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绿

bì lǜ [bi lv]
繁体 碧綠
注音 ㄅ一ˋ ㄌㄩˋ
词性 形容词

词语释义

碧绿 bìlǜ

(1) 青绿色

viridity;dark green

词语解释

  1. 碧玉。

    《山海经·中山经》:“又西五十里曰 穀山 …… 爽水 出焉,而西北流注于 穀水 ,其中多碧緑。”

  2. 青绿色。亦指绿色的柳条。

    晋 傅玄 《瓜赋》:“敷碧緑之纯采,金华炳其朗明。” 唐 张碧 《游春引》之三:“千条碧緑轻拖水,金毛泣怕春江死。” 刘白羽 《长江三日》:“近处山峦,则碧绿如翡翠。”

引证解释

⒈ 碧玉。

《山海经·中山经》:“又西五十里曰穀山 …… 爽水出焉,而西北流注于穀水,其中多碧緑。”

⒉ 青绿色。亦指绿色的柳条。

晋傅玄《瓜赋》:“敷碧緑之纯采,金华炳其朗明。”
唐张碧《游春引》之三:“千条碧緑轻拖水,金毛泣怕春江死。”
刘白羽《长江三日》:“近处山峦,则碧绿如翡翠。”

碧绿的国语词典

翠绿色。

碧绿的网络释义

碧绿 (词语释义)

  • 碧绿,汉语词语,通常是指清澈、通透、呈绿色。也指翡翠的绿色之一。
  • 碧绿造句

    碧绿的草地上点缀着一簇簇紫色的花朵。
    碧绿的草地一直伸展到海边。
    潭水清澈碧绿,好似看尽人间世态炎凉的眼眸,沉静,深邃。
    碧绿的草原一望无际,远处的牛羊隐约可见。
    春天,田野上一片碧绿。
    一眼望去羊群像绣毯上的白花缀在碧绿的草原上。
    暫屋后是一片碧绿平整的菜田。
    荷叶圆圆的,像一把碧绿的小伞,真可爱。
    荷花的样子千姿百态,有的像害羞的小女孩涨红了脸,躺在碧绿的荷叶下;有的好奇地探出头来,望着这美丽可爱的人间;有的荷花像俊俏的仙姑正对着平静的湖面梳妆打扮。
    春天到了,各种花草树木在阳光下舒展它们碧绿的叶子。
    百草园里有碧绿的菜畦和五色的花坛。
    白杨树舒展着碧绿的叶子,吮吸着春天的雨露。
    我喜欢看芦花,看湖中的芦花。那里是我梦的诞生的地方,开始有憧憬和理想的地方。碧绿的湖水,湖中茂密的芦苇和如雪的芦花,伴随我走向人生的旅程。
    春雨过后,碧绿的麦苗长得更加旺盛。
    雨后的荷叶好像翠玉似的,格外碧绿。
    风一吹,水面荡漾着轻柔的涟漪,就像有人在静静地抖动着碧绿的绸子。
    大山深处,一面是浓绿的树林,一面是碧绿的深水。
    桂林的水真清呀,有如碧绿的翡翠。
    广阔的天空下,是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荷塘。
    呱呱呱,在碧绿的池塘里;刷刷刷,在茂密的森林中。

    汉字详情

    [bi]
    部首: 517
    笔画: 14
    五笔: GRD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女性
    仓颉: MAMR
    四角: 1660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玉,从石,白声。本义:青绿色的玉石)

    (2) 同本义

    碧,石之青美者。——《说文》

    高山,其下多青碧。——《山海经·西山经》

    (3) 又

    章峨之山多瑶碧。

    昆仑碧树瑶树在其北。——《淮南子·地形》

    锡碧金银,众色炫耀。——《汉书·司马相如传》

    (4) 又如:碧卢(像玉的美石);碧箫(用碧玉制的箫);碧玉椽(用碧玉做的椽子)

    (5) 指代绿水

    碧水东流至此回。——唐· 李白《望天门山》

    一碧万顷。——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6) 又如:碧波(清澄绿色的水波);碧泱泱(水流澄绿深广的样子);碧流(绿水);碧漪(清澈的水波。泛指绿水)

    形容词

    (1) 青绿色

    绿碧青丝绳。——《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碧峰巉然孤起。——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寒则苍,春则碧。——王夫人《小云山记》

    (2) 又如:碧香(本指绿酒的馨,后为酒名);碧海(碧绿色的海);碧芳(绿叶);碧城(传说中仙人居住的地方)

    (3) 青白色,浅蓝色

    春草碧色,春水渌波。——江淹《别赋》

    接天连叶无穷碧。——宋·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芳》

    (4) 又如:碧雾(青色的云雾);碧烟(青色的烟雾);碧云(青云;碧空中的云)

    英文翻译

    jade; green, blue

    方言集汇

    ◎ 粤语:bik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bit7 pet7 [海陆丰腔] bit7 pet7 [梅县腔] pet7 [台湾四县腔] bit7 pet7 [客语拼音字汇] bid5 [东莞腔] bit7 [宝安腔] bit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二昔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彼役昔合入聲合口三等pĭwɛkpyek/pvek
    lǜ,lù [lv,lu]
    部首: 332
    笔画: 11
    五笔: XVIY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VMNME
    四角: 27199

    详细解释

    名词

    (1) 通“菉”。一种野菜

    终朝采绿,不盈一掬。——《诗·小雅·绿竹猗猗》

    (2) 帝王受命的符箓。后作“箓”

    河出绿图,地出乘黄。——《墨子》

    (3) 又用于绿林(绿林山)、绿营(清代汉人地方武装)、鸭绿江等

    (4) 另见

    形容词

    (1) (形声。从糸( ),表示与线丝有关,录声。本义:青中带黄的颜色)

    (2) 同本义

    绿,帛青黄色也。——《说文》

    君朱绿。——《礼记·玉藻》

    绿叶素荣。——《楚辞·橘颂》。注:“犹青也。”

    绿车名曰皇孙车。天子有孙,乘之以从。——蔡邕《独断》

    绿碧青丝绳。——《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3) 又如:水绿(浅绿色);碧绿(青绿色);绿耳(骏马名。为“周穆王”八骏之一。因其毛为绿色,故名);绿竹(绿色的竹子);绿沈(浓绿色,深绿色。凡弓、枪衣甲及其它器物饰以绿漆或为绿色的都可加上绿沈二字);绿波(碧波,澄绿的水波);绿衫(“唐”时低层官吏所穿的绿色衣衫)

    (4) 颜色昏暗,乌黑色

    绿云扰扰。——唐· 杜牧《阿房宫赋》

    (5) 又如:绿鬓(乌黑而光亮的鬓发。引申为青春年少的容颜);绿媛(有乌黑头发的美女);绿云(女子乌黑光亮的秀发)

    动词

    (1) 呈现绿色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宋· 王安石《泊船瓜洲》

    (2) 又如:绿化(种植花、草、树木,使周围一片碧绿,在城市可以使环境优美卫生,在山区可防止水土流失);绿浮(指绿茶泡出的液汁);绿油(用油彩饰为绿色);绿意(指春天草木葱翠的气象);绿威威(形容呈现一片绿色)

    (3) 另见

    英文翻译

    green; chlorine

    方言集汇

    ◎ 粤语:luk6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