兢惶
注音
ㄐ一ㄥ ㄏㄨㄤˊ
词语释义
惊惧惶恐。
词语解释
惊惧惶恐。
隋 江总 《为陈六宫谢章》:“克柔阴化,兢惶并集。”《旧唐书·杜佑传》:“尘瀆圣聪,兢惶无措。” 宋 王禹偁 《谢宣赐表》:“猥承詔命,恭草册文,深虞孤陋寡闻,难当大手笔事,虽经御览,未息兢惶。”
引证解释
⒈ 惊惧惶恐。
引隋江总《为陈六宫谢章》:“克柔阴化,兢惶并集。”
《旧唐书·杜佑传》:“尘瀆圣聪,兢惶无措。”
宋王禹偁《谢宣赐表》:“猥承詔命,恭草册文,深虞孤陋寡闻,难当大手笔事,虽经御览,未息兢惶。”
兢惶的网络释义
兢惶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象形。金文字形,象二人头顶重物形。头上戴着重物,故常戒惕小心。本义:小心谨慎的样子)
(2) 同本义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诗·小雅·小旻》
(3) 又如:兢惕(小心谨慎);兢持(矜持,拘束);兢兢切切(兢兢业业,小心翼翼);兢危(戒慎忧惧)
(4) 强劲
尔羊来思,矜矜兢兢,不骞不崩。——《诗·小雅·无羊》
(5) 又如:兢兢(强壮的样子)
动词
战栗;恐惧 。如:兢灼(戒惧焦灼);兢悚(恐惧);兢惕(戒惧);兢悸(犹惊悸)
英文翻译
fearful, cautious, wary
方言集汇
◎ 粤语:ging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kin1 [宝安腔] kin3 [海陆丰腔] gin5 kin1 [陆丰腔] gin1 [台湾四县腔] gin5 kin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kin1 [宝安腔] kin3 [海陆丰腔] gin5 kin1 [陆丰腔] gin1 [台湾四县腔] gin5 ki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六蒸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兢 | 居陵 | 見 | 蒸 | 平聲 | 蒸 | 開口三等 | 蒸 | 曾 | king/kiong | kĭəŋ |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心,皇声。本义:恐惧,惊慌) 同本义
惶,惶恐也。——《说文》
惶,惧也。——《广雅》
秦王方环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史记·刺客列传》
孟贲狎猛虎而不惶。——《潜夫论·卜列》
多官惶惶,只得散去。——明· 梦觉道人《三刻拍案惊奇》
(2) 又如:惶惶(惊恐不安);遑迫(惊慌);惶汗(惊惧而汗流);惶沮(恐惧沮丧);惶怖(恐惧害怕)
英文翻译
fearful, afraid, anxious, nervous
方言集汇
◎ 粤语:wong4
◎ 客家话:[梅县腔] fong2 [海陆丰腔] fong2 [客英字典] fong2 [台湾四县腔] fong2 [客语拼音字汇] fong2 [陆丰腔] fong3 [宝安腔] fong2
◎ 客家话:[梅县腔] fong2 [海陆丰腔] fong2 [客英字典] fong2 [台湾四县腔] fong2 [客语拼音字汇] fong2 [陆丰腔] fong3 [宝安腔] fong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一唐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黃 | 胡光 | 匣 | 唐合 | 平聲 | 陽 | 合口一等 | 唐 | 宕 | ghuang/huang | ɣuɑ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