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掠

qīn lüè [ qin lüe]
注音 ㄑ一ㄣ ㄌㄩㄝˋ

词语释义

侵掠 qīnlüè

(1) 侵犯掠夺

帝国主义者企图侵掠邻国领土
invade and loot

词语解释

  1. 侵犯掠夺。

    《左传·襄公十一年》:“庚辰,赦 郑 囚,皆礼而归之。纳斥候,禁侵掠。”《汉书·匈奴传赞》:“至单于 咸 弃其爱子,昧利不顾,侵掠所获,岁鉅万计。” 唐 韩愈 《论淮西事宜状》:“今忽自为狂勃侵掠,不受朝命。” 陶成章 《浙案纪略》:“其餘一切侵掠,悉皆禁止,犯者重则斩首号令,轻则杖枷示禁。”

  2. 出击,进攻。

    《孙子·军争》:“故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 宋 王禹偁 《故商州团练使翟公墓志铭》:“公与 洺州 防御使 郭进 ,领偏师侵掠,深入敌境。”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一:“ 崇德 元年, 索伦 为 科尔沁 部侵掠,命来朝之 索伦 部长速归防御。”

引证解释

⒈ 侵犯掠夺。

《左传·襄公十一年》:“庚辰,赦郑囚,皆礼而归之。纳斥候,禁侵掠。”
《汉书·匈奴传赞》:“至单于咸弃其爱子,昧利不顾,侵掠所获,岁鉅万计。”
唐韩愈《论淮西事宜状》:“今忽自为狂勃侵掠,不受朝命。”
陶成章《浙案纪略》:“其餘一切侵掠,悉皆禁止,犯者重则斩首号令,轻则杖枷示禁。”

⒉ 出击,进攻。

《孙子·军争》:“故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
宋王禹偁《故商州团练使翟公墓志铭》:“公与洺州防御使郭进,领偏师侵掠,深入敌境。”
清魏源《圣武记》卷一:“崇德元年, 索伦为科尔沁部侵掠,命来朝之索伦部长速归防御。”

侵掠的国语词典

侵犯掠夺。

侵掠的网络释义

侵掠

  • 侵掠,汉语词汇。
  • 拼音:qīn lüè
  • 注音:ㄑㄧㄣ ㄌㄩㄝˋ
  • 释义:1、侵犯掠夺。2、出击,进攻。
  • 侵掠造句

    提供一些方法建议用以驱逐侵掠动物。
    时鲜卑宇文氏、段氏方强,数侵掠廆,廆卑辞厚币以事之。
    “风林火山”,出处武田军的旗帜,取自“孙子兵法”的“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首四节的尾字。武田信玄。
    故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掠乡分众,廓地分利,悬权而动。先知迂直之计者胜,此军争之法也。
    蔡人日纵侵掠,陈、郑、许、亳之郊频年大战,虔裕掩袭攻拒,凡百余阵,剿戮生擒,不知纪极。
    没有其他殖民地表现出这种苟安的、自私的无动于衷,任其边境居民被残忍地侵掠。
    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
    疾如风,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
    明万历十八年,播州末代土司、播州宣慰使、都指挥使、骠骑将军杨应龙杀妻、纵兵侵掠四邻州县,杨应龙重修古囤关隘。
    当地居民从未经历过中国大多数地方冬夏频繁侵掠的周期性冷热交替,特别是闷热。

    汉字详情

    qīn [qin]
    部首: 221
    笔画: 9
    五笔: WVPC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OSME
    四角: 27247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小篆字形从人,手(又)拿扫帚,一步一步地扫地。本义:渐进)

    (2) 同本义

    侵,渐进也。——《说文》

    侵淫谿谷。——宋玉《风赋》

    侵淫促节。——司马相如《上林赋》。注:“渐进之貌。”

    (3) 又如:侵润(逐渐发展);侵寻(渐进);侵淫(渐进的样子);侵寻(范围逐渐扩大)

    (4) 侵犯:进攻

    凡师有钟鼓曰伐,无曰侵,轻曰袭。——《左传·庄公二十九年》

    袭侵之事。——《国语·晋语》。注:“无钟鼓曰侵。”

