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压

zhèn yā [ zhen ya]
繁体 鎮壓
注音 ㄓㄣˋ 一ㄚ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镇压 zhènyā

(1) 用强力压制

刚出现的起义已被彻底镇压下去了
suppress

(2) 处死

那个杀人犯已经被镇压了
execute

(3) 压紧播种后的垄或植株行间的土壤

rolling

词语解释

  1. 亦作“ 镇厌 ”。压在下面。

    汉 班固 《西都赋》:“禽相镇厌,兽相枕藉。”一本作“ 镇压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二》:“ 吐谷浑 于 河 上作桥,谓之 河 属。长一百五十步,两岸纍石作基陛,节节相次,大木从横,更相镇压。” 宋 王安石 《次韵张氏女弟咏雪》:“那能镇压黄尘起,强欲侵凌白日飞。”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虹桥录下》:“僵禽毙兽,镇压枕藉。” 王西彦 《风雪》三:“山冈、丛林和田野一切被雪覆盖着,镇压着了。”

  2. 亦作“ 镇厌 ”。压迫;以强力、威势使慑服。

    汉 仲长统 《昌言·理乱》:“当君子困贱之时,跼高天,蹐厚地,犹恐有镇厌之祸也。”《晋书·唐彬传》:“今诸军已至,足以镇压内外。” 唐 谷神子 《博异志·刘希昂》:“此是火灾欲起,觅术士镇压之。” 宋 苏洵 《权书下·高祖》:“为大臣素所畏服,独此可以镇压其邪心。” 鲁迅 《朝花夕拾·琐记》:“我的前辈同学被 关圣帝君 镇压了一整年,就只在这时候得到一点好处,--虽然我并不深知是怎样的好处。”

  3. 犹镇守。

    唐 刘禹锡 《将赴汝州途出浚下留辞李相公表臣》诗:“ 夷门 天下之咽喉,昔时往往生疮疣,联翩旧相来镇压,四海吐纳皆通流。”

  4. 抑制;控制。

    巴金 《雨》一:“ 陈真 半晌不回答他的话,只是紧紧地咬着嘴唇,来镇压自己的心痛。” 萧红 《手》:“她坐在床上张着嘴,把下颚微微向前抬起一点,像是安然和舒畅镇压着她似的。” 骆宾基 《旅途》三:“在粮食市场上的囤积居奇,还需要从 东北 调粮去镇压市场。”

  5. 压紧播种后的垄或植株行间的土壤,为使种子或植株容易吸收水分和养分。

    《人民日报》1979.12.27:“必要时进行适当灌溉,加强田间管理,进行镇压、中耕等,减少水分蒸发。”

  6. 特指处决反革命分子。

    《花城》1981年第3期:“只有一个姓 李 的联保主任,早在镇反时已被镇压,不存在外逃问题。”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镇厌”。压在下面。

汉班固《西都赋》:“禽相镇厌,兽相枕藉。”
一本作“镇压”。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二》:“吐谷浑于河上作桥,谓之河属。长一百五十步,两岸纍石作基陛,节节相次,大木从横,更相镇压。”
宋王安石《次韵张氏女弟咏雪》:“那能镇压黄尘起,强欲侵凌白日飞。”
清李斗《扬州画舫录·虹桥录下》:“僵禽毙兽,镇压枕藉。”
王西彦《风雪》三:“山冈、丛林和田野一切被雪覆盖着,镇压着了。”

⒉ 亦作“镇厌”。压迫;以强力、威势使慑服。

汉仲长统《昌言·理乱》:“当君子困贱之时,跼高天,蹐厚地,犹恐有镇厌之祸也。”
《晋书·唐彬传》:“今诸军已至,足以镇压内外。”
唐谷神子《博异志·刘希昂》:“此是火灾欲起,觅术士镇压之。”
宋苏洵《权书下·高祖》:“为大臣素所畏服,独此可以镇压其邪心。”
鲁迅《朝花夕拾·琐记》:“我的前辈同学被关圣帝君镇压了一整年,就只在这时候得到一点好处,--虽然我并不深知是怎样的好处。”

⒊ 犹镇守。

唐刘禹锡《将赴汝州途出浚下留辞李相公表臣》诗:“夷门天下之咽喉,昔时往往生疮疣,联翩旧相来镇压,四海吐纳皆通流。”

