掠夺

lüè duó [lüe duo]
繁体 掠奪
注音 ㄌㄩㄝˋ ㄉㄨㄛˊ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掠夺 lüèduó

(1) 凭借暴力抢劫、强取货物(如在战争中)

掠夺财物
掠夺财产
plunder;rob;loot;pilfer;pillage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掠敚”。抢劫;强取。

汉荀悦《申鉴·政体》:“偷窃则民备之,备之而不得,则暴迫而取之,谓之掠夺。”
《后汉书·朱穆传》:“牧守长吏,多非德选……又掠夺百姓,皆託之尊府。”
宋王禹偁《律赋序》:“秋赋春闈,粗有警策,用能首冠多士,声闻於时;然试罢即为同人掠夺,其草於今莫有存者。”
李大钊《新纪元》:“劳工阶级有了自卫的方法,那些少数掠夺劳工剩余的强盗,都该匿迹销声了。”

掠夺的国语词典

抢夺、夺取。

掠夺的网络释义

掠夺 (专有名词)

  • 《掠夺》是2004年上映的电影作品,由Shawn Seet执导。
  • 该片讲述了精明的商人来到一个小岛,向当地土著兜售他们先前见所未见的种类繁多的项链、衣服、帽子和鞋子,这些色彩斑斓的宝贝令商人产生贪婪之心。
  • 掠夺造句

    经济发达的国家对弱小的国家实行经济掠夺。
    对于百姓,让他们得利而不受害,使他们成功而不要失败,使他们生存而不要死亡,给予他们而不是掠夺。
    没有掠夺者的虎视眈眈,这些企业才能够稳定行事。
    殖民者掠夺殖民地人民的财富,总是得寸进尺,恨不得全部搜刮干净。
    面对侵略者的残杀、掠夺,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奋起反抗。
    帝国主义者疯狂掠夺殖民地的丰富资源。
    一个人的付出加上另一个人的掠夺。
    一味地掠夺自然,征服自然,只会破坏生态系统,咎由自取,使人类濒于困境。
    对手可能会在我们公司危急时趁火打劫,掠夺市场,大家要有警觉。
    一味地掠夺自然,征服自然,只会破坏生态系统,咎由自取,使人类濒临困境。
    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和掠夺,使旧中国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
    但是,正因为这样,他们就变得相对来说,比较封闭!他们不太接受外来的产品,他们把最好的产品都留给自己,他们喜欢掠夺,他们喜欢竞争!他们的文化缺乏一定的包容。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肆无忌惮的掠夺我国的财富和资源,犯下了罄竹难书的滔天罪行。
    所谓的生命,就是不断犯下罪行的过程。从我们出生那刻起,就不断进行掠夺,掠夺行为全都是恶,生命就等同于恶。
    这是一场掠夺性的战争。
    鱼的呼吸被掠夺,心脏骤停。恍惚之后,又是一阵慌乱。努力的呼吸,想给他更多的空气,可是为什么他的眼神越来越模糊,身体越来越重。
    一个有坚强心志的人,财产可以被人掠夺,勇气却不会被人剥夺的。
    去征服剥削掠夺乃至消灭劣等民族,乃是我无可推卸的职责与特权。
    我用漂亮的押韵,形容被掠夺一空的爱情;我用凄美的字型,描绘后悔莫及的那爱情。
    一味地掠夺自然,征服自然,只会破坏生态系统,咎取自由,使人濒于困境。

    汉字详情

    lüè [lve]
    部首: 330
    笔画: 11
    五笔: ryiy
    五行: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京声。本义:抢劫,夺取)

    (2) 同本义

    掠,夺取也。——《说文新附》

    (3) 按:掠是“略”的分别字,以别于经略、简略的略

    已恶而掠美为昏。——《左传·昭公十四年》

    输掠其聚。——《左传·昭公二十年》

    几世几年,剽掠其人。——杜牧《阿房宫赋》

    (4) 又如:掠美(夺取他人的优点或成就);掠卤(掳掠,抢夺);掠掇(动手动脚);掠贩的(拐卖人口的人);掠阵(夺取阵地);掠抄(抢劫);掠剩(抢劫后的剩余之物);掠盗(抢劫,抄掠);掠贩(用抢骗等方式贩卖人口)

    (5) 拷打;拷问

    毒掠百姓。——《南史·柳仲礼传》

    (6) 又如:掠治(拷问犯人);掠考(掠拷。笞击拷问);掠杀(拷打而死);掠理(拷打讯问);掠笞(拷打;苔击)

    (7) 拂过

    髻鬟之始掠。——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掠江东南去。——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浮光掠影。——清· 冯班《沧浪诗话纠谬》

    (8) 又如:掠地(擦过或拂过地面);掠海(拂过海面);掠袭(犹飘拂)

    (9) 砍伐;砍

    赶上一刀,掠断了马脚。——《水浒传》

    (10) 梳理

    镜儿里不住照,把须鬓掠了重掠。——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

    (11) 又如:掠子(发篦);掠头(梳子);掠削(梳理齐整貌)

    (12) 用某种小动作来表明或传达一种感情 。如:他嘴角上掠过一丝微笑

    (13) 〈方〉∶顺手拿,抄 。如:他掠起一根棒子就打

    (14) 扔;抛

    春梅把鞋掠在地下。—— 明· 笑笑生《金瓶梅》

    (15) 压;商议 。如:掠阵(压阵;助威);掠掇(盘算;策划)

    duó [duo]
    部首: 308
    笔画: 6
    五笔: DFU
    五行:
    吉凶:
    仓颉: KDI
    四角: 40348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金文字形,上面象振翅欲飞的鸟,下面是手(又、寸),其意思是:这只振翅欲飞的鸟,眼看着就要从手中失脱掉。本义:丧失)

    (2) 同本义

    夺,手持隹失之也。——《说文》

    给夺慈仁。——《礼记·仲尼燕居》。注:“犹乱也。”

    精气夺则虚。——《素问·通评虚实论》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勿夺农时。——《荀子·富国》

    (3) 又如:夺宗(始封的国君被尊为诸侯以后,除去原来宗子的名分);夺气(丧失了胆量和勇气);夺魄(精神丧失而无生气);夺胆(丧胆);夺彩(失出光彩)

    (4) 强取

    夺,取也。——《玉篇》

    人夺女妻而不怒。——《左传·文公十八年》

    夺其印符。——《史记·淮阴侯列传》

    夺攘矫虔。——《书·吕刑》

    秦王度之,终不可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夺项王天下者,必 沛公也。——《史记·项羽本纪》

    (5) 又如:夺转(夺得);夺劝(一边劝一边夺拿);夺情(皇帝特许某些有亲丧的官僚不守孝,或者未满守孝期者复取。意思是夺去了他的哀思之情);夺席(夺取他人的席位)

    (6) 用力冲开,冲出 。如:夺门(破门,奋力冲开门);眼泪夺眶而出

    (7) 竞先取得

    被泽徒深厚,惭无夺锦才。——高启《谢赐衣》

    (8) 又如:夺高产;夺魁(夺取第一);夺却(夺去;占去);夺衣(夺袍。喻在诗文竞赛中获胜);夺锦(夺取锦标)

    (9) 剥夺;削除

    胁服夺(罢免)其官。——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10) 又如:夺褫(剥夺);夺爵;夺休(旧指女方提出离婚);夺俸(官吏犯罪,被罚扣薪饷)

    英文翻译

    take by force, rob, snatch

    方言集汇

    ◎ 粤语:dyut6
    ◎ 潮州话:doh8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