赐予

cì yǔ [ ci yu]
繁体 賜予
注音 ㄘˋ ㄩˇ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赐予 cìyǔ

(1) 作为一项恩惠而授予,恩赐

grant

(2) 恩赐,赏给

vouchsafe;bestow

词语解释

  1. 指常赐以外的特殊恩赐。

    《周礼·天官·大府》:“币餘之赋,以待赐予。” 郑玄 注:“赐予,即好用也。” 孙诒让 正义:“凡赐有常赐,有好赐。常赐者,岁时颁赐,著於秩籍者;好赐则常赐之外,以恩泽特受赐,非恒典也……此赐予专据好赐言也。凡经云赐予者,并为好赐。”

  2. 赏赐;赐给。

    《荀子·大略》:“赐予其宫室,犹用庆赏於国家也。”《汉书·食货志上》:“赋共车马甲兵士徒之役,充实府库赐予之用。” 宋 司马光 《交趾献奇兽赋》:“赐予简而功无所遗,刑罚清而姦无所漏。” 冰心 《南归》:“对于这些无情的自然,如阳光,如花卉,在她的病的静息中,也是加倍的温煦馨香。这是上天赐予,惟有她配接受享用的一段恩福!”

  3. 指所赐予的东西。

    《新唐书·隐逸传·武攸绪》:“赐予无所受,亲贵来謁,道寒温外,默无言。” 宋 苏轼 《论高丽买书利害札子》:“ 高丽 所得赐予,若不分遗 契丹 ,则 契丹 安肯听其来贡。”

引证解释

⒈ 指常赐以外的特殊恩赐。

《周礼·天官·大府》:“币餘之赋,以待赐予。”
郑玄注:“赐予,即好用也。”
孙诒让正义:“凡赐有常赐,有好赐。常赐者,岁时颁赐,著於秩籍者;好赐则常赐之外,以恩泽特受赐,非恒典也……此赐予专据好赐言也。凡经云赐予者,并为好赐。”

⒉ 赏赐;赐给。

《荀子·大略》:“赐予其宫室,犹用庆赏於国家也。”
《汉书·食货志上》:“赋共车马甲兵士徒之役,充实府库赐予之用。”
宋司马光《交趾献奇兽赋》:“赐予简而功无所遗,刑罚清而姦无所漏。”
冰心《南归》:“对于这些无情的自然,如阳光,如花卉,在她的病的静息中,也是加倍的温煦馨香。这是上天赐予,惟有她配接受享用的一段恩福!”

⒊ 指所赐予的东西。

《新唐书·隐逸传·武攸绪》:“赐予无所受,亲贵来謁,道寒温外,默无言。”
宋苏轼《论高丽买书利害札子》:“高丽所得赐予,若不分遗契丹,则契丹安肯听其来贡。”

赐予的国语词典

赐给。

赐予的网络释义

赐予

  • 赐予,指常赐以外的特殊恩赐;赏赐;赐给。语出《周礼·天官·大府》:“币馀之赋,以待赐予。”
  • 赐予造句

    大自然赐予了我们宝贵的资源,我们要懂得珍惜。
    真爱是上帝赐予普天下芸芸众生的礼物,并不是给几个人,也不是给大多数人,而是给懂得爱的人。
    兄弟是上天赐予的好朋友。
    语言是赐予我们让我们掩盖自己的思想的,当我们了解到这一点时,我们感到以前从来不知道这么有意思的事情。
    那深蓝色的夜空犹如大海一样,就是上天赐予的美丽夜晚。
    无论怎样的沮丧,怎样的痛苦,都应该珍爱生命,以感恩的心态来接受生活赐予我们的一切。
    感谢您的赐予,感谢赐予得最珍贵的财富,使人间五彩纷呈。
    真爱是上帝赐予普天下芸芸众生的礼物。
    幸福之人并非拥有一切,只是尽力享受生活的赐予。
    书籍是太阳,赐予前行的动力。
    人活着,是一种幸福而又艰辛的事情。因为上苍在赐予一个人生命的同时,也交付给人们许多沉重的责任。一个人,除去天真的童年和垂暮的老年,在一生中多数的时间里,都在为家庭与事业不停奔波。生活的内容,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并不轻松。但是,既然选择了活着,就应该活出自己的精气神。
    想要的人生,无人赐予。想爱的人,与别人相守。我不顾一切的执着,却只换来你冷漠的注视,我不要一生的守候,却仍然无法获得短暂的幸福,爱过了,伤过了,从此笑不再纯粹,哭不再彻底,可我只能继续等待,不是等你来爱,而是等着把你忘记。
    所谓爱,其实就是人对赐予他快乐的人表示的热烈的感激。
    幸存的勇士,在末日的方舟里忏悔吧;不死之鸟将赐予他们最后的启示。
    上苍,赐予我安宁,接受我不能改变的事情。
    面对四周围一切的一切,我忽然感受到自己生命的意义,感激生活的赐予。
    自然的赐予,是如此美丽,如此光彩夺目,给万物以五光十色的礼物,感谢自然的赐予。
    父母的责任和义务只是赐予我们生命,给予我们名字;我们的责任和义务是让我们的生命非比寻常,把我们的名字发扬光大。
    真爱是上帝单独赐予普天下芸芸众生的礼物。
    上帝是公平的也是吝啬的,他只赐予每个人一次生命,所以我们必须珍惜。生活中交通安全与我们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它就像我们的朋友。日日夜夜都守在我们的身边,教育我们,劝戒我们。

