辞·九章·怀沙》

    (2) 又如:莽然(草木茂盛的样子;也指众多的样子)

    (3) 无涯际的样子

    莽,大也。——《小尔雅》

    何以为之莽莽也。——《吕氏春秋·知接》。注:“长大貌。”

    平原莽千里。——谭嗣同《出潼关渡河》

    (4) 又如:莽沆(水广大的样子);莽泱(辽阔广远的样子);莽莽苍苍(无边无际);?

    (5) 渺茫;迷茫 。如:莽眇(迷茫);莽莽漠漠(模模糊糊);莽卤(模糊不明);莽苍苍(迷茫)

    (6) 粗疏;鲁莽 。如:莽莽广广(莽莽撞撞);莽壮(卤莽);莽卤(粗疏;马虎)

    (7) 大;猛烈 。如:莽壮(形容声音、气力粗壮有力)

    英文翻译

    thicket, underbrush; poisonous

    方言集汇

    ◎ 粤语:mong5
    ◎ 客家话:[客英字典] mang3 [东莞腔] mong3 [宝安腔] mong3 [陆丰腔] mang3 [梅县腔] mang3 [客语拼音字汇] mong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姥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莫補上聲開口一等mumox/muu

    粗莽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