⒋ 抑制;控制。

巴金《雨》一:“陈真半晌不回答他的话,只是紧紧地咬着嘴唇,来镇压自己的心痛。”
萧红《手》:“她坐在床上张着嘴,把下颚微微向前抬起一点,像是安然和舒畅镇压着她似的。”
骆宾基《旅途》三:“在粮食市场上的囤积居奇,还需要从东北调粮去镇压市场。”

⒌ 压紧播种后的垄或植株行间的土壤,为使种子或植株容易吸收水分和养分。

《人民日报》1979.12.27:“必要时进行适当灌溉,加强田间管理,进行镇压、中耕等,减少水分蒸发。”

⒍ 特指处决反革命分子。

《花城》1981年第3期:“只有一个姓李的联保主任,早在镇反时已被镇压,不存在外逃问题。”

镇压的国语词典

以武力禁止暴乱,如:「镇压暴民」。《三国演义.第一三回》:「帝与大臣议事于茅屋之下,诸将引兵于篱外镇压。」也作「压镇」。

镇压的网络释义

镇压 (镇压)

  • zhèn yā ㄓㄣˋ ㄧㄚ
  • (1) [suppress]∶用强力压制
  • 刚出现的起义已被彻底镇压下去了
  • (2) [execute]∶处死
  • 那个杀人犯已经被镇压了
  • (3) [rolling]∶压紧播种后的垄或植株行间的土壤
  • (1).亦作“ 镇厌 ”。压在下面。 汉 班固 《西都赋》:“禽相镇厌,兽相枕藉。”一本作“ 镇压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二》:“ 吐谷浑 于 河 上作桥,谓之 河 属。长一百五十步,两岸累石作基陛,节节相次,大木从横,更相镇压。” 宋 王安石 《次韵张氏女弟咏雪》:“那能镇压黄尘起,强欲侵凌白日飞。”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虹桥录下》:“僵禽毙兽,镇压枕藉。” 王西彦 《风雪》三:“山冈、丛林和田野一切被雪覆盖着,镇压着了。”
  • (2).亦作“ 镇厌 ”。压迫;以强力、威势使慑服。 汉 仲长统 《昌言·理乱》:“当君子困贱之时,跼高天,蹐厚地,犹恐有镇厌之祸也。”《晋书·唐彬传》:“今诸军已至,足以镇压内外。” 唐 谷神子 《博异志·刘希昂》:“此是火灾欲起,觅术士镇压之。” 宋 苏洵 《权书下·高祖》:“为大臣素所畏服,独此可以镇压其邪心。” 鲁迅 《朝花夕拾·琐记》:“我的前辈同学被 关圣帝君 镇压了一整年,就只在这时候得到一点好处,--虽然我并不深知是怎样的好处。”
  • (3).犹镇守。 唐 刘禹锡 《将赴汝州途出浚下留辞李相公表臣》诗:“ 夷门 天下之咽喉,昔时往往生疮疣,联翩旧相来镇压,四海吐纳皆通流。”
  • (4).抑制;控制。 巴金 《雨》一:“ 陈真 半晌不回答他的话,只是紧紧地咬着嘴唇,来镇压自己的心痛。” 萧红 《手》:“她坐在床上张着嘴,把下颚微微向前抬起一点,像是安然和舒畅镇压着她似的。” 骆宾基 《旅途》三:“在粮食市场上的囤积居奇,还需要从 东北 调粮去镇压市场。”
  • (5).压紧播种后的垄或植株行间的土壤,为使种子或植株容易吸收水分和养分。《人民日报》1979.12.27:“必要时进行适当灌溉,加强田间管理,进行镇压、中耕等,减少水分蒸发。”
  • (6).特指处决反革命分子。《花城》1981年第3期:“只有一个姓 李 的联保主任,早在镇反时已被镇压,不存在外逃问题。”
  • 镇压造句

