隈嵎
注音
ㄨㄟ ㄩˊ
词语释义
角落﹐一隅。
词语解释
角落,一隅。
南朝 梁 刘孝标 《与举法师书》:“夫日御停照,不踰隙穴,海若濆涌,莫限隈嵎。”
引证解释
⒈ 角落,一隅。
引南朝梁刘孝标《与举法师书》:“夫日御停照,不踰隙穴,海若濆涌,莫限隈嵎。”
隈嵎的网络释义
隈嵎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阜(
),畏声。本义:山或水弯曲的地方)(2) 水流弯曲处
田者不侵畔,渔者不侵隈。——《淮南子》。高诱注:“隈,曲深处,鱼所聚也。”
(3) 山的弯曲处 。如:隈隩(曲窄幽深);山隈;城隈
(4) 水涯
凭高望之阳隈,体川陆之污隆。——《文选·潘岳·西征赋》。李善注:“隈,崖也。”
(5) 泛指弯曲处
(6) 曲深处
奎蹏曲隈,乳间股脚,自以为安室利处。——《庄子·徐无鬼》
(7) 弓把两边的弯曲处
大射正执弓,以袂顺左右隈,上再下壹,右执弣,左执箫,以授公,公亲揉之。——《仪礼》
(8) 指角或角落
考之四隈。——左思《魏都赋》
英文翻译
cove, bay, inlet
方言集汇
◎ 粤语:wui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woi1 [梅县腔] voe.1 [客语拼音字汇] vui4 [台湾四县腔] woi1 [客英字典] voi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woi1 [梅县腔] voe.1 [客语拼音字汇] vui4 [台湾四县腔] woi1 [客英字典] voi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五灰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隈 | 烏恢 | 影 | 灰 | 平聲 | 灰 | 合口一等 | 灰 | 蟹 | quai/uoi | ʔuɒi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山,禺声。本义:封嵎之山)
(2) 山势弯曲险阻的地方
虎负嵎。——《孟子》
(3) 又如:嵎虎(负嵎之虎);嵎夷(古代指山东东部滨海地区)
(4) 通“隅”。偏僻的地方
息肩栖南嵎。——支遁《述怀》
(5) 又如:嵎角(角落);嵎谷(神话传说中的日落之处)
形容词
山高的样子 。如:嵎嵎(山高的样子)
英文翻译
mountain recess; canyon
方言集汇
◎ 粤语:jyu4
◎ 客家话:[客英字典] ngi2 [海陆丰腔] ngi2 [梅县腔] ngi2 [宝安腔] ngi2 [客语拼音字汇] ngi4 [台湾四县腔] ngi2
◎ 潮州话:ngo5
◎ 客家话:[客英字典] ngi2 [海陆丰腔] ngi2 [梅县腔] ngi2 [宝安腔] ngi2 [客语拼音字汇] ngi4 [台湾四县腔] ngi2
◎ 潮州话:ngo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虞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虞 | 虞俱 | 疑 | 虞 | 平聲 | 虞 | 合口三等 | 虞 | 遇 | ngyo/ngiu | ŋĭ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