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症

bìng zhèng [ bing zheng]
注音 ㄅ一ㄥˋ ㄓㄥˋ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病症 bìngzhèng

(1) 即疾病

illness;disease

词语解释

  1. 疾病。

    《古今小说·闹阴司司马貌断狱》:“次日昏迷不醒,叫唤也不答应,正不知什么病症。”《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三:“不想 吴 家 兴娘 ,为盼吾家音信不至,得了病症,我到得 吴 家,死已两月。”《说岳全传》第十三回:“ 宗泽 害何病症,即着太医院前去医治。” 邹韬奋 《萍踪寄语》一一七:“建筑艰难的铁道,医治难艰的病症……总以为社会大众谋幸福为第一义。”

引证解释

⒈ 疾病。

《古今小说·闹阴司司马貌断狱》:“次日昏迷不醒,叫唤也不答应,正不知什么病症。”
《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三:“不想吴家兴娘,为盼吾家音信不至,得了病症,我到得吴家,死已两月。”
《说岳全传》第十三回:“宗泽害何病症,即着太医院前去医治。”
邹韬奋《萍踪寄语》一一七:“建筑艰难的铁道,医治难艰的病症……总以为社会大众谋幸福为第一义。”

病症的国语词典

疾病的症状征候。

病症的网络释义

病症

  • 病症,指疾病。《古今小说·闹阴司司马貌断狱》:“次日昏迷不醒,叫唤也不答应,正不知什么病症。”
  • 人类、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命形式出现异常状态的外在表现特征。
  • 由表及里,可排序为:病症,病征,病证。
  • 注意,中医通过望、闻、问、切等方法来了解的是病征,而不是病症。
  • 病症的翻译

    英语: disease, illness
    德语: Krankheit, Leiden (S)​
    法语: symptôme, affection, maladie

    病症造句

    看了药品说明,才知道它适应的病症和服用方法。
    老中医孙爷爷专治疑难病症。
    食用以下食物,可有效地抑制因摄取脂肪较多而引起的多种病症。
    他妙手回春,为村民医治好了多年的顽固病症。
    您好,根据您的描述,您说的应该是血府化瘀汤,功效活血祛瘀,行气止痛,主要适用于血瘀证明显的的病症。
    你好,根据病情所述存在上述病症一般考虑是炎症引起的,如果真存在炎症会影响精液质量出现不孕的。
    同学们似乎并不知道老师的病症。
    请将表格连同收据正本,递交财务处。所有收据正本必须列明病症。
    由于新的克雅氏症与疯牛病有很一致的地方,都是由某种蛋白发生变异引起的,所以英国医学家基本可以肯定,这种病症与“疯牛病”有直接的联系。
    我们身体上每个"零件"都是有用的,假如没用,我们的爹妈不会给我们。我们这些"零件"就不能随便摘,这个"零件"摘了,它一定会有一些病症就反响出来了。
    结合眼针疗法与中医脏腑和经络的关系,可以更深入地研究由于部分脏器和经络发生变化而引发的老年性痴呆这一病症。
    糟了,都说菜籽花开,痴鬼打堆!意思是说当油菜花开的季节,气温回升,各种病症容易发作。
    据说,舞蹈症是一种具有家庭遗传性的罕见病症。
    病症的及早诊断可避免死亡与病痛。
    如治疗危重病症,将解毒活血汤方中的连翘、芍药、地黄、甘草各加一钱,治疗更加危重的病症则将四药各加二钱。
    许多癌症病人也在一两年前就出现了各种胃腹不适等杂症,待症状加重后检查,则已不可收拾,人们只知道癌症一经查出,便是晚期者多,且不想一想,那早就缠绵不去的杂病症状,早就敲起了危险的警钟。
    我们药谷有个约定俗成的习惯,每年花灯节后都会让门下的徒儿下山,到江湖上去采集关于药物与病症的信息,并同时去秘密打探几种珍惜药材。
    一项新的小型研究发现,太极拳这一中国古老的冥思与锻炼运动,可以缓解一种名为纤维肌痛的让人痛苦的慢性病症状。
    是以西国老人院、癫狂、聋哑等院,遇有死者,许医局剖析肢体,穷究病症及生生化化之原,以教后学,故西医皆明脏腑、血脉之奥。
    然而,通常免疫疗法被用来作为像是爱滋病患或是其他免疫缺陷疾病或是自体免疫病症病人之免疫抑制。

    汉字详情

    bìng [bing]
    部首: 513
    笔画: 10
    五笔: UGMW
    五行:
    仓颉: KMOB
    四角: 001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疒形丙声。本义:上古时指重病)

