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惶

jīng huáng [ jing huang]
繁体 驚惶
注音 ㄐ一ㄥ ㄏㄨㄤˊ

词语释义

亦作“惊皇”。

词语解释

  1. 亦作“ 惊皇 ”。震惊惶恐;惊慌。

    《吕氏春秋·明理》:“有豕生狗。国有此物,其主不知惊惶亟革,上帝降祸,凶灾必亟。” 唐 韩愈 《为裴相公让官表》:“承命惊惶,魂爽飞越。”《宣和遗事》后集:“帝终日下拜,又饮食不进,惊皇不安。” 清 吴伟业 《遇南厢园叟感赋八十韵》:“从头诉兵火,眼见尤悲愴。大军从北来,百姓闻惊惶。” 冰心 《南归》:“ 藻 站在床前,眼光中露出无限的惊惶:‘你又病了?’”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惊皇”。震惊惶恐;惊慌。

《吕氏春秋·明理》:“有豕生狗。国有此物,其主不知惊惶亟革,上帝降祸,凶灾必亟。”
唐韩愈《为裴相公让官表》:“承命惊惶,魂爽飞越。”
《宣和遗事》后集:“帝终日下拜,又饮食不进,惊皇不安。”
清吴伟业《遇南厢园叟感赋八十韵》:“从头诉兵火,眼见尤悲愴。大军从北来,百姓闻惊惶。”
冰心《南归》:“藻站在床前,眼光中露出无限的惊惶:‘你又病了?’”

惊惶的国语词典

害怕惶恐。

惊惶的网络释义

惊惶 (沼泽乐队演唱歌曲)

  • 沼泽乐队是中国著名独立乐团。曲风以电音迷幻为核心,将艺术摇滚、后摇和各种前卫电子融于一炉·
  • 惊惶 (汉语词语)

  • 惊惶,指惊慌,惊恐,举止失去常态。如:鲁迅《风筝》: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起来,失了色瑟缩着。
  • 惊惶造句

    如遇意外情况,请大家镇定对待,切勿惊惶失措。
    如有意外事故,应镇定些,千万不要惊惶失措。
    希望使他快活,恐惧使他惊惶,他想睡,但睡不着,四肢像散了似的在一些干草上放着,什么响动也没有,只有天上的星伴着自己的心跳。
    在刑警队的围追堵截下,罪犯惊惶失措,落入包围圈。
    敌人吃了败仗以后,成了惊弓之鸟,一遇风吹草动,就惊惶失措。
    母亲是挫折中的阵阵清风,当你惊惶伤心时,为你拭去焦躁的汗水,梳理好零乱的思绪。
    你不要害怕,因为我与你同在。不要惊惶,因为我是你的神。我必坚固你,我必帮助你,我必用我公义的右手扶持你。
    这一路奔逃下来,风声鹤唳,人人惊惶。
    遇到危险情况要沉着应付,不要惊惶失措。
    地震时,只觉天摇地动,所有人无不惊惶失措,抱头鼠窜。
    证人的话正中他的要害,他只觉得如芒刺在背,惊惶失措。
    如同被巨大能量进入般,她们颤抖着开始惊惶不安的舞蹈,扭动着、冲撞着走入观众群。
    从失火的旅馆中跑出来乱窜的惊惶失措的人群。
    在解放军无坚不摧的进攻下,敌军士气沮丧,惊惶失措,纷纷四散逃命.
    他那含泪的眼睛流露出惊惶失措的神情.
    她把受惊的少女们召唤回来,对她们的惊惶之状加以指责.
    那闹事的人半点也没有惊惶失措.
    他怕露出过于惊惶失措的样子,会叫人家把他看成乡巴佬.
    因为智慧,所以变得腐败;因为智慧,所以变得凶残;因为智慧,所以变得惊惶。
    小姐由于她最近的卤莽,还有她在一阵暴怒之下泄露了秘密的感情,颇感惊惶不安。

    汉字详情

    jīng [jing]
    部首: 339
    笔画: 11
    五笔: NYIY
    五行:
    仓颉: PYRF
    四角: 90096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马,敬声。本义:马受惊)

    (2) 同本义

    驚,马骇也。——《说文》

    襄子至桥而马惊。——《战国策·赵策一》

    (3) 又如:惊嘶(马受惊而嘶叫);惊尘(车马疾驶所扬起的尘土);惊镳(惊马)

    (4) 惊动;震惊

    宫庭震惊。——《楚辞·招魂》

    其生若惊。——《吕氏春秋·慎大》

    震惊百里。——《易·震卦》。郑注:“惊之言警戒也。”

    皆惊忙。——《乐府诗集·木兰诗》

    月出惊山鸟。——唐· 王维《鸟鸣涧》

    惊问信之。——明· 魏禧《大铁椎传》

    惊为生人。——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5) 又如:惊唬(惊动,吓唬);惊耍(用惊吓的办法开玩笑;耍笑);惊闺(惊闺叶。货郎为招徕顾客而使用的一种手摇响器)

    (6) 动

    波澜不惊。——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7) 惊慌,恐惧

    秦王惊,自引而起。——《战国策·燕策》

    闻人声亦惊起。——苏轼《石钟山记》

    (8) 又如:惊恍(惊慌,害怕);惊怖(惊慌恐怖,惊吓);惊报(灾祸的先兆);惊疑(惊慌疑惑);惊嘬嘬(非常提心、害怕的样子);惊怖惕息(战战兢兢,恐惧不安的样子)

    (9) 惊讶;惊奇。如:惊厄(惊险;惊困);惊诧(惊讶诧异);惊乍(惊恐不安);惊悼(惊异痛伤)

    (10) 纷乱

    莫敢直言,其生若惊。——《吕氏春秋》

    细尘障路起,惊花乱眼飘。——北周· 庾信《侠客行》

    英文翻译

    frighten, surprise, startle

    方言集汇

    ◎ 粤语:ging1

    宋本广韵

    huáng [huang]
    部首: 339
    笔画: 12
    五笔: NRG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PHAG
    四角: 96014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心,皇声。本义:恐惧,惊慌) 同本义

    惶,惶恐也。——《说文》

    惶,惧也。——《广雅》

    秦王方环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史记·刺客列传》

    孟贲狎猛虎而不惶。——《潜夫论·卜列》

    多官惶惶,只得散去。——明· 梦觉道人《三刻拍案惊奇》

    (2) 又如:惶惶(惊恐不安);遑迫(惊慌);惶汗(惊惧而汗流);惶沮(恐惧沮丧);惶怖(恐惧害怕)

    英文翻译

    fearful, afraid, anxious, nervous

    方言集汇

    ◎ 粤语:wong4
    ◎ 客家话:[梅县腔] fong2 [海陆丰腔] fong2 [客英字典] fong2 [台湾四县腔] fong2 [客语拼音字汇] fong2 [陆丰腔] fong3 [宝安腔] fong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一唐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胡光唐合平聲合口一等ghuang/huangɣuɑ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