    对流氓犯罪分子如果不坚决镇压,人民就会指责我们网漏吞舟。
    日本入侵者和伪军沆瀣一气,镇压抗日英雄。
    霸权主义者顾盼自雄,自以为用武力能镇压得住殖民地人民的反抗,结果被打得焦头烂额。
    阻止进一步发展的因素是镇压新的事物,镇压人类的首创精神和创造才能等。即便如此也不一定能成功。
    封建统治集团往往采用诛尽杀绝的残暴手段,镇压农民起义。
    帝国主义列强帮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就如为虎傅翼,使太平军很快陷入绝境。
    北洋军阀一边镇压学生爱国运动,一边向帝国主义暗送秋波。
    北京解放后,人民政府把那些血债累累的"四霸天"镇压了,人民拍手称快。
    他们不能镇压这件事去证明没有必要去做这件事,或者说孩子就是妇女们的活。
    镇压了几个犯罪分子,不要高枕无忧,要继续维持社会治安,使社会秩序稳定。
    她残酷地镇压戊戌变法运动就是这一基本思想的反映。
    新疆少数民族动乱,中国安保人员再次镇压,血流成河,自此之后,土耳其就成了众矢之的。
    我们镇压的对象,主要是那些死心塌地的汉奸特务和对抗战危害很大而为群众最痛恨的破坏分子、借刀杀人分子和坚决反动的叛徒。
    对分裂主义进行暴力镇压或许暂时会很有效。但它可能招致怨愤,并让独立运动世代传承下去。
    茂县羌民特别崇敬九鼎山,传说岷江是一条恶龙,大禹用九鼎将它镇压其下,后来九鼎变成了九鼎山。
    我猜他们的如意算盘是不一定正确选民们可能更信任两个有经验的苏格兰人,而不是让一群稚嫩的布灵顿男孩来镇压金融街的倒行逆施。
    交通警察队长桑福德?加勒利克决定对坐地铁的二流子们来一次镇压。
    对已灌田块及时中耕保墒;对旋耕不实和没有浇水条件的麦田,采取镇压和秸秆覆盖等措施进行保墒防寒;对苗弱苗小麦田及时追施腊肥,促苗转壮。
    该机能一次完成破茬、开沟施肥、播种、覆土镇压和修垄等项作业。
    与此同时,如果谈判失败的话,联合国安理会将再次请求加强的统治权,这样才能镇压住动乱地区所有的非法武装团体。

    汉字详情

    zhèn [zhen]
    部首: 506
    笔画: 15
    五笔: QFHW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OPJBC
    四角: 84781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金,真声。本义:对物体施加压力)

    (2) 同本义

    镇,博压也。——《说文》

    王执镇圭。——《周礼·大宗伯》

    镇圭尺有二寸,天子守之。——《考工记·玉人》

    而镇其浮。——《国语·楚语》

    系方绝,又重镇之。——枚乘《上书谏吴王》

    为资币、瑞节以镇之。——《国语》。

    (3) 又如:镇在五台山下;镇笮(压住);镇迮(压榨);镇石(压物的石块);镇犀(用犀牛角制的用具);镇帷犀(挂在帷帐四角防止牵动的犀角)

    (4) 镇服

    子以君命镇抚敝邑。——《国语·鲁语》

    因请立张耳为 赵王,以镇抚其国。——《史记》

    夫内诚不解,形谍成光,以外镇人心。——《庄子·列御寇》。

    (5) 又如:镇魇法(害人的法术);镇宅(迷信者用某种法术符咒压邪,保家宅平安);镇唬(威吓);镇遏(镇压遏阻)

    (6) 压制,用武力限制 。

    治讼若此为务,助豪猾而镇贫弱也。——《潜夫论》

    (7) 又如:镇绥(镇压平定);镇讨(镇压讨伐)

    (8) 抑制

    愿摇起而横奔兮,览民尤以自镇。——《楚辞·九章·抽思》。

    (9) 又如:镇浮(抑制轻浮);镇止(抑止);镇神头势(即镇神头。下围棋的一种战术。乙方投三六路攻四四路时,甲方用五六路抑制它)

    (10) 安定;安抚

    镇,安也。——《广雅》

    镇定大事。——《国语·晋语》

    镇国家,抚百姓。——《史记》。

    (11) 又如:镇心(静心,安定心神);镇安(安定,镇定);镇宁(安定);镇靖(安定,安抚);镇国(使国家安定)

    (12) 镇守,驻守

    留五百人镇之。——《资治通鉴·唐纪》。

    (13) 又如:镇脊(镇守屋脊,以驱邪魔);镇边关;镇辑(镇守安抚)

    (14) 使冷 。如:把西瓜放在冷水里镇一镇。

    名词

    (1) 压东西的重物

    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楚辞·九歌·湘夫人》

    (2) 古代在边境驻兵戍守称为镇。镇将管理军务,有的也兼理民政。宋初废

    唐初,兵之戍边者,大曰军,小曰守捉,曰城,曰镇,而总之者曰道。——《新唐书·兵志》。

    (3) 又如:镇军(古代将军名号;清代总兵的俗称);镇城(负责城防的军事长官);镇台(清代总兵)

