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招安
(1) 招抚;招降。统治者劝诱武装反抗者归降
词语解释
安抚。
《资治通鉴·唐昭宗景福元年》:“故大军始至,民不入城而入山谷避之,以俟招安。今军至累月,未闻招安之命,军士復从而掠之,与盗贼无异。”《三国志平话》卷下:“三日, 雍闓 出阵,被 魏延 斩於马下,军师招安了百姓。”
说之使归附。
元 李致远 《还牢末》楔子:“今 东平府 有二人,乃是 刘唐 、 史进 ,这两个都一身好本事。他二人有心待要上 梁山泊 来,争奈不曾差人招安去。”《水浒传》第六四回:“ 宋江 大喜。当日一面设筵庆贺,一边使人招安逃窜败军,又得了五七千人马。”
劝说反抗者投降归顺。
宋 无名氏 《可书》:“故谚云:若要富,守定行在卖酒醋。若要官,杀人放火受招安。” 元 尚仲贤 《单鞭夺槊》楔子:“ 唐 元帅数次招安 敬德 ,此人不肯降 唐 。”《捻军歌谣·蒙关店,两头尖》:“封他高官他不坐,寧死也不受招安。” 姚雪垠 《长夜》十五:“据说 李水沫 十六岁就下水,二十五岁时受招安,作了团长。”亦谓反抗者接受劝说而归顺。 元 杨显之 《酷寒亭》第四折:“待几时风尘寧静,我和你招安去未是蹉跎。”《水浒传》第七一回:“只见 武松 叫道:‘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去,冷了弟兄们的心!’”
喻收买,拉拢。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五本第三折:“兀的那小妮子,眼见的受了招安了也!”
收留。
元 关汉卿 《哭存孝》第一折:“有阿妈 李克用 ,见某有打虎之力,招安我做义儿家将。”
引证解释
⒈ 安抚。
引《资治通鉴·唐昭宗景福元年》:“故大军始至,民不入城而入山谷避之,以俟招安。今军至累月,未闻招安之命,军士復从而掠之,与盗贼无异。”
《三国志平话》卷下:“三日, 雍闓出阵,被魏延斩於马下,军师招安了百姓。”
⒉ 说之使归附。
引元李致远《还牢末》楔子:“今东平府有二人,乃是刘唐、史进,这两个都一身好本事。他二人有心待要上梁山泊来,争奈不曾差人招安去。”
《水浒传》第六四回:“宋江大喜。当日一面设筵庆贺,一边使人招安逃窜败军,又得了五七千人马。”
⒊ 劝说反抗者投降归顺。
引宋无名氏《可书》:“故谚云:若要富,守定行在卖酒醋。若要官,杀人放火受招安。”
元尚仲贤《单鞭夺槊》楔子:“唐元帅数次招安敬德,此人不肯降唐。”
《捻军歌谣·蒙关店,两头尖》:“封他高官他不坐,寧死也不受招安。”
姚雪垠《长夜》十五:“据说李水沫十六岁就下水,二十五岁时受招安,作了团长。”
亦谓反抗者接受劝说而归顺。 元杨显之《酷寒亭》第四折:“待几时风尘寧静,我和你招安去未是蹉跎。”
《水浒传》第七一回:“只见武松叫道:‘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去,冷了弟兄们的心!’”
⒋ 喻收买,拉拢。
引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三折:“兀的那小妮子,眼见的受了招安了也!”
⒌ 收留。
引元关汉卿《哭存孝》第一折:“有阿妈李克用,见某有打虎之力,招安我做义儿家将。”
招安的国语词典
招降安抚。《资治通鉴.卷二五九.唐纪七十五.昭宗景福元年》:「故大军始至,民不入城而入山谷避之,以俟招安。」《三国演义.第九三回》:「吾今饶汝性命,汝肯招安姜维否?」也作「招抚」。
招安的网络释义
招安
招安的翻译
招安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手。召声,呼唤。本义:打手势叫人来)
(2) 同本义
招,手呼也。——《说文》
招者,召也。以手曰招,以言曰召。——《楚辞·招魂序》
招樊哙出。——《史记·项羽本纪》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荀子·劝学》
(3) 又如:招迎(招呼使接待;招引迎接);招求(招引导求);招招(招呼的样子);招诱(招唤劝导);招护(招呼,关照);招应(招呼、理睬)
(4) 招收;招募
上招贤良。——《汉书·晁错传》
(5) 又如:招拔(召来并加以擢用);招用(招收使用);招军(招募士兵)
(6) 邀请
招前日宾客。——清· 侯方域《壮悔堂文集》
(7) 又如:招宴(邀请参加酒宴);招要(招邀。邀请);招饮(招人宴饮)
(8) 招致;招惹
满招损,谦受益。——宋· 欧阳修《伶官传》引《书·大禹谟》
招而不至。——汉· 贾谊《论积贮疏》
招越蜀呔怪。—— 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9) 又如:招风惹雨(招惹是非);招风揽火(招惹是非);招尤(招致他人的怪罪或怨恨);招召(招来祸福);招振(招致擢用)
(10) 招供,供认
非法拷打,何罪不招!——宋· 胡太初《昼帘绪论》
(11) 又如:招状(供状);招款(招状);招稿(招供的文稿);招承(招认;认罪或认错)
(12) 逗引
今夫赵女 郑姬,设形容,…目挑心招,出不远千里,不择老少者,奔富厚也。——《史记》
(13) 又如:招蜂引蝶(比喻逗引异性)
(14) 招抚;招安
仕途捷径无过贼,上将奇谋只是招。——宋· 庄季裕《鸡肋篇》
(15) 又如:招讨(招抚征讨);招慰(招抚);招怀(招抚)
(16) 招揽 。如:招选(延揽选拔);招悦(招揽而使人乐从);招贤纳士(招引接纳贤士)
(17) 摇动;挥舞
船上把青旗只一招,芦苇里棹出一只小船。——《水浒全传》
(18) 又如:招飐(招展)
(19) 招赘;招婿
他今日倒赔缘房,招你为婿。——元· 乔吉《金钱记》
不争你要来我家,我孩儿要招个做杂剧的。——宋·无名氏《错立身》