    (2) 同本义

    病,疾加也。——《说文》

    疾病外内皆埽。——《仪礼·既夕礼》。注:“疾甚曰病。”

    坎为心病。——《易·说卦》

    疾病而立之。——《左传·襄公十九年》

    故得病寝衽,畏惧鬼至。——王充《论衡·订鬼》

    与死人同病者,不可生也。——《韩非子·孤愤》

    行年四十而有内热之病以死。——《庄子·达生》

    (3) 又如:病革(病势危急将死);病亟(病革)

    (4) 生理上或心理上不正常的状态

    君之病在肌肤。——《韩非子·喻老》

    性伤谓之病。——《荀子·正名》

    张良多病,未尝特将也。——《史记·留侯世家》

    (5) 又如:病笃(病势沉重);病疽(毒疮类疾病);病困(受疾病的困扰);病革(病势危急将死);病亟(病革)

    (6) 缺点,毛病,瑕疵

    不如舜,不如 周公,吾之病也。—— 唐· 韩愈《原毁》

    至于不孚之病,则尤不才为甚。——宗臣《报刘一丈书》

    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然今日庭诘弘,诚中弘之病。——《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砭切政病。——《新唐书·杜希全传》

    (7) 又如:病累(指文章中有瑕疵或累赘的字句);语病;通病(一般都有的缺点);毛病(缺点);弊病(事情上的毛病;弊端)

    (8) 疾苦,痛苦

    长其孤,问其病。——《国语·吴语》

    形容词

    (1) 困难,不利

    利则东收齐,病则西侵 秦。——《史记·商君列传》

    (2) 枯萎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唐·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 又如:病树(即将枯死的树木);病叶(枯叶;黄叶);病草(枯萎变黄的草)

    动词

    (1) 生病

    未果,寻病终。——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王充《论衡·订鬼》

    弥子瑕母病。——《韩非子·说难》

    见一人病咽塞。——《三国志·方伎传》

    (2) 又如:孩子病了;病状(请病假的文状);病忘(患健忘的病症);病恹恹(久病慵懒的样子)

    (3) 担心,忧虑

    君子病无能焉。——《论语·卫灵公》

    (4) 又如:病滞(犹郁滞);病俗(犹言忧民忧俗);病疚(愧悔不安)

    (5) 苦恼,困恼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6) 又如:病涉(苦于涉水渡川)

    (7) 损害 。如:病民(为害人民);病蛊(害人的毒蛊。犹言害人虫)

    (8) 疲累,倦困

    今日病矣,余助苗长矣。——《孟子·公孙丑上》

    (9) 又如:病乏(困乏;因病惫乏);病喙(非常疲乏,呼吸困难)

    英文翻译

    illness, sickness, disease

    方言集汇

    ◎ 粤语:beng6 bing6
    ◎ 客家话:[沙头角腔] piang5 [客英字典] piang5 [台湾四县腔] piang5 [梅县腔] piang5 [海陆丰腔] piang6 [客语拼音字汇] piang4 [陆丰腔] piang6 [宝安腔] piang3 [东莞腔] piang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四十三映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皮命庚三開去聲開口三等bʰĭɐŋbiengh/byanq
    zhèng,zhēng [zheng]
    部首: 513
    笔画: 10
    五笔: UGHD
    五行:
    仓颉: KMYM
    四角: 00111

    详细解释

    zhēng

    名词

    (1) 腹中结块的病

    脉沉重而中散者,因寒食成症。——晋· 王叔和《脉经》

    (2) 又如:病症(病征。按:病征的 “症”,在古时只作“證”。症是近代的俗字);症坚(症结);症痼(腹中积久未消的痞块);症瘕(腹中结块的病。喻固陋寡闻);症噎(腹中结块,食塞咽喉)

    (3) 另见 zhèng

    zhèng

    名词

    (1) 症候;病象。古通“證”

    荔枝核性太热,补阴,人有阴症寒疾者,取七枚煎汤饮之,汗出便差。亦治疝气。——《五杂俎·物部三》

    (2) 又如:死症(绝症。无法治好的病);险症(危险的症候);顽症(难治或久治不愈的病症);崩症(子宫大量出血的病);症象(症状)

    (3) 另见 zhēng

    (4) “證”另见 zhèng

    英文翻译

    disease, illness, ailment

    方言集汇

    ◎ 粤语:zing1 zing3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tsiin5 [梅县腔] zhin5 [沙头角腔] zin5 [客语拼音字汇] zin4 [海陆丰腔] zhin5 [宝安腔] zin5 [陆丰腔] zhin5 [客英字典] zhin1 [东莞腔] zin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六蒸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陟陵平聲開口三等ţĭəŋtring/ti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