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汀

bí tīng [ bi ting]
注音 ㄅ一ˊ ㄊ一ㄥ

词语释义

鼻涕。

词语解释

  1. 鼻涕。

    《歧路灯》第九六回:“狗腿朋友,到了爷们乡绅人家,软似鼻汀浓似酱。”《歧路灯》第九八回:“ 绍闻 不能让客,坐在一把椅子上,歪着头,鼻汀眼泪流了一大摊。”

引证解释

⒈ 鼻涕。

《歧路灯》第九六回:“狗腿朋友,到了爷们乡绅人家,软似鼻汀浓似酱。”
《歧路灯》第九八回:“绍闻不能让客,坐在一把椅子上,歪着头,鼻汀眼泪流了一大摊。”

鼻汀的网络释义

鼻汀

  • bí tīng ㄅㄧˊ ㄊㄧㄥ
  • 鼻汀
  • 鼻涕。《歧路灯》第九六回:“狗腿朋友,到了爷们乡绅人家,软似鼻汀浓似酱。”《歧路灯》第九八回:“ 绍闻 不能让客,坐在一把椅子上,歪着头,鼻汀眼泪流了一大摊。”
  • 汉字详情

    [bi]
    部首: 1401
    笔画: 14
    五笔: THLJ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HUWML
    四角: 26221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自,从畀( ),“畀”又兼作声符。“自”是“鼻”的本字,作“自己”用后,另造了“鼻”字。“畀”是给予、付与的意思。合起来表示一呼一吸,自相给予。本义:鼻子)

    (2) 同本义。呼吸兼嗅觉的器官

    鼻,主臭者也。——《说文》

    天食人以五气从鼻入,地食人以五味从口入。——《老子》

    鼻出入气高而有窍,又,鼻者,肺之使。——《白虎通》

    肤灭鼻。——《易·噬》。虞注:“艮为鼻。”

    鼻辨芬芳腥臊。——《荀子·荣辱》

    (3) 又如:鼻哂(即嗤之以鼻。轻视、嘲笑的表情);鼻饮(用鼻饮水);鼻准(鼻子的尖端)。又指某些器物上的隆起或孔状部分。如:印鼻;针鼻儿;门鼻儿;鞍鼻

    (4) 初始,发端

    鼻,始也。兽之初生谓之鼻,梁益之间谓鼻为初,或谓之祖。——《方言十三》

    有周氏之婵嫣兮,或鼻祖于 汾隅。——《汉书·扬雄传》

    英文翻译

    nose; first; KangXi radical 209

    方言集汇

    ◎ 粤语:bei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pi6 [客英字典] pi5 [沙头角腔] pi5 [东莞腔] pi5 [客语拼音字汇] pi4 [台湾四县腔] pi5 [梅县腔] pi5 [宝安腔] pi3 [陆丰腔] pi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六至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毗至脂A開去聲開口三等脂Abʰibjiih/bih
    tīng [ting]
    部首: 331
    笔画: 5
    五笔: ISH
    五行:
    吉凶:
    仓颉: EMN
    四角: 3112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水,丁声。本义:水平)

    (2) 同本义

    汀,平也。——《说文》。段玉裁注:“谓水之平也。水平谓之汀,因之洲渚之平谓之汀。” 徐锴注:“水岸平处。”

    (3) 水边平滩

    岸芷汀兰。——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4) 又如:汀渚(水中小洲或水边平地);汀葭(水边的芦苇);汀喷(水涯,水滨)

    (5) 河流名。汀江 。在福建省西南部

    (6) 古州名 。唐置。故州治在福建省长汀县。辖境约当今福建省汀江、九龙溪流域

    英文翻译

    sandbar, beach, bank, shore

    方言集汇

    ◎ 粤语:ding1 ting1
    ◎ 客家话:[梅县腔] tin1 [台湾四县腔] tin1 ten1 din5 din2 [客英字典] tin1 ten1 [海陆丰腔] tin1 ten1 din5 din2 [客语拼音字汇] dang1 din4 tin1 tin2 tin4 [宝安腔] tin1 | tin3 | tin5 | din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五青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他丁青開平聲開口四等thengtʰie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