(20) 又如:不招(不当上门女婿);招嫁(招赘与出嫁)
(21) 通“挢”(
)。举起自虞氏招仁义以挠天下也。——《庄子·骈拇》
操其觚招其末——《淮南子·主术》。注:“招,举也。”
招八州而朝同列。——《汉书·陈胜项籍传赞》
名词
(1) 策略 。如:他回到下处,捉摸着下一招该怎样打法;绝招;妙招
(2) 靶子
万人操弓,共射其一招,招无不中。——《吕氏春秋·本生》
(3) 口供,供词 。如:长状短招都取定,克日良时要斩人
(4) 旧时挂在酒店、饭店或商店门口,写明店名或用以招徕顾客的旗幡 。如:酒招
(5) 姓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zau1 [客语拼音字汇] zau1 zeu1 [宝安腔] zau1 [客英字典] zhau1 cheu1 [陆丰腔] zhau1 [梅县腔] zhau1 [东莞腔] zau1 [海陆丰腔] zhau1 [台湾四县腔] zeu1
◎ 潮州话:ziê1/zio1 ,ziou1/ziao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昭 | 止遙 | 章 | 宵A | 平聲 | 蕭 | 開口三等 | 效 | 宵A | tɕĭɛu | cjeu/tjeu |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从“女”在“宀”下,表示无危险。本义:安定;安全;安稳)
(2) 同本义
安,定也。——《尔雅》
共给之为安。——《庄子·天地》
好和不争曰安。——《周书·谥法》
心皆安下切上。——《仪礼·少牢礼》
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易·系辞下》
居安思危。——《左传·襄公十一年》
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然后得一夕安寝。——宋· 苏洵《六国论》
谢庄遂安。—— 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3) 又如:安睡;安寝;安抵(平安地抵达);心神不安;坐立不安;安枕(安安稳稳地睡觉);安帖(安定;平静;妥帖);安席(安稳地坐着;安静入睡)
(4) 安逸,安乐
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论语·学而》。
(5) 又如:安佚(安闲舒适);安堵(安居,不受骚扰);安坦(安心舒坦)
(6) 安详,从容不迫 。如:安童(僮仆,小厮);安娴(安详文雅);安谛(安详审慎);安矜(安祥稳重);安俟(安心等待);安宜(稳重)
(7) 安宁
毅良久稍安。—— 唐· 李朝威《柳毅传》。
(8) 又如:安生(安宁);安豫(安宁快乐);安淳(安宁淳朴);安休
(9) 缓慢
安步以当车。——《战国策·齐策四》。
(10) 又如:安步(缓步徐行);安行
动词
(1) 使安定
与魏质以安其心。——《韩非子·存韩》
可以为富安天下。——汉· 贾谊《论积贮疏》
安身立命。——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2) 又如:安神(使心神安定);安国(安邦定国;安定的邦国);安民(安定人民生活);安邦(安定国家);安内(安定内部)
(3) 安抚,安顿抚慰
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 司马光《资治通鉴》。
(4) 又如:安存(安抚存恤);安恤(安抚体恤);定人(安抚人民);安辑(安抚)
(5) 安排;安置
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三国演义》。
(6) 又如:安席(入座敬酒);安座(安席)
(7) 安心。习惯、满足于
始而惭焉,久而安焉。——清· 黄宗羲《原君》
郊境之内,民不安业。——《三国志·司马郎传》。
(8) 又如:安于现状;安业(安于本业);安命(顺从命运安排)
(9) 安装
今水大而急,不得安柱。——诸葛亮《与兄瑾言赵云烧赤崖阁书》。
(10) 又如:安电灯;安刀把儿
(11) 存着…心,怀有 。如: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副词
表示疑问,相当于“岂”、“怎么”
尔安敢轻吾射。——宋· 欧阳修《归田录》
安与项伯有故。——《史记·项羽本纪》
名词
(1) “安培”的简称
(2) 用于外国语的音译。如:安琪儿;安拉;安第斯山
(3) 姓
代词
(1) 谁;何;什么
安忠?忠王。安信?信赏。安敢?敢去不善。——《孙膑兵法·纂卒》
皮之不存,毛将安附?——《左传·僖公十四年》
吾谷为难,安始而可?——《国语·晋语》
(2) 哪里,何处
沛公安在?——《汉书·高帝纪》
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即“公子能急人之困安在”。)——《史记·魏公子列传》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on1 [海陆丰腔] on1 [梅县腔] on1 [陆丰腔] on1 [客语拼音字汇] on1 [宝安腔] on1 [客英字典] on1 [台湾四县腔] on1 [东莞腔] on1
◎ 潮州话:ang1(ang 旧时:an) uan1(uaⁿ)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安 | 烏寒 | 影 | 寒 | 平聲 | 寒 | 開口一等 | 山 | 寒 | ʔɑn | qan/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