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阻

quàn zǔ [quan zu]
繁体 勸阻
注音 ㄑㄨㄢˋ ㄗㄨˇ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劝阻 quànzǔ

(1) 鼓励和禁止

善恶无所劝阻
encourage and inhibit

(2) 劝人不要做某事或进行某种活动

你最好劝阻他别那样干
dissuade sb.from;advise sb not to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劝沮”。

⒉ 鼓励和禁止。

《墨子·非命中》:“发宪布令以教诲;明赏罚以劝沮。”
晋葛洪《抱朴子·崇教》:“坚隄防以杜决溢,明褒贬以彰劝沮。”
清平步青《霞外攟屑·论文·苏文忠公墓志铭》:“公歷言今赏罚不明,善恶无所劝阻。”

⒊ 以理相劝并阻止其做某事或进行某种活动。

《明史·阉党传·焦芳》:“瑾(刘瑾 )怒翰林官傲己,欲尽出之外,为张綵劝沮。”
老舍《四世同堂》五十:“你入过狱了,见过了死亡,即使你不能帮助我,可也不会劝阻我了!”

劝阻的国语词典

劝人不要做某事。

如:「既然他一意孤行,你就不必白费唇舌劝阻他了。」

劝阻的网络释义

劝阻

  • 劝阻,指劝导和禁止;劝人不要做某事并阻止其进行某种活动。语出《墨子·非命中》:“发宪布令以教诲;明赏罚以劝沮。”
  • 劝阻的翻译

    英语: to advise against, to dissuade
    德语: abraten (V)​
    法语: dissuader, déconseiller

    劝阻造句

    有人在花坛里摘花,值周生耐心劝阻。
    当我谦虚时,从眼睛里看到了赞许;当我骄傲时,从眼睛里看到了劝阻;当我勤奋时,从眼睛里看到了喜悦;当我懒惰时,从眼睛里又流露出一丝责备。
    即使你们百般劝阻,也挽回不了我的一颗爱国的心!
    妈妈流着泪再三劝阻他不要中断学业。
    虽然我劝阻她,但她还是愣干。
    小林不听我的劝阻,一个人到南湖游泳。
    诱降者见他说的话大义凛然,口气坚决,便不再劝阻了。
    他的心变了,怎么连父母的劝阻,也只当秋风过耳?
    林肯试图劝阻他不要起诉,但他已下定决心要报仇雪恨。
    当你在网上浏览不健康网站遭到网吧老板的劝阻时。
    我记得最清楚的就是那一场篮球赛。那是初三的最后一节体育课,不过那天下着雨,雨很大,我们不顾老师的劝阻,执意要去打球。我们在雨的沐浴下飞奔,弹跳,抢球,投篮,玩得高高兴兴,快快乐乐。我的头发湿了,衣服也湿了,我不知道把我搞成这个样子的是雨还是汗,或者说,是泪。
    我觉得你的做法似乎很危险,我设法劝阻过你。
    有人打架时应该从中劝阻,不应火上加油地喝彩。
    这对形影不离的恋人显然对各自父母的劝阻满不在乎。
    在大家的劝阻下,两人终于停止了争吵。
    吵架的双方被劝阻住了。
    需要劝阻,如果大多数人觉得这样影响别人休息就提醒他不要再这样,大家集体开个会投票表决。
    在妈妈竭力劝阻下,爸爸放弃了周末加班的打算。
    在交通协管员的劝阻下,他退到了斑马线以内。
    他不听劝阻,一意孤行,最后落得众叛亲离,一败涂地的下场。

    汉字详情

    quàn [quan]
    部首: 217
    笔画: 4
    五笔: CL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EKS
    四角: 744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力,雚( guàn)声。简化字中“又”仅是一个符号。本义:勉励)

    (2) 同本义

    劝,勉也。——《说文》

    劝防之事。——《周礼·丧祝》。司农注:“劝防引柩也。”

    则楚之应之也,必劝。——《战国策·秦策》。注:“进也”。

    子文无后,何以劝善?——《左传·宣公四年》

    我戮之不祥,赦之以劝事君者。——《左传·成公二年》

    昔尧治天下,不赏而民劝。——《庄子·天地》

    各劝其业。——《史记·货殖列传》

    太公劝其女功。

    所以劝之。——唐· 韩愈《朱文昌校昌黎先生集》

    (3) 又如:劝进(劝勉,策进);劝蚕(勉励种桑养蚕);劝戒(劝勉警戒);劝相(劝助,劝勉);劝掖(劝勉扶持);劝督(劝勉督促);劝奖(劝勉鼓励);劝劳(劝慰;慰劳);劝农(奖励农事);劝慕(因受奖勉而有所企慕、向往,多指倾心向善);劝惩(奖惩)

