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辵(
),辟声。本义:躲开,回避)(2) 同本义
避,回也。——《说文》
避,去也。——《苍颉篇》
无乃实有所避。——《国语·周语》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有书生避雨檐下。——清· 周容《芋老人传》
(3) 又如:避风雨;避秦(秦时苛政扰民,人民纷纷逃避而隐居);避言(言语谨慎,避免说错话);避宅(到处躲藏,不住在家里)
(4) 离去
左右攘辟。——《礼记·曲礼》。注:“疏远也。”
桓公避席再拜。——《吕氏春秋·直谏》。注:“下席也。”
(5) 又如:避地(离去,迁居他处以避祸。或指隐遁);避趋(离开与接近);避境(避离某地,不入其境)
(6) 逊让 如:避让(谦让;辞让);避贤(让贤);避荣(辞让荣华);避路(让路)
(7) 隐藏
避吾亲。——《史记·袁盎晁错传》。索隐:“隐也。”
潜避两炮台中。——《广州军务记》
(8) 又如:避迹(隐匿);避风头(见形势不利就躲起来)
英文翻译
avoid; turn aside; escape; hide
方言集汇
◎ 粤语:bei6
◎ 客家话:[沙头角腔] pit7 [客英字典] pit7 [海陆丰腔] pit7 [客语拼音字汇] pid5 [东莞腔] pi5 [宝安腔] pit7 [陆丰腔] pit7 [台湾四县腔] pit7 [梅县腔] pit7
◎ 潮州话:bi7
◎ 客家话:[沙头角腔] pit7 [客英字典] pit7 [海陆丰腔] pit7 [客语拼音字汇] pid5 [东莞腔] pi5 [宝安腔] pit7 [陆丰腔] pit7 [台湾四县腔] pit7 [梅县腔] pit7
◎ 潮州话:bi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五寘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避 | 毗義 | 並 | 支A開 | 去聲 | 寘 | 開口三等 | 止 | 支A | bʰĭe | bjeh/bieh |
详细解释
qiàn
形容词
(1) (形声。从心,兼声。(
)本义:嫌疑)(2) 同本义
贵不慊于上者。——《礼记·坊记》
婾得避慊之便。——《汉书·赵充国传》
(3) 通“歉”。不足的
慊,贫也。——《广雅》
吾何慊乎哉?——《孟子·公孙丑下》
宫室舆服,盖慊如也。——陆机《辩亡论》
(4) 又如:慊如(不足的样子);慊然(不满足的样子);慊慊(心不满足、心有嫌恨的样子)
(5) 恨的,不满的
贵不慊于上。——《礼记·坊记》。注:“慊,恨不满之貌也。”
衣若县衰而意不慊。——《淮南子·齐俗》
(6) 又如:慊苦(遗憾怨苦);慊恨(怨恨;遗憾)
动词
(1) 通“惬”。快心,满意
行有不慊于心。——《孟子·公孙丑上》
(2) 另见
qiè
动词
(1) 满足 。如:慊心(快意;满意);慊意(满意);慊足(满足)
(2) 另见
英文翻译
to resent; contended; satisfied
方言集汇
◎ 粤语:him3 hip3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hiam2 [台湾四县腔] kiam1 kiap7 [客英字典] kiap7 [海陆丰腔] kiam1 kiap7 [宝安腔] hiam2 | kiam1 kiap7
◎ 潮州话:qiàn/戈奄2(歉) xián/何奄5(嫌)通嫌,kiam2(khíam)[澄海]kiang2 ,kiag4(khiak) ,hiam5(hîam) [澄海]hiang5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hiam2 [台湾四县腔] kiam1 kiap7 [客英字典] kiap7 [海陆丰腔] kiam1 kiap7 [宝安腔] hiam2 | kiam1 kiap7
◎ 潮州话:qiàn/戈奄2(歉) xián/何奄5(嫌)通嫌,kiam2(khíam)[澄海]kiang2 ,kiag4(khiak) ,hiam5(hîam) [澄海]hiang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五十一忝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嗛 | 苦簟 | 溪 | 添 | 上聲 | 琰 | 開口四等 | 添 | 咸 | khemx/qeem | kʰi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