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置

zhuāng zhì [ zhuang zhi]
繁体 裝置
注音 ㄓㄨㄤ ㄓˋ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装置 zhuāngzhì

(1) 安装

仪器已经装置完毕
install;fit

词语解释

  1. 安装。

    魏巍 《路标》二:“ 雷锋 同志也正是装置了这样的‘发动机’,所以才精神奋发,力气无穷。”

  2. 机器、仪器或其他设备中,构造较复杂并具有某种独立的功用的物件。如:核装置。

引证解释

⒈ 安装。

魏巍《路标》二:“雷锋同志也正是装置了这样的‘发动机’,所以才精神奋发,力气无穷。”

⒉ 机器、仪器或其他设备中,构造较复杂并具有某种独立的功用的物件。

如:核装置。

装置的国语词典

安装配置。如:「房间里装置了各项电器设备,使生活更加舒适。」也作「装配」。

如:「安全装置」、「紧急供电装置」。

装置的网络释义

装置

  • 装置或称设备一词有多种含义。装置可以是:机械的一种叫法;工具的一种叫法;设备的一种叫法;仪器的一种叫法;测量仪器,用来进行各种测试以取得相关数据的工具;器具,日常生活中用到的各种工具。
  • 装置造句

    这部机器是一部名副其实的省时装置。
    这种装置节省能源,同样多的水,只要十分钟就沸腾了。
    添加为选择工作进展隐形装置。
    照相机是由镜头、暗箱、快门等装置构成的摄影器械。
    钟是一种能够提醒人们时间的装置。
    必须抛弃整个装置。
    新技术以及病人积极的生活方式刺激了整形植入器以及其他可以长时间承受巨大压力的装置的需求。
    互相网风险交不全都是性。宣扬暴力的网站只要点击一下,还有许多包括制作炸弹和别的破坏性装置的方法的网站。
    那个红褐色头发看起来像不良少年的男孩,用沉稳的声音说,他来自未来。在科学室的时候不小心弄丢了那枚长的像核桃一样的时空穿梭装置。却也有些庆幸,是被真琴捡到,而不是被有心的人用去做无可弥补的坏事。
    化学系女生的动手能力很强,因为在实验室里经常搭各种实验装置。
    与同类导弹相比,它增大了战斗部的威力,导引头调制盘增镀滤光膜,探测器加装致冷装置。
    这个新装置已经研制具体的测量和城市建模应用。
    产品说明系列工业脱水机具有独特的避震装置,运转稳定,制动平稳,脱水率高,操作简便。
    新规程对于提高车钩缓冲装置的可靠性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在小功率齿轮传动装置的设计中,微电机用的联轴器是一个重要部件。
    此面板允许您设定系统属性的预设值,这样当笔记本接入持续供电装置或以电池执行时这些属性就会随之变更。
    为了要发现目标和确定其位置,任何雷达站基本上都必须包括发射机、接收机、天线、天线转换开关、显示器和定时装置。
    该装置能在测井过程中将深度记号实时采录到磁带和胶片上,它适用于任何型号的引进测井装备。
    他们不只是做模型汽车,还要装上机械装置和电池,用摇控器操控汽车呢。
    "燃煤锅炉清洁燃烧装置"文表达不清晰,很容易造成误译在此翻译一下供朋友参考!

    汉字详情

    zhuāng [zhuang]
    部首: 623
    笔画: 12
    五笔: UFYE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LGYHV
    四角: 3473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衣,壮声。本义:行装)

    (2) 同本义

    装,裹也。——《说文》

    橐中装。——《史记·郦生陆贾传》

    简元辰而俶装。——张衡《思玄赋》。注:“束也。”

    顾形影,自整装。——《文选·傅毅·舞赋》

    于是约车治装,载卷契而行。——《战国策·齐策四》

    为装遣荆轲。——《战国策·燕策》

    (3) 又如:装囊(行囊,远行者携带的袋子);装束(束装,整理行装)

    (4) 服装

    富者赂数十百金,贫亦罄衣装。——方苞《狱中杂记》

    (5) 又如:童装;春装;夏装;冬装;男装;女装;猎装;学生装;军装;古装;装束(衣着穿戴)

    (6) 亦泛指物品 。如:装送(嫁妆);装遣(嫁妆);装资(置办嫁妆的费用);装新(穿戴结婚时的礼服和饰物)

    (7) 服装的式样 。如:西装(洋装)

    (8) 书籍装订的式样 。如:平装;精装;线装

    动词

    (1) 装饰;打扮(指一般的装点)

    体美容冶,不待饰装。——《文选·宋玉·登徒子好色赋》

    交语速装束,络绎如浮云。——《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千金装马鞍,百金装刀头。——唐· 杜甫《后出塞》

    宝装屏风。——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2) 又如:装柳(给死者穿衣前,摆顺理平其手脚);装奁(女子梳装用的镜匣);装背(装裱书画)

