滥觞

làn shāng [lan shang]
繁体 濫觴
注音 ㄌㄢˋ ㄕㄤ

词语释义

滥觞 lànshāng

(1) 浮起酒杯。喻事情的开始

夫江始出于岷山,其源可以滥觞。——《孔子家语·三恕》
originate

词语解释

  1. 指江河发源处水很小,仅可浮起酒杯。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江水一》:“ 江水 自此已上至微弱,所谓发源滥觴者也。” 清 钱谦益 《南京吏部右侍郎顾起元父国辅赠通议大夫制》:“朕闻 黄河 之水,源可滥觴。”

  2. 指小水。

    南朝 宋 谢灵运 《三月三日侍宴西池》诗:“滥觴逶迤,周流 兰殿 。”

  3. 比喻事物的起源、发端。

    《初学记》卷十六引 唐 虞世南 《琵琶赋》:“强 秦 创其滥觴,盛 汉 尽其深致。” 唐 刘知几 《史通·序例》:“滥觴肇迹,容或可观,累屋重架,无乃太甚!” 清 王韬 《<淞滨琐话>自序》:“夫荒唐之词,发端於 漆园 ;怪诞之説,滥觴乎《洞冥》。” 郭沫若 《今昔集·论古代文学》:“ 中国 文化大抵滥觞于 殷 代。”

  4. 波及;影响。

    宋 魏庆之 《诗人玉屑·沧浪诗评》:“盛 唐 人诗,亦有一二滥觴晚 唐 者。” 宋 陈亮 《复胡德永书》:“ 亮 方一切置门外之是非,而求其自容于天地间,倘可以免,凡今所召,皆数年前餘波之所滥觴也,决不敢以是自沮。”

  5. 犹泛滥;过分。

    明 叶子奇 《草木子·杂制》:“借使所入之沟虽通,所出之沟既塞,则水死而不动,惟有涨满浸淫,而有滥觴之患矣!”《明史·史可法传》:“今恩外加恩未已,武臣腰玉,名器滥觴,自后宜慎重。”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嘉庆初年谏臣》:“ 福文襄王 康安 虽屡立战功,然所歷封疆,苞苴广进,没后復膺重典,未免滥觴。”

引证解释

⒈ 指江河发源处水很小,仅可浮起酒杯。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一》:“江水自此已上至微弱,所谓发源滥觴者也。”
清钱谦益《南京吏部右侍郎顾起元父国辅赠通议大夫制》:“朕闻黄河之水,源可滥觴。”

⒉ 指小水。

南朝宋谢灵运《三月三日侍宴西池》诗:“滥觴逶迤,周流兰殿。”

⒊ 比喻事物的起源、发端。

《初学记》卷十六引唐虞世南《琵琶赋》:“强秦创其滥觴,盛汉尽其深致。”
唐刘知几《史通·序例》:“滥觴肇迹,容或可观,累屋重架,无乃太甚!”
清王韬《<淞滨琐话>自序》:“夫荒唐之词,发端於漆园 ;怪诞之説,滥觴乎《洞冥》。”
郭沫若《今昔集·论古代文学》:“中国文化大抵滥觞于殷代。”

⒋ 波及;影响。

宋魏庆之《诗人玉屑·沧浪诗评》:“盛唐人诗,亦有一二滥觴晚唐者。”
宋陈亮《复胡德永书》:“亮方一切置门外之是非,而求其自容于天地间,倘可以免,凡今所召,皆数年前餘波之所滥觴也,决不敢以是自沮。”

⒌ 犹泛滥;过分。

明叶子奇《草木子·杂制》:“借使所入之沟虽通,所出之沟既塞,则水死而不动,惟有涨满浸淫,而有滥觴之患矣!”
《明史·史可法传》:“今恩外加恩未已,武臣腰玉,名器滥觴,自后宜慎重。”
清昭槤《啸亭杂录·嘉庆初年谏臣》:“福文襄王康安虽屡立战功,然所歷封疆,苞苴广进,没后復膺重典,未免滥觴。”

滥觞的国语词典

水流发源的地方。因其水量非常浅小,而仅能浮起一个酒杯,故称为「滥觞」。

滥觞的网络释义

滥觞

  • 滥觞,拼音为làn shāng,注音:ㄌㄢˋ ㄕㄤ,释义:本谓江河发源之处水极浅小,仅能浮起酒杯(滥:泛、浮之义;觞:酒器,可以盛酒,言其微)。后比喻事物的起源、发端。语出《孔子家语·三恕》:“夫江始出于岷山,其源可以滥觞。”
  • 滥觞造句