    觕者曰侵,精者曰伐。——《公羊传·庄公十年》

    苞人民、殴牛马曰侵。——《谷梁传·隐公五年》

    项子牛三侵 鲁地。——《墨子·鲁问》

    韩魏相与争侵地。——《庄子·让王》

    侵之愈急。——宋· 苏洵《权书·六国论》

    自海入侵。——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5) 又如:入侵(敌军侵入国境);侵官暴国(侵犯他人职守,欺侮当今国君);侵傍(侵谤。侵犯);侵陵(侵犯欺凌);侵克(侵占克扣);侵匿(侵占吞没);侵田(侵占的田地);侵斥(侵占);侵用(非法占用公物或他人之物);侵并(侵占兼并);侵耗(侵吞克扣);侵匿(侵吞,侵没);侵抄(侵害掠夺);侵苦(侵害受苦);侵冒(侵害,侵犯)

    (6) 侵蚀

    加以风雨稍侵,渐致亏坠。——李百药《北齐书》

    (7) 侵凌

    侵,凌也。——《广雅》

    六伐既侵。——《书·大传三》

    无相侵渎。——《国语·楚语下》

    义不侵为然诺者也。——《汉书·除馀传》

    (8) 如:侵轧(侵凌排挤,倾轧);侵虐(侵凌残害);侵冤(侵凌,使之受冤枉);侵慢(欺凌轻慢)

    (9) 临近,到

    隔夜相期侵早发。——方千《采莲》

    (10) 又如:侵晚(入夜);侵明(天刚亮);侵晓(拂晓);侵早(凌晨)

    (11) 通“寝。止息

    下情上而道止,谓之寝。——《管子·明法》

    副词

    逐渐

    侵寻于泰山矣。——《史记·孝武纪》。晋灼曰:“遂往之意也。 小颜曰:“渐染之义。”

    形容词

    通“寝”。容貌丑陋

    蚡为人貌侵。——《汉书·田蚡传》

    英文翻译

    invade, encroach upon, raid

    方言集汇

    ◎ 粤语:cam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cim1 [东莞腔] cim1 [梅县腔] cim1 cim5 [台湾四县腔] cim1 [海陆丰腔] cim1 [宝安腔] cim1 [客语拼音字汇] qim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一侵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七林侵A平聲開口三等侵Atsʰĭĕmchim/cim
    lüè [lve]
    部首: 330
    笔画: 11
    五笔: ryiy
    五行: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京声。本义:抢劫,夺取)

    (2) 同本义

    掠,夺取也。——《说文新附》

    (3) 按:掠是“略”的分别字,以别于经略、简略的略

    已恶而掠美为昏。——《左传·昭公十四年》

    输掠其聚。——《左传·昭公二十年》

    几世几年,剽掠其人。——杜牧《阿房宫赋》

    (4) 又如:掠美(夺取他人的优点或成就);掠卤(掳掠,抢夺);掠掇(动手动脚);掠贩的(拐卖人口的人);掠阵(夺取阵地);掠抄(抢劫);掠剩(抢劫后的剩余之物);掠盗(抢劫,抄掠);掠贩(用抢骗等方式贩卖人口)

    (5) 拷打;拷问

    毒掠百姓。——《南史·柳仲礼传》

    (6) 又如:掠治(拷问犯人);掠考(掠拷。笞击拷问);掠杀(拷打而死);掠理(拷打讯问);掠笞(拷打;苔击)

    (7) 拂过

    髻鬟之始掠。——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掠江东南去。——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浮光掠影。——清· 冯班《沧浪诗话纠谬》

    (8) 又如:掠地(擦过或拂过地面);掠海(拂过海面);掠袭(犹飘拂)

    (9) 砍伐;砍

    赶上一刀,掠断了马脚。——《水浒传》

    (10) 梳理

    镜儿里不住照,把须鬓掠了重掠。——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

    (11) 又如:掠子(发篦);掠头(梳子);掠削(梳理齐整貌)

    (12) 用某种小动作来表明或传达一种感情 。如:他嘴角上掠过一丝微笑

    (13) 〈方〉∶顺手拿,抄 。如:他掠起一根棒子就打

    (14) 扔;抛

    春梅把鞋掠在地下。—— 明· 笑笑生《金瓶梅》

    (15) 压;商议 。如:掠阵(压阵;助威);掠掇(盘算;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