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位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让位;辞职。
《后汉书·刘虞传》:“ 举 称天子, 纯 称‘弥天将军安定王’,移书州郡,云 举 当代 汉 ,告天子避位,勑公卿奉迎。”《周书·文帝纪上》:“近者迫於羣议,推相摄领,今请避位,更择贤材。” 元 李谦 《中书左丞张公神道碑》:“自知为姦臣所忌,不辞去未已也,亟请避位。” 清 恽敬 《周公居东辩一》:“是故《金縢》, 周公 避位之书也。”
离位起立。表示敬意。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夫差内传》:“ 子贡 曰:‘夫 吴王 为人贪功名而不知利害。’ 越王 慥然避位。 子贡 曰:‘臣观 吴王 为数战伐,士卒不恩。’”
引证解释
⒈ 让位;辞职。
引《后汉书·刘虞传》:“举称天子, 纯称‘弥天将军安定王’,移书州郡,云举当代汉,告天子避位,勑公卿奉迎。”
《周书·文帝纪上》:“近者迫於羣议,推相摄领,今请避位,更择贤材。”
元李谦《中书左丞张公神道碑》:“自知为姦臣所忌,不辞去未已也,亟请避位。”
清恽敬《周公居东辩一》:“是故《金縢》, 周公避位之书也。”
⒉ 离位起立。表示敬意。 汉赵晔《吴越春秋·夫差内传》:“子贡曰:‘夫吴王为人贪功名而不知利害。’ 越王慥然避位。
引子贡曰:‘臣观吴王为数战伐,士卒不恩。’”
避位的网络释义
避位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辵(
),辟声。本义:躲开,回避)(2) 同本义
避,回也。——《说文》
避,去也。——《苍颉篇》
无乃实有所避。——《国语·周语》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有书生避雨檐下。——清· 周容《芋老人传》
(3) 又如:避风雨;避秦(秦时苛政扰民,人民纷纷逃避而隐居);避言(言语谨慎,避免说错话);避宅(到处躲藏,不住在家里)
(4) 离去
左右攘辟。——《礼记·曲礼》。注:“疏远也。”
桓公避席再拜。——《吕氏春秋·直谏》。注:“下席也。”
(5) 又如:避地(离去,迁居他处以避祸。或指隐遁);避趋(离开与接近);避境(避离某地,不入其境)
(6) 逊让 如:避让(谦让;辞让);避贤(让贤);避荣(辞让荣华);避路(让路)
(7) 隐藏
避吾亲。——《史记·袁盎晁错传》。索隐:“隐也。”
潜避两炮台中。——《广州军务记》
(8) 又如:避迹(隐匿);避风头(见形势不利就躲起来)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pit7 [客英字典] pit7 [海陆丰腔] pit7 [客语拼音字汇] pid5 [东莞腔] pi5 [宝安腔] pit7 [陆丰腔] pit7 [台湾四县腔] pit7 [梅县腔] pit7
◎ 潮州话:bi7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避 | 毗義 | 並 | 支A開 | 去聲 | 寘 | 開口三等 | 止 | 支A | bʰĭe | bjeh/bieh |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人立。人站在朝廷上。本义:官吏在朝廷上站立的位置)
(2) 同本义
列中廷之左右谓之位。——《说文》
掌外朝之位。——《周礼·朝士》
(3) 又如:位著(也作位宁。古代宫殿,中庭左右两侧叫“位”,门屏之间叫“著”(或“宁”),故用以借指在朝居官)
(4) 位置;方位
阴阳易位。——《楚辞·屈原·涉江》
(5) 又如:座位;席位;铺位
(6) 职位;地位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韩愈《师说》
以在位久。——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位之移人也。——清· 周容《芋老人传》
位尊而无功。——《聊斋志异·促织》
长安君之位。
(7) 又如:位地(官位门第);位任(官位,职务);位行(名位与事迹);位序(官职级别);位宦(位号。官职爵位);位秩(官爵和俸禄);位阶(官阶品级);位极人臣(官位达于人臣的最高一级);位遇(官位和待遇)
(8) 座位 。如:就位(走到自己的座位上);舱位(船、飞机等舱内的铺位或座位)
(9) 先后顺序的位次 。如:这个城市从第十一位升到第七位
(10) 算术上的数位 ,即一个数字在一串数字中与其他数字相关的位置。如:计算到小数点后第三位;个位
(11) 特指君王或诸侯之位
朕在位七十载。——《书·尧典》
(12) 集合体中具有明确的独立存在状态的最小组成部分并正常形成该集合体内组织的基本单元 。如:本位
(13) 适于或带有铭刻的祭祀时用的平板 。如:牌位;神位;位主(神主);位版(神位之版)
(14) 对人的敬称 。如:位下(对守门人的尊称);好几位;第一位
(15) 姓
动词
(1) 占据其应有的位置
卑高以陈,贵贱位矣。——《易·系辞上》
(2) 立,站
面三槐,三公位焉。——《周礼》
(3) 引申为居,处
位其所位焉,正也。——《公孙龙子》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wi5 wui5 [海陆丰腔] wui5 wui6 [客英字典] vui5 [沙头角腔] wui5 [宝安腔] wui3 [台湾四县腔] wui5 wui5 [东莞腔] wui3 [陆丰腔] wui6 [客语拼音字汇] vui4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位 | 于愧 | 云 | 脂B合 | 去聲 | 寘 | 合口三等 | 止 | 脂B | wi | yih/hwy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