篡夺

cuàn duó [ cuan duo]
繁体 篡奪
注音 ㄘㄨㄢˋ ㄉㄨㄛˊ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篡夺 cuànduó

(1) 用非法手段夺取

篡夺皇位
usurp

词语解释

  1. 谓篡取君位。

    《后汉书·隗嚣传》:“故 新都侯 王莽 ,慢侮天地,悖道逆理。鴆杀 孝平皇帝 ,篡夺其位。” 唐 苏鹗 《苏氏演义》卷上:“圣人知进退存亡之道,将以副天下之人心,不得不禪其位也。后儒以为篡夺而禪代之名,如 曹孟德 司马仲达 之流,则不然也。”《朱子语类》卷二四:“大纲恁地宽厚,到后便易得废弛,便有强臣篡夺之祸。”

  2. 今多指用不正当的手段夺取地位或权力。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四部十二:“这怎么行?秘书长不来,我们当助手的焉能越权?那不是要说我 冯永祥 篡夺领导吗?”

引证解释

⒈ 谓篡取君位。

《后汉书·隗嚣传》:“故新都侯王莽,慢侮天地,悖道逆理。鴆杀孝平皇帝,篡夺其位。”
唐苏鹗《苏氏演义》卷上:“圣人知进退存亡之道,将以副天下之人心,不得不禪其位也。后儒以为篡夺而禪代之名,如曹孟德司马仲达之流,则不然也。”
《朱子语类》卷二四:“大纲恁地宽厚,到后便易得废弛,便有强臣篡夺之祸。”

⒉ 今多指用不正当的手段夺取地位或权力。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四部十二:“这怎么行?秘书长不来,我们当助手的焉能越权?那不是要说我冯永祥篡夺领导吗?”

篡夺的国语词典

以不正当的手段强力夺取。

篡夺的网络释义

篡夺

  • 篡夺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cuàn duó,指用非正当手段夺取(权力或地位),今多指用不正当的手段夺取地位或权力,出自《后汉书·隗嚣传》。
  • 篡夺造句

    曹操再老谋深算,怎知道他的江山被司马家篡夺。
    曹操篡夺了刘家的天下,历史称之为不忠.
    这个人是个骗子,他篡夺了我的王位.
    篡夺;篡位;篡权错误地抢他人的位置,夺他人的权威或占有他人的财产。
    他的野心越来越大,最后甚至密谋要篡夺皇位.
    他暗示撒但企图篡夺上帝的宝座,乃是正确的事!
    丞相信誓旦旦说自己没有篡夺汉室之意。
    篡夺来的王冠重重的压在他的头上。
    实际上,Java已开始篡夺标准的网络操作系统.
    他说:“称职的二号人物从来不会篡夺老板的权力,更不会整天试图争名夺利。”。
    阿米尼姆亥特一世第十二王朝,他篡夺了前任的王位,统治40年后被贴身侍卫杀害。
    工业化生产已开始篡夺家庭生产和分配的功能.
    西汉末年,王莽篡夺汉位并对句町发动长达15年的战争,迫使大量句町军民南迁。
    袁世凯迅速篡夺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
    过渡阶段的斗争,就是反对蒋介石篡夺抗战胜利果实的斗争。
    事实上,在被基督教篡夺之前,密特拉教享有罗马帝国重要人物的支助。
    这是你们的世界,篡夺者们必须离开。
    归根究柢,所有的恐惧都是出自最基本的妄见,以为自己有篡夺上主大能的本事。
    此时美元篡夺了英国货币的强势地位。
    韦赛里斯曾叫他们篡夺者的狗。

    汉字详情

    cuàn [cuan]
    部首: 624
    笔画: 16
    五笔: THDC
    五行: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HBUI
    四角: 8873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竹,算声。本义:非法地夺取)

    (2) 同本义

    自关而西, 秦晋之间,凡取物而逆谓之篡。——《方言》一

    且如人有财,见篡于盗。——王安石《原过》

    豪民子闻难,鸠宗族僮奴百许人,欲要篡以归。——高启《书博鸡者事》

    (3) 又如:篡逆(用强力夺取君位的叛逆);篡取(夺取);篡事(篡夺之事)

    (4) 特指臣子夺取君位

    及王莽篡位, 歆为国师。——《汉书·刘歆传》

    (5) 又如:篡臣(篡夺君权之臣);篡杀(弑君而夺其位);篡弑(犹篡杀);篡绝(篡夺君位而绝其后)

    (6) 以私意歪曲 。如:篡易

    英文翻译

    usurp

    方言集汇

    ◎ 粤语:saan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con5 chon1 [陆丰腔] chon5 [台湾四县腔] con5 con1 [宝安腔] con3 con5 [客英字典] con5 [客语拼音字汇] con3 san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三十諫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初患刪合去聲合口二等ʧʰwanchruanh/choann
    duó [duo]
    部首: 308
    笔画: 6
    五笔: DFU
    五行:
    吉凶:
    仓颉: KDI
    四角: 40348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金文字形,上面象振翅欲飞的鸟,下面是手(又、寸),其意思是:这只振翅欲飞的鸟,眼看着就要从手中失脱掉。本义:丧失)

    (2) 同本义

    夺,手持隹失之也。——《说文》

    给夺慈仁。——《礼记·仲尼燕居》。注:“犹乱也。”

    精气夺则虚。——《素问·通评虚实论》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勿夺农时。——《荀子·富国》

    (3) 又如:夺宗(始封的国君被尊为诸侯以后,除去原来宗子的名分);夺气(丧失了胆量和勇气);夺魄(精神丧失而无生气);夺胆(丧胆);夺彩(失出光彩)

    (4) 强取

    夺,取也。——《玉篇》

    人夺女妻而不怒。——《左传·文公十八年》

    夺其印符。——《史记·淮阴侯列传》

    夺攘矫虔。——《书·吕刑》

    秦王度之,终不可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夺项王天下者,必 沛公也。——《史记·项羽本纪》

    (5) 又如:夺转(夺得);夺劝(一边劝一边夺拿);夺情(皇帝特许某些有亲丧的官僚不守孝,或者未满守孝期者复取。意思是夺去了他的哀思之情);夺席(夺取他人的席位)

    (6) 用力冲开,冲出 。如:夺门(破门,奋力冲开门);眼泪夺眶而出

    (7) 竞先取得

    被泽徒深厚,惭无夺锦才。——高启《谢赐衣》

    (8) 又如:夺高产;夺魁(夺取第一);夺却(夺去;占去);夺衣(夺袍。喻在诗文竞赛中获胜);夺锦(夺取锦标)

    (9) 剥夺;削除

    胁服夺(罢免)其官。——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10) 又如:夺褫(剥夺);夺爵;夺休(旧指女方提出离婚);夺俸(官吏犯罪,被罚扣薪饷)

    英文翻译

    take by force, rob, snatch

    方言集汇

    ◎ 粤语:dyut6
    ◎ 潮州话:doh8

    宋本广韵

    篡夺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