薇芜

wēi wú [ wei wu]
繁体 薇蕪
注音 ㄨㄟ ㄨˊ

词语释义

即蘼芜。香草名。

词语解释

  1. 即蘼芜。香草名。

    《文选·张衡<南都赋>》:“其香草则有薜荔蕙若,薇芜蓀萇。” 李善 注引《本草经》:“靡芜,一名薇芜。” 晋 郭义恭 《广志》:“薇芜,香草。 魏武帝 以藏衣中。”参见“ 蘼芜 ”。

引证解释

⒈ 即蘼芜。香草名。参见“蘼芜”。

《文选·张衡<南都赋>》:“其香草则有薜荔蕙若,薇芜蓀萇。”
李善注引《本草经》:“靡芜,一名薇芜。”
晋郭义恭《广志》:“薇芜,香草。 魏武帝以藏衣中。”

薇芜的网络释义

薇芜

  • 薇芜,读音wēi wú ,汉语词汇,释义为蘼芜,香草名。
  • 汉字详情

    wēi [wei]
    部首: 301
    笔画: 16
    五笔: ATMT
    五行:
    仓颉: THOK
    四角: 44248

    详细解释

    名词

    (1) 草名,又名“大巢菜” 。一种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 Vicia sepium ),花紫红色,结寸许长扁荚,中有种子五六粒,可吃。又名“野豌豆”

    采薇而食之。——《史记·伯夷传》

    采薇而食者。——明· 顾炎武《复庵记》

    知君秉性甘薇蕨,暇日相思还杖藜。——方文《访姚若侯山中不值留此》

    (2) 又如:薇藿(薇,菜名,又名野豌豆;藿为豆叶。指贫者所吃的食物)

    (3) 指蔷薇

    碧脑浮冰,红薇染露。——宋· 周密《天香》

    英文翻译

    Osmunda regalis, a species of fern

    方言集汇

    ◎ 粤语:mei4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mi2 [客语拼音字汇] mi2 [海陆丰腔] mi2 [客英字典] mi2 [宝安腔] mi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六脂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武悲脂B開平聲開口三等脂Bmimii/my
    [wu]
    部首: 301
    笔画: 7
    五笔: AFQB
    五行:
    吉凶:
    仓颉: TMKU
    四角: 44412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艸,无声。本义:土地不耕种而荒废)

    (2) 同本义

    田甚芜,仓甚虚。——《老子》

    田彼南山,芜秽不治。——杨恽《报孙会宗书》

    田园将芜。——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3) 又如:芜荒(荒芜);芜绝(荒芜断绝);芜蔓(荒芜;荒凉);芜废(荒废);芜荟(荒芜);芜蒌(野草);芜旷(犹荒芜)

    (4) 杂乱

    陆文深而芜。——《世说新语·文学》

    (5) 又如:芜音(声音多而杂乱。引申指音律不协畅);芜昧(不明,杂乱不清的样子);芜浅(杂乱浅陋);芜累(文字不够简炼,常有多余重复之处);芜漫(杂乱散漫)

    名词

    (1) 丛生的杂草

    寝兴日已寒,白露生庭芜。——颜延年《秋朝诗》

    (2) 又如:芜没(指杂草丛生,隐没于其中);芜芜(草木茂密繁盛的样子)

    (3) 姓

    英文翻译

    luxurious growth of weeds

    方言集汇

    ◎ 粤语:mou4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