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堑
词语释义
在高地上挖的低于原地面的路基。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在高地上挖的低于原地面的路基。
词语来源
该词语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词语造句
1、从而,为类土质路堑高边坡工程设计计算理论和方法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2、分析表明,顺层岩体路堑边坡的应力场、位移场、结构面的接触状况以及边坡的稳定性明显受开挖效应的影响;
3、处于城区高速公路的高大路堑边坡,需要解决边坡稳定与景观绿化两大问题,并应根据开挖情况进行动态设计。
4、采用有限单元数值模拟分析,归纳了类土质路堑高边坡的典型失稳机制;
5、由于膨胀土路堑边坡滑坍机理复杂,用传统分析方法难以作出合理的分析和解释。
6、他们已用栏杆把草地和新铁道的路堑隔开来。
7、多产生路基开裂、沉降变形,路面裂缝、下凹坑及鼓包破坏发育,路堑边坡开裂等危害现象。
8、在路堑石方开挖爆破过程中,必须最大限度地降低爆破振动对路堑边坡稳定所造成的不利影响,绝对禁止采用集中装药的大爆破。
9、他们已用栏杆把草地和新铁道的路堑隔离开来。
10、为了研究土钉墙的工作性能,分析其受力状态和作用机理,结合某铁路高陡顺层石质路堑土钉墙防护工程实际,进行了现场试验。
11、课题以安徽省埠宁高速公路高边坡路堑爆破开挖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了影响爆破效果的参数及其合理的施工顺序。
12、公路土方路基施工主要是挖掘路堑和填筑路堤,不稳定土的处理以及清理场地施工中的排水,边沟,边坡的修筑等工作。
13、提出公路路堑边坡应该采用动态防护设计,建立防护工程CAD的智能专家系统;
14、采用定位取样法研究了陕蒙沙漠高速公路路堤和路堑边坡土壤水分的季节变化。
15、黄土路堑高边坡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其失稳破坏时滑裂面的特殊特征。
16、评价结果与现场勘察结果基本一致,并为高陡路堑边坡防护加固提供了经济、合理、可行的依据。
17、最后简单设计了路堑边坡坡面防护。
18、如何在边坡稳定性与工程造价之间选择一个最优的边坡放坡坡角是高速公路路堑岩质高边坡工程中一项热点研究课题。
19、高速公路路堑爆破开挖工程具有开挖高度变化大、开挖断面小、开挖轮廓要求严、特别是边坡质量要求高等特点。
20、在开挖公路路堑的爆破工程中,必须确保路堑边坡的稳定与平整。
21、在山区建设高等级公路,不可避免会遇到大量的高陡路堑边坡。
22、路基有两种类型,即路堑和路堤。
23、在综合分析岩质路堑深边坡变形破坏模式的基础上,提出评价岩体边坡工程稳定性的指标;
24、第三,路堑边坡环境恢复。
25、结合S318公路设计,探讨了公路路堑边坡土钉支护技术的设计和施工方法及路用性能。
26、路堑开挖岩体在炸药爆炸能量和介质中潜在位能的共同作用下得到充分破碎;
27、高陡路堑边坡的稳定是保证路基完成其功能的重要条件,也是路基设计的主要内容。
28、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寒区路堑土质边坡稳定性的力学模型。
29、计算了某工程路堑边坡稳定系数和渗流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系数。
30、结合某铁路建设的工程实例,介绍了控制爆破技术在复杂环境下进行路堑开挖中的应用。
路堑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足,各声。本义:道路)
(2) 同本义
路,道也。——《说文》
路,途也。——《尔雅》
百夫有洫,洫上有途,千户有浍,浍上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周礼·地官》。注:“途容乘车一轨,道容二轨,路容三轨。”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遵彼大路兮。——《诗·郑风·遵大路》
艮为径路。——《易·说卦》
遂迷,不复得路。——陶潜《桃花源记》
(3) 又如:路奠(出殡时,亲友在灵柩经过的路上设供桌祭奠);路赆(友人相赠的路费);路引(行路的通行凭证);路歧(路歧人。宋元时对沿街卖艺人的俗称;贫贱的人);路次(路途,途中);路村(因道路而形成的村落);路票(通行证);路货(在运输途中的货物);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要走远路,才知道马力的强弱;结交朋友长久,才知人心的善恶)
(4) 路程;行程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陶潜《桃花源记》
(5) 引申为思想或行动的途径
登仕路。——清· 周容《芋老人传》
忠谏之路。——诸葛亮《出师表》
顾未有路。——《史记·魏公子列传》
(6) 又如:路子(指门路)
(7) 通“辂”。车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左传·宣公十二年》
乘大路趋越席以养安。——《荀子·正论》
(8) 又如:路车(古代诸侯乘坐的车子);路马(古代天子、诸侯所乘路车的马)
(9) 君王居住的地方 。如:路门(古代天子宫中最内的门);路寝(古代天子、诸侯的正厅);路殿(天子诸侯的正殿)
(10) 地区;方面;路线
甘宁等三路战船,纵横水面。——《三国演义》
(11) 又如:路塍(田埂)
(12) 比喻权位
夫子当路于齐。——《孟子·公孙丑》
(13) 铁路 。如:路矿(铁路和矿山的合称);路员(铁路上的工作人员)
(14) 种类;类型 。如:路数(指类型)
(15) 宋元时行政区域名
都督诸路军马。——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烽火扬州路。—— 宋· 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16) 又如:路分(宋元时路制的区域范围)
动词
(1) 经过
路不周以左转兮,指西海以为期。——《楚辞·离骚》
(2) 通“露”。暴露
彼可诈者,怠慢者也,路亶者也。——《荀子·议兵》
(3) 通“露”。败坏
国家乃路。——《管子·四时》
是率天下而路也。——《孟子·滕文公上》
形容词
(1) 通“露”。裸露 。如:路数(由言行衣着等方面表露出的样子);路宿(露宿)
(2) 大 。如:路弓(大弓);路台(高大的台)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lu6 [东莞腔] lu3 [沙头角腔] lu5 [台湾四县腔] lu5 [宝安腔] lu3 [梅县腔] lu3 [客英字典] lu5 [陆丰腔] lu6 lu5 [客语拼音字汇] lu4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路 | 洛故 | 來 | 模 | 去聲 | 遇 | 開口一等 | 遇 | 模 | lu | loh/luh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土,斩声。本义:护城河,壕沟)
(2) 同本义
堑,防也。——《说文》
深堑而守。——《史记·高祖纪》
隤墙填堑。——《史记·司马相如传》
(3) 又如:堑渊(沟壑深潭);堑垒(深壕与堡垒);堑坎(深坑);堑谷(沉陷的坑谷);天堑
(4) 挫折 。如:吃一堑,长一智
动词
挖掘
堑山堙谷。——《史记·秦本纪》
环而堑之。——《左传》。注:“沟堑也。”
厕足而堑之。——《庄子·外物》。释文:“掘也。”
峭堑之势异也。——《史记·李斯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