    (4) 集镇,市镇 。宋以后称县以下的小商业都市,现多为基层行政单位

    民聚不成县而有税课者,则为镇或以官监之。——宋· 高承《事物纪原》。

    (5) 又如:村镇(村庄和小市镇);镇集(镇市。都指集镇);镇店(方言。集镇)

    (6) 古称一方的主山为镇

    四镇五岳。——《周礼·大司乐》

    (7) 重要或险要的地方

    白帝高为 三峡镇, 瞿唐险过 百牢关。—— 杜甫诗

    (8) 明、清时军队的编制单位。清末编练新军,也称为镇 。一镇统步队两协,马炮队各一标,二辎队各一营,以及军乐队等

    (9) 根本;基础

    然则士民者,乃国家之镇也;谷帛者,乃士民之命也。——魏· 高堂隆《切谏增崇宫室疏》

    (10) 姓

    形容词

    (1) 常;永久

    莫言春稍晚,自有镇开花。——唐· 褚亮《咏花烛》。

    (2) 又如:镇长(经常;常);镇常(经常);镇驻(长存)

    (3) 整,全

    青塚镇野,黑山驾空。——宋· 王元之《北狄来朝颂》。

    (4) 又如:镇日镇夜(整日整夜,日日夜夜);镇日(整天);镇日价(整天。价,助词)

    英文翻译

    town, market place; suppress

    方言集汇

    ◎ 粤语:zan3

    宋本广韵

    yā,yà [ya]
    部首: 206
    笔画: 6
    五笔: DFYI
    五行:
    仓颉: MGI
    四角: 71213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土,厌声。本义:崩坏)

    (2) 同本义

    压,坏也。——《说文》

    侨将压焉。——《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吾惧压焉。——《国语·鲁语》。注:“笮也。”

    壤压之变。——欧阳修《新唐书》

    (3) 又如:压溺(土崩和水淹)

    (4) 从上往下增加重力,加压

    千朵万朵压枝低。——唐·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黑云压城城欲摧。——李贺《雁门太守行》

    (5) 又如:压肩叠背(肩靠肩背挨背,形容人群拥挤);压山探海(形容人数众多);压尺(用金属或玉石做成的压纸用的尺状文具);压枝(果实多,把树枝压低)

    (6) 压抑,压制;逼迫

    举杰压陛。——《楚辞·大招》

    予以大国压之。——《公羊传·文公十四年》

    克压帝心。——《繁阳令杨君碑》

    陵压百姓。——宋· 苏轼《教战守》

    (7) 又如:压倒(压服;制服);压良为贱(掠买平民子女为奴婢)

    (8) 杀

    且臣闻齐、 卫先君刑马压羊。——《战国策》

    (9) 又如:压羊(杀羊)

    (10) 逼近

    楚晨压 晋军而陈。——《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11) 又如:压黑(临近天黑的时候);压山(方言,谓日将落山)

    (12) 超越;胜于

    声不能压当世。——柳宗元《与萧翰林俛书》

    (13) 又如:压倒元白(指诗文超过著名诗人白居易和元禛);压轴戏(亦称压台戏,压轴子,指一次戏曲演出中的倒数第二个节目(最后的一出戏叫大轴子);现多指一台戏中放在最后的一出,谓其质量最高,表演最精彩,足以压住全台)

    (14) 覆盖,笼罩

    覆压三百余里。——杜牧《阿房宫赋》

    (15) 又如:压纽(覆压在璧纽上);压覆(埋没;困顿);压蔓,压青(把绿肥作物或采集的野草、树叶埋在田地里做肥料)

    (16) 镇住

    就安排筵席,一者与夫人压惊,二者庆贺这玉梳。——《古金杂剧》

    (17) 又如:压物(镇压邪魔之物);压镇(镇服);压车(谓随车保护或坚守)

    (18) 同“押” 。如:压契(做抵押凭证的文契)

    (19) 盖印 。如:压脚图书(压脚章);压脚章(盖在字画下角的印章)

    (20) 预付 。如:压礼(事成之前预付的财礼)

    (21) 下 。如:压宝

    名词

    (1) 压力

    (2) 某物作用于其直接接触的另一物上的力。如:水压

    (3) 一切对相反力的冲力;分布在地面上的一种冲力。如:血压;气压

    (4) 另见

    (2) 另见

    英文翻译

    press; oppress; crush; pressure

    方言集汇

    ◎ 粤语:aat3 ngaat3

    宋本广韵

    镇压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