    戏曲这种艺术形式滥觞于宋朝。
    一方面将土地分封成为提供骑士的军事采邑,奠定骑士制度的坚实基础,并成为中世纪军事封建主义的滥觞。
    击壤歌,康衢谣,天下大和之心音,滥觞于唐尧乡里;粝粢食,藜藿饮,放勋厚德之遗香,氤氲在花果城中。
    它与语言的发展同步,滥觞于较早的散文和诗歌中。
    康定斯基是滥觞于上世纪初的西方抽象艺术的开山鼻祖,他原本是个具象画家。
    元人马致远有感于此,提笔写下名杂剧《汉宫秋》,内有“背井离乡,卧雪眠霜”八字,是“背井离乡”这一成语的滥觞。
    河洛文化的滥觞开启了河洛文化的历史。
    从某种程度上说,称后现代主义小说为不确定性的滥觞,绝非妄语。
    我国远古的图腾崇拜是十二生肖的滥觞,而干支的创制与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则是十二生肖形成的基础。
    门神信仰的思想基础应从原始思维的特殊性中去寻找,而鬼神观念的滥觞则是门神信仰产生的直接动因。
    它滥觞于印欧语专门术语的汉译,原只限于专业术语在某个学科领域的小范围内使用,如“零电路、零功率、零声母、零词缀、零信号、零增长”等。
    雷衷舒失去了文化人的那点风骨,蓦生稠人广众下被调戏了样的悲惨感,在醒悟出自身的价值与姓别之后愤愤骂了一句“可怕也,实乃肆无忌惮国祸民殃之滥觞!”。
    清末两次保和会之参与,是中国外交现代化的滥觞,并推动了中国红十字人道主义事业的发展。
    绥远地区汉族妇女的放足滥觞于清末,经过官府和一些官绅多年的大力提倡与劝禁,到民国前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不论从其变化多端的写人叙事,还是从其生动的人物形象,以及严格的求实精神,它都是后代传记文学的滥觞。
    而梁武帝颁令禁屠之诏,阿育王立碑明令保护动物,则是国家政府基于佛教“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精神,大力提倡爱护动物的滥觞。
    是日报者,即古乡校之遗意、今西国议院之滥觞,为公是公非之所系,众好众恶之所彰。
    同时,因为卦象和艺术形象有诸多相通之处,这也成为中国古代象外之象等超象显现理论的滥觞。
    上位后于永安元年创建国学,设太学博士制度,诏立五经博士,为南京太学之滥觞,韦昭为首任博士祭酒。
    那就是那小事的滥觞——或者说那就是那不久就变成了大事的小事的滥筋。

    汉字详情

    làn [lan]
    部首: 331
    笔画: 13
    五笔: IJTL
    五行:
    仓颉: ELIT
    四角: 3811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水,监声。本义:浮起,浮现)

    (2) 同本义

    滥,泛也。——《说文》

    江出于 岷山,其始出也,其源可以滥觞。——《荀子·子道》

    滥泉正出。——《尔雅·释水》

    滥水之潘为渊。——《列子·黄帝》

    (3) 大水漫出,泛滥

    大水泛滥郡国十五有余。——《汉书·谷永传》

    其水阳焊不耗,阴霖不滥。——《水经注·湿水》

    当尧之时,水逆行,泛滥于中国。——《孟子·滕文公》

    (4) 又如:泛滥(江河湖泊的水溢出);滥泉(从地下向上涌出的泉水);滥汜(泛滥,浮沉)

    (5) 浸渍,泡在水里

    滥车之水。——《管子·地图》

    (6) 蔓延;波及 。如:滥炎(蔓延的火);祸滥及平人

    因怒而滥刑。——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7) 又如:滥漫(任意,随便);滥杀(胡乱杀戳无罪的人);滥浊(过度混乱);滥用职权;滥冗(过多);滥刑(过量的刑罚;任意判罪或施刑)

    (8) 通“欿”。贪欲;卑污

    虞公滥于宝于马。——《吕氏春秋》

    (9) 又如:滥官(贪官);滥墨(指官吏贪财好贿者);滥溢(胡作非为)

    (10) 通“敛”。收聚

    至刑不滥。——《淮南子·汜论》

    形容词

    (1) 过度;超过限度;漫无准则

    生穑省用,不滥其度。——《周书·程典》

    小人究斯滥矣。——《论语·卫灵公》

    (2) 虚妄不实

    不僭不滥。——《诗·商颂·殷武》

    (3) 又如:滥言(虚妄不实的言词);滥词(虚妄不实的话);滥套(指文章中完全抄袭前人,毫无创新之见)

    (4) 谦词。才不胜任 。如:滥膺(滥竽充数。谦词);滥膺阃外(滥竽充数受命统兵在外)

    (5) 用同“烂”

    (6) 破碎,松软。如:滥泥(烂泥,稀泥)

    (7) 程度深。如:滥熟(极熟悉、熟练)

    副词

    任意地;肆意地

    不许滥诛骨肉。——《资治通鉴》

    名词

    假借为“鉴”。浴盆

    夫灵公有妻三人,同滥而浴。——《庄子·则阳》

    钟鼎壶濫。——《吕氏春秋·节丧》

    英文翻译

    flood, overflow; excessive

    方言集汇

    ◎ 粤语:laam6
    ◎ 潮州话:nam6 [澄海]nang6 [潮州、饶平]lam6

    宋本广韵

    shāng [shang]
    部首: 707
    笔画: 12
    五笔: QETR
    五行:
    仓颉: NBONH
    四角: 282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角,傷( shāng)省声。金文从“爵”。本义:古代盛酒器) 同本义

    觞,爵实曰觞,虚曰觯。——《说文》

    请行觞。——《礼记·投壶》

    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2) 又如:觞勺(指觞与勺。都是盛酒器);觞令(即酒令。今俗谓猜拳、划拳);觞豆(酒器与笾豆。皆为饮食的用具。借喻饮食);觞爵(酒器);觞觥(泛指酒器);觞酌(饮酒器)

    动词

    (1) 向人敬酒

    管仲觞 桓公。——《吕氏春秋》

    觞酒豆肉。——《礼记·表记》

    王觞将军。——《战国策·秦策》

    楚王觞之。——《庄子·徐无鬼》

    (2) 又如:觞客(宴飨宾客);觞奠(酹酒祭奠);觞祝(敬酒祝愿);觞行(行觞,传杯)

    (3) 饮,喝

    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王羲之《兰亭集序》

    (4) 又如:觞歌(饮酒放歌);觞弊(饮酒时以为笑乐);觞燕(酒宴;饮宴);觞饮(执杯而饮);觞次(宴饮之所)

    (5) 宴请

    谓 宋玉曰:“寡人欲觞群臣,何以娱之?”—— 傅毅《舞赋》

    英文翻译

    wine vessel; propose toast; feast

    方言集汇

    ◎ 粤语:soeng1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