    汉字详情

    [ci]
    部首: 401
    笔画: 12
    五笔: MJQR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BOAPH
    四角: 768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贝,易声。从“贝”,表示与钱财有关。本义:赏赐)

    (2) 给予;上给予下

    赐,予也。——《说文》

    上予下曰赐。——《正字通》

    长者赐,少者贱者不敢辞。——《礼记·曲礼》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乐府诗集·木兰诗》

    大王及宗室所赐币帛,尽以与军吏、士大夫。——刘向《列女传·赵将括母》

    若从君惠而免之,三年将拜君赐。——《左传》

    (3) 又如:赐光(赏脸,赏光);赐环(将放逐之臣赦罪召还);赐第(皇上敕建的府第);赐田(君主所赐予的田地);赐官(赐予设置家臣以治家邑的权力)

    (4) 请给 。如:赐函;赐示

    英文翻译

    give, bestow favors; appoint

    方言集汇

    ◎ 粤语:ci3

    宋本广韵

    yú,yǔ [yu]
    部首: 106
    笔画: 4
    五笔: CB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NINN
    四角: 17202

    详细解释

    代词

    (1) “予”假借为“余”,我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宋· 周敦颐《爱莲说》

    然而累汝至此者,未尝非予之过也。——清· 袁枚《祭妹文》

    (2) 又如:予知(自认为聪明);予美(自己所爱的人);予圣(自以为圣人);予一人(古代帝王的自称);予小子(古代帝王对先王或长辈的自称;常人对先辈、长者的自称);予末小子(予冲人,予冲子。古代帝王对先王或长辈的自称;常人对先辈、长者的自称);予取予携(予取予夺。从我处掠取);予违汝弼(古代天子勖勉大臣进谏之词。言我有过失,你应匡正);予智予雄(自以为聪明和英雄;形容妄自尊大)

    (3) 另见

    动词

    (1) (指事。象两手相与之形。本义:授予;给予)

    (2) 同本义

    予,推予也。象相予之形,谓手拔。——《说文》

    予,与也。——《广雅》

    予之与夺也。——《淮南子·本经》

    君子来朝,何锡予之?——《诗·小雅·干旄》

    怒不过夺,喜不过予。——《荀子》

    (3) 又如:予宁(给丧假);予齿去角(天生动物赋予齿就不赋予角。比喻事物无十全十美);予赐(予告和赐告);予归(准予辞官回家);予夺生杀(泛指帝王掌握的生死大权);予决(给予决定或裁决)

    (4) 赞许,称誉

    主盛处贤,而自予雄也。——《管子·宙合》

    众必予之。——《管子·小匡》

    天下之人唯各特意哉,然而有所共予也。言味者予易牙,言音者予 师旷。——《荀子·大略》

    (5) 出售,卖

    岁适美,则市粜无予。——《管子》

    岁孰取谷,予之丝漆;茧出,取帛絮,予之食。——《史记》

    (6) 另见

    英文翻译

    I, me; to give

    方言集汇

    ◎ 粤语:jyu4 jyu5
    ◎ 客家话:[海陆丰腔] ri1 [宝安腔] ji1 [梅县腔] j1 j5 [台湾四县腔] ji1 [客英字典] ji1 ji2 [客语拼音字汇] yi1
    ◎ 潮州话:e5 e2 (ûr úr)【潮阳】u5 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九魚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以諸平聲開口三等jo/jvɕĭ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