    (4) 劝说

    劝君更尽一杯酒。——唐·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

    肃劝 权召 瑜还。——《资治通鉴》

    劝东游。——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劝君东游。

    (5) 又如:劝沮(劝阻);劝酬(劝酒);劝杯(劝人饮酒用的小酒杯);劝盘(放劝杯用的盘子);劝讽(婉言劝告);劝导(规劝开导);劝谏(劝说谏诤)

    (6) 勤勉;努力

    荆王大说,许救甚劝。——《战国策·宋策》

    (7) 又如:劝赞(努力引见);劝心(努力进取之心);劝功(谓努力建功立业);劝务(勤勉努力);劝耕(努力耕种);劝业(努力从事其事业)

    (8) 通“观”。细看,看

    称德度功,劝其所能。——《管子·君臣下》

    (9) 通“欢”。喜乐

    以劝其心使犯其主。——《韩非子·八姦》

    名词

    英文翻译

    recommend, advise, urge

    方言集汇

    ◎ 粤语:hyun3
    ◎ 潮州话:keng3 (khùrng 旧时:khǹg)

    宋本广韵

    [zu]
    部首: 212
    笔画: 7
    五笔: BEGG
    五行: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NLBM
    四角: 7721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阜( )声,且( )声。“阜”是土山,与高下险阻有关。本义:险要的地方)

    (2) 同本义

    阻,险也。——《说文》

    德行恒简以知阻。——《易·系辞》

    黎民阻饥。——《书·舜典》

    司险掌九州之图,以周知川泽之阻。——《周礼·司险》

    左据函谷、二崤之阻,表以 太华、 终南之山。—— 汉· 班固《西都赋》

    罙入其阻。——《诗·商颂·殷武》

    (3) 又如:阻隘(险要之地);阻阨(据守险要)

    (4) 妨碍物;障隔

    保其岩阻。——《三国志·诸葛亮传》

    (5) 又如;险阻(险要阻塞之地);阻障(障碍);阻寻(排除险阻寻访);阻积(险阻众多)

    形容词

    (1) 地形崎岖多阻隔,道路难行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诗·秦风·蒹葭》

    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孙子·军争》

    (2) 又如:阻修(阻隔而长远);阻长(道路艰险而遥远);阻深(险阻幽深)

    (3) 沮丧。也作“沮”

    我之怀矣,自诒伊阻。——《诗·邶风·雄雉》

    其人惭阻,即日去苏。——《清稗类钞》

    (4) 又如:意阻(意志消沉沮丧);阻丧(沮丧失色)

    动词

    (1) 阻止;阻隔;阻拦

    夫仆俱阻。——《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阻风不行。——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幸亡阻也。——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阻人走报。(阻止人家来报信。)——清· 袁枚《祭妹文》

    西后阻挠。—— 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2) 又如:阻掯(阻挡刁难);阻拗(阻拦;阻挡);阻睽(阻隔分离);阻乏(阻止和减少);阻抑(阻止抑制);阻滞(阻碍滞留)

    (3) 隔绝;断绝

    竄伏村墟,迁延岁月,音容久阻,书问莫传。——《剪灯新话》

    (4) 又如:阻旷(隔绝)

    (5) 感到疑惑不解

    是服也,狂夫阻之。——《左传·闵公二年》

    (6) 凭借

    夫州吁阻兵而安忍。——《左传·隐公四年》

    (7) 又如:阻山带河(靠山环河);阻山(凭借高山的险阻);阻众(凭借人众力大)

    (8) 离别

    常恐亲朋阻,独行知虑非。——唐· 孟郊《与韩愈李翱张籍话别》

    (9) 推却,拒绝

    既阻我德,贾用不售。——《诗·邶风·谷风》

    (10) 又如:阻拒(拒绝;推却)

    英文翻译

    impede, hinder, obstruct; oppose

    方言集汇

    ◎ 粤语:zo2
    ◎ 客家话:[沙头角腔] zu3 [客英字典] zo3 zih3 [海陆丰腔] zu3 [宝安腔] zu3 zo3 [台湾四县腔] zu3 [东莞腔] zo3 [梅县腔] zii3 [客语拼音字汇] zo3 zu3
    ◎ 潮州话:zo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八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罗马字
    側吕上聲開口三等criox/trv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