    (3) 装作,假装

    也不言语,只装鬼脸。——《红楼梦》

    今人做诗,多爱装造言语。——盛如梓《庶斋老学丛谈》

    (4) 又如:装煞臭幺(摆臭架子);装套子(设置圈套);装腔(说假话装得若有其事的样子)

    (5) 装载 。如:装车(将货物放置于车);装放(装载,安放);装船(将货物装入船舱)

    (6) 装配;安装 。如:装折(装修设备);我们家家户户都装了电灯;装修(指房屋中所安装的门窗橱壁等设备)

    (7) 贮放;藏

    乃装黄金千溢,置褐器中。——《史记》

    (8) 运载

    私奴装粮食来。——《晋书》

    (9) 修整书画 。如:装池(装裱古籍或书画;也指古藉书画的装潢);装轴(书画裱托后,在纸尾加横轴,使于舒卷或悬挂);装潢(装璜。装裱字画)

    (10) 装入;放进

    征衣一倍装绵厚,犹虑交河雪冻深。——唐· 陈陶《水调词》

    英文翻译

    dress, clothes, attire; fill

    方言集汇

    ◎ 粤语:zong1

    宋本广韵

    zhì [zhi]
    部首: 520
    笔画: 13
    五笔: LFHF
    五行:
    仓颉: WLJBM
    四角: 60102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网直,有亦声。网直宜赦。本义:赦罪,释放)

    (2) 同本义

    置,赦也。——《说文》

    见十置一。——《汉书·尹赏传》。注:“放也。”

    高帝曰:“置之。”乃释通之罪。——《史记·淮阴侯列传》

    斩首捕虏,比三百石以上者皆杀之,无有所置。——《史记·吴王濞列传》

    (3) 安放;搁;摆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庄子·逍遥游》

    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史记·项羽本纪》

    置酒长安道,同心与我违。—— 王维《送綦母潜落第还乡》

    (4) 又如:置锥之地(安身立足之地);置室(安置妻室;取妻);置酒(陈设酒筵);置社(古时大夫、士庶共同设置的供奉社神之所);置立(设立);安置;置措(措置);置散(安置在闲散的职位);置棋不定(弈棋时不知如何下子);置锥之地(安放锥子的地方。比喻极狭小的、赖以安身立命的地方);置手(插手)

    (5) 设置,建立,设立

    于是秦始征 晋河东;置官司马。——《左传·僖公十五年》

    置园邑三百家。——《汉书·霍光传》

    置以为像兮。——《楚辞·屈原·九章》

    汉之所置傅相,方握其事。——汉· 贾谊《汉安策》

    (6) 又如:置社(“周”时大夫与庶民所共设置的社稷神);置顿(设置供人停留和食宿的处所);置都(建都)

    (7) 豁免

    晋王归 晋阳,休兵行赏,命州县举贤才,黜贪残,置租赋,抚孤穷。—— 明· 李贽《史纲评要·后梁纪》

    (8) 废弃;舍弃

    置大立少,乱之本也。——《晏子春秋·内篇谏上》

    沛公则置车骑。——《史记·项羽本纪》

    (9) 又如:置之高阁(比喻弃置一旁,不睬不用);置后(古时大夫死后无子,为死者别置后嗣、暂为丧主之称)

    (10) 搁置;放下;放在一边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诗·魏风·伐檀》

    且焉置土石。——《列子·汤问》

    (11) 又如:置阁(耽搁;迟延);置之不问(搁在一边,不予过问);置之死地而后生(置于不战则死的境地,然后方能奋勇战斗,取胜得生)

    (12) 委托;交付 。如:置质(委质。谓臣下向君主呈献礼物,以示献身);置重(侧重;着重)

    (13) 购买;置办

    郑人有且置履者。——《韩非子》

    (14) 又如:置产(购置产业);置田;置房子

    (15) 通“植”( zhí)。树立

    凡试庐事置而摇之。——《周礼·考工记·庐人》

    夫孝置之而塞乎天地。——《礼记·祭义》

    名词

    (1) 古代传递文书的驿站

    五十里而一置。——《韩非子·难势》

    德之流行,速于置郵而传命。——《孟子·公孙丑上》

    (2) 驿车;驿马

    十里一置飞尘灰,五里一堠兵马催。——苏轼《荔枝叹》

    (3) 又如:置邮(用马车传递文书信息。亦谓传递文书信息的驿站)

    英文翻译

    place, lay out; set aside

    方言集汇

    ◎ 粤语:zi3
    ◎ 客家话:[宝安腔] zi5 [海陆丰腔] zih5 [客英字典] zhi5 [台湾四县腔] zih5 [客语拼音字汇] zi4 [沙头角腔] zi5 [梅县腔] tje5 [陆丰腔] zi5 [东莞腔] zi5
    ◎ 潮州话:d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七志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陟吏去聲開口三等trih/tiohţĭ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