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味

biàn wèi [ bian wei]
注音 ㄅ一ㄢˋ ㄨㄟˋ

词语释义

1.犹体味。

词语解释

  1. 犹体味。

    茅盾 《子夜》五:“她立刻辨味出这热情不是为了她,而是为了 双桥镇 ,为了‘模范镇的理想’。”

引证解释

⒈ 犹体味。

茅盾《子夜》五:“她立刻辨味出这热情不是为了她,而是为了双桥镇,为了‘模范镇的理想’。”

辨味的国语词典

辨认味道。

如:「他是辨味高手,只要一闻,就知道要端出来的是什么食物了。」

辨味的网络释义

辨味

  • 辨味
  • 犹体味。 茅盾 《子夜》五:“她立刻辨味出这热情不是为了她,而是为了 双桥镇 ,为了‘模范镇的理想’。”
  • 辨味造句

    人们阅读语符文本会产生辨味审美,就因为语符具有一种生成味象的机制,这种机制源于饮食生活。
    检查结果是:吃的物品:一位被访者留意到人处于无引力状态时就丧失了辨味胜任,这大概是由于空气对流从鼻子那儿把香味刮跑了。
    蝴蝶是以他们的足部来辨味的。
    他提出的不拘一格的作品风格论,重视诗人本身思想修养的创作主体论和辨味外之味的诗歌解读理论是其理论三大组成部分。
    调查结果是:食物:一位被访者注意到人处于无引力时就丧失了辨味能力,这大概是空气对流从鼻子那儿把香味刮跑了。
    辨味审美基源于食味,必然体现生命感性,遵循肉体思维原则。
    调查结果是:食物:一位被访者注意到人处于无引力状态时就丧失了辨味能力,这大概是由于空气对流从鼻子那儿把香味刮跑了。
    辨味批评源于饮食,植根于生命,体现肉体思维,遵从快乐原则。

    汉字详情

    biàn [bian]
    部首: 712
    笔画: 16
    五笔: UYTU
    五行:
    吉凶:
    仓颉: YJILJ
    四角: 00441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刀,辡( biǎn)声。本义:判别,区分,辨别)

    (2) 同本义

    辨,判也。——《说文》

    辨,别也。——《小尔雅》

    辨方正位。——《周礼·天官》

    辨是与非。——《易·系辞下》

    目辨白黑美恶,耳辨音声清浊。——《荀子·荣辱》

    不辨牛马。——《庄子·秋水》

    男女辨姓。——《左传·昭公元年》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乐府诗集·木兰诗》

    (3) 又如:明辨是非;辨白(分辨清楚);辨色(辨别物色)

    (4) 通“辩”。口头上争论

    吾闻穷巷多怪,曲学多辨。——《商君书·更法》

    传曰:析辞而为察,言物而为辨,君子贱之。——《荀子·解蔽》

    分争辨讼,非礼不决。——《礼记·曲礼上》

    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5) 又如:辨士(善辩的说客);辨给(口才敏捷,能言善辨);辨驳(根据事理加以反驳)

    (6) 通“班”。颁布

    吏以文法教训辨告,勿笞辱。——《汉书·高帝纪下》

    辨社诸侯,出门见之,著以为戒。——《汉书·王莽传上》

    (7) 又如:辨告(古代官吏将所订法律颁布告知民众)

    英文翻译

    distinguish, discriminate

    方言集汇

    ◎ 粤语:bin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pien6 [梅县腔] pien5 [沙头角腔] pan5 [台湾四县腔] pien5 [陆丰腔] pian6 [客语拼音字汇] pian4 [东莞腔] pen3 [客英字典] pien5 [宝安腔] pan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二十八獮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符蹇仙B開上聲開口三等仙Bbienx/byeenbʰĭɛn
    wèi [wei]
    部首: 319
    笔画: 8
    五笔: KFIY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RJD
    四角: 6509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口,未声。本义:滋味)

    (2) 同本义

    味,滋味也。——《说文》

    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周礼·疾医》

    味者,气之父母也。——《鹖冠子·泰录》

    五味六和十二食。——《礼记·礼运》

    一镬之味。——《吕氏春秋·察今》

    其味皆苦。——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味亦苦。

    味苦而微辛。

    (3) 又如:味如嚼蜡(比喻诗文枯燥,读后令人心情不舒);入味(有滋味);味口(犹胃口。指食欲);味欲(对美味的嗜好);口味(饮食品的滋味)

    (4) 食物

    食不二味,坐不重席。——《韩非子》

    (5) 体味;体会 。如:味精(体味精深)

    (6) 佛教语。六尘之一 。如:味尘(佛教谓六尘之一。谓饮食之五味能使人起贪欲而污真性,故谓味尘)

    (7) 旨趣;意义 。如:情味(情调意味);韵味(含蓄的意味);味况(情味和情状);味外味(文字言辞之外的意境、情味)

    (8) 气味 。如:茉莉花的香味

    动词

    (1) 辨别滋味;品尝 。如:品味(品尝);味赏(玩味欣赏)

    (2) 用心通过阅读和思考、观察和实验求得知识 。如:味览(用心细览)

    量词

    ——用于中药配方药物的一种为一味

    加入几味祛风的药。——《儒林外史》

    英文翻译

    taste, smell, odor; delicacy

    方言集汇

    ◎ 粤语:mei6
    ◎ 客家话:[梅县腔] mi5 [宝安腔] mui3 [客英字典] mui3 mi5 [东莞腔] mui5 [客语拼音字汇] mi4 mui4 [海陆丰腔] mui6 [沙头角腔] mui5 [台湾四县腔] mui5 [陆丰腔] mui6
    ◎ 潮州话:bhi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八未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無沸微合去聲合口三等mĭwəimyoih/mvo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