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愕

jīng è [ jing e]
繁体 驚愕
注音 ㄐ一ㄥ ㄜˋ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惊愕 jīng’è

(1) 惊奇震愕

群臣惊愕。——《战国策·燕策》
因惊愕而陷入的沉默
stun

词语解释

  1. 亦作“ 惊鄂 ”。吃惊而发愣;非常震惊。

    《战国策·燕策三》:“ 荆軻 逐 秦王 , 秦王 环柱而走,羣臣惊愕。”《汉书·霍光传》:“羣臣皆惊鄂失色,莫敢发言,但唯唯而已。” 颜师古 注:“凡言鄂者,皆谓阻碍不依顺也,后字作愕,其义亦同。” 唐 韦元甫 《木兰歌》:“今者见 木兰 ,言声虽是颜貌殊,惊愕不敢前,叹息徒嘻吁。” 明 方孝孺 《尚志斋记》:“吾尝试于众曰:‘ 周公 、 孔子 与吾同也,可取而师也; 颜子 、 孟子 与吾同也,可取而友也。’众若骇然,而惊愕然,而相顾悱然,笑予,以为狂。” 叶紫 《山村一夜》:“那孩子听了我这话,突然地惊愕得张开了他的嘴巴和眼睛,说不出话来了。”

惊愕的国语词典

非常惊讶害怕。

惊愕的网络释义

惊愕 (汉语词语)

  • 惊愕,亦作“ 惊鄂 ”。
  • 拼音:jīng’è
  • 形容因吃惊而发愣;非常震惊的样子。
  • 也意为恐惧;害怕
  • 惊愕造句

    这消息像一场突来的暴风雪,使人猝不及防,人们惊愕了。
    我一时为之惊愕驻足,那样似开不开,欲语不语,将红未红,待香未香的一株红莲!
    在家中居然看到一条大蛇,他非常惊愕!
    疯狂的爵士音乐演奏者惊愕地盯着剃刀上的白斑。
    令印度穆斯林感到惊愕的是,法官竟然放话:“我们这儿可不欢迎塔利班分子。”。
    得知她去世的消息我惊愕不已,很长时间才缓过劲来。
    一女子藏身人群中,白纱半掩面,杏眼圆睁,眸中仍映着惊愕。
    事隔几十年后,回顾那些年头醉生梦死的状况,着实使我惊愕不已。
    适方饭,惊愕气通,手足厥冷,几至委顿。
    一旁的林逍也惊愕失色,呆呆的站在原地化作一尊木偶。
    我一脸惊愕,丫说我TM要讨个吉利。
    忽见来表,将兴晋阳之甲,惊愕骇惋,未譬所由。
    不止是他,周围之人,亦莫不如此,神情惊愕。
    我惊愕失色连忙闪躲,几乎要摔下崖去,却被人用手拉了回来。
    这出现代版的《抓壮丁》让人看得惊愕。
    几人惊愕失色,无法接受这种转变。
    魂消魄夺魂消魄丧寒心酸鼻惊愕失色惊弓之鸟。
    在众人惊愕的围观和啧啧的称奇声中,徐子明骑着电驴子帅气登场。
    而惊愕的却是那西红尘竟然对齐西如此恭敬,惟命是从。
    此举他惊愕不已,一切仇怨在此间涣然冰释。

    汉字详情

    jīng [jing]
    部首: 339
    笔画: 11
    五笔: NYIY
    五行:
    仓颉: PYRF
    四角: 90096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马,敬声。本义:马受惊)

    (2) 同本义

    驚,马骇也。——《说文》

    襄子至桥而马惊。——《战国策·赵策一》

    (3) 又如:惊嘶(马受惊而嘶叫);惊尘(车马疾驶所扬起的尘土);惊镳(惊马)

    (4) 惊动;震惊

    宫庭震惊。——《楚辞·招魂》

    其生若惊。——《吕氏春秋·慎大》

    震惊百里。——《易·震卦》。郑注:“惊之言警戒也。”

    皆惊忙。——《乐府诗集·木兰诗》

    月出惊山鸟。——唐· 王维《鸟鸣涧》

    惊问信之。——明· 魏禧《大铁椎传》

    惊为生人。——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5) 又如:惊唬(惊动,吓唬);惊耍(用惊吓的办法开玩笑;耍笑);惊闺(惊闺叶。货郎为招徕顾客而使用的一种手摇响器)

    (6) 动

    波澜不惊。——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7) 惊慌,恐惧

    秦王惊,自引而起。——《战国策·燕策》

    闻人声亦惊起。——苏轼《石钟山记》

    (8) 又如:惊恍(惊慌,害怕);惊怖(惊慌恐怖,惊吓);惊报(灾祸的先兆);惊疑(惊慌疑惑);惊嘬嘬(非常提心、害怕的样子);惊怖惕息(战战兢兢,恐惧不安的样子)

    (9) 惊讶;惊奇。如:惊厄(惊险;惊困);惊诧(惊讶诧异);惊乍(惊恐不安);惊悼(惊异痛伤)

    (10) 纷乱

    莫敢直言,其生若惊。——《吕氏春秋》

    细尘障路起,惊花乱眼飘。——北周· 庾信《侠客行》

    英文翻译

    frighten, surprise, startle

    方言集汇

    ◎ 粤语:ging1

    宋本广韵

    è [e]
    部首: 339
    笔画: 12
    五笔: NKKN
    五行:
    仓颉: PRRS
    四角: 960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心,咢声。本义:惊讶)

    (2) 同本义 愕,惊也。——《广雅·释诂一》

    愕,然欲殴之。——《汉书·张良传》

    犹愕眙而不能阶。——班固《西都赋》

    成骇立愕呼。——《聊斋志异·促织》

    (3) 又

    成益愕,急逐趁之,蟆入草间。

    先生且喜且愕,舍狼而前。——马中锡《中山狼传》

    (4) 又如:愕怪(惊奇);愕窒(惊惶得不敢出气);愕梦(惊愕而梦)

    (5) 直言

    愕愕者不以天下为忧。——《管子·白心》

    万里之朝,日闻唯唯,而后闻诸生之愕愕,此乃公卿之良药针石。——《盐铁论·国疾》

    謇愕之操,华首弥固。——《后汉书·陈蕃传》

    (6) 又如:愕愕(直言)

    英文翻译

    startled, alarmed, astonished

    方言集汇

    ◎ 粤语:ngok6
    ◎ 客家话:[梅县腔] ngok8 [台湾四县腔] ngok8 ngok7 [客英字典] ngok8 [陆丰腔] ngok8 [客语拼音字汇] ngog6 [海陆丰腔] ngok8 ngok7 [宝安腔] ngok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九鐸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五各鐸開入聲開口一等ŋɑknga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