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编辑
(1) 收集资料,整理成书
(2) 采集串连
词语解释
亦作“ 编缉 ”。对资料或现成的作品进行整理、加工,编成书刊。
《魏书·李琰之传》:“前后再居史职,无所编缉。” 唐 颜真卿 《<干禄字书>序》:“不揆庸虚,久思编辑。” 宋 苏舜钦 《题<杜子美别集>后》:“今所存者才二十卷,又未经学者编辑,古律错乱,前后不伦。” 清 周亮工 《与张瑶星书》:“胜国遗事,编缉不难而难于发凡起例。” 巴金 《把心交给读者》:“一九三五年八月我从 日本 回来,在 上海 为文化生活出版社编辑了几种丛书,这以后读者的来信又多起来了。”
出版、新闻等单位的中级专业技术职称。亦泛称做编辑工作的人员。
洪深 《这就是“美国的生活方式”》第五幕:“你以为报馆编辑能够让我们说出我们要说的话么?” 孙犁 《秀露集·关于编辑和投稿》:“作为编辑,他的工作对象就是稿件。”
引证解释
⒈ 亦作“编缉”。
⒉ 对资料或现成的作品进行整理、加工,编成书刊。
引《魏书·李琰之传》:“前后再居史职,无所编缉。”
唐颜真卿《<干禄字书>序》:“不揆庸虚,久思编辑。”
宋苏舜钦《题<杜子美别集>后》:“今所存者才二十卷,又未经学者编辑,古律错乱,前后不伦。”
清周亮工《与张瑶星书》:“胜国遗事,编缉不难而难于发凡起例。”
巴金《把心交给读者》:“一九三五年八月我从日本回来,在上海为文化生活出版社编辑了几种丛书,这以后读者的来信又多起来了。”
⒊ 出版、新闻等单位的中级专业技术职称。亦泛称做编辑工作的人员。
引洪深《这就是“美国的生活方式”》第五幕:“你以为报馆编辑能够让我们说出我们要说的话么?”
孙犁《秀露集·关于编辑和投稿》:“作为编辑,他的工作对象就是稿件。”
编辑的国语词典
搜集资料,加以鉴别、选择、分类、整理、排列和组织。也作「编缉」。
如:「在杂志社他担任编辑。」
编辑的网络释义
编辑 (职业)
编辑 (汉语词语)
编辑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糸(
),扁声。本义:顺次排列,编结在一起)(2) 同本义
编,次简也。——《说文》
以绳次物曰编。——《声类》
春秋编年,四时具而后为年。——《谷梁传·桓公元年》
且请编之于令,永为国典。——柳宗元《驳复仇议》
(3) 又如:编号;编组;编队;编户(编入户籍的普通人家);编民(编入户籍的平民);编人(户籍编制之内的贫民。也称编民);编次(按顺序编排);编蒲(编订蒲叶使成册,以为书写之用)
(4) 交织,编结
编结沮。——《四子讲德论》。颜注:“犹编发也。”
总编一根大辫,黑亮如漆。——《红楼梦》
(5) 编辑;创作
编书其罪。——《汉书·诸葛丰传》
春秋编年。——《谷梁传·桓公元年》
(6) 又如:编杂志;编述(著述;编辑);编订(编纂修订)
(7) 连接
编町成篁。——张衡《西京赋》。注:“连也。”
(8) 又如:编町(连绵于畎亩之中)
(9) 虚构,捏造 。如:瞎编;胡编;编派(编造故事,借机讥诮别人)
名词
(1) 用来穿联竹简的绳子
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史记·孔子世家》
读之韦编三绝。——《汉书·儒林传》
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韩愈《进学解》
(2) 又如:编韦(编联竹简的皮条或绳子)
(3) 书籍
并以为国人读兹编者勖。——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4) 又如:编简(书籍;史册);编珠(类书名。其书集故事成语为对偶)
(5) 一部著作的一部分 。如:缩编;上编;一本分为四编的小说;内编;外编;第一编;第二编
(6) 姓。汉代有编盲意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本义:车箱)
(2) 同本义。泛指车子
辑,车和辑也。——《说文》
辑,合材为车,咸相得谓之辑。——《六书故》
推于御也, 齐辑乎辔衔之际。——《列子·汤问》
(3) 整套书籍、资料等按内容或发表先后次序分成的各个部分 。如:第二辑
动词
(1) 聚集
甲辑而兵聚。——《韩非子·说林》
(2) 又如:辑辑(群集的样子)
(3) 敛,拖着不使脱落
望于山川,遍于群神,辑五瑞。——《书·舜典》
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礼记》
(4) 把各种来源的书面材料或项目经加工汇编成一个文件或一册,汇编成一套文件或丛书
辞之辑也。——《诗·大雅·板》
辑黄花冈烈士事略。—— 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5) 又如:辑佚书(辑集佚书。又指已经亡佚的古书,被后人从其他各种书籍中收集起来那些引用过的之句,然后尽量按原书整理成一个辑本);辑略(汉刘歆所撰七略之一。是一篇论述当时已出版的群书及学术源流的提要);辑佚(辑录散佚的有关资料);辑刊(编集刻印)
(6) 整修,补合 。如:辑理(料理);辑治(整顿治理);辑褫(辑补修治)
(7) 使安定 。如:辑安(治理安抚);辑定(安抚,平定)
(8) 通“缉”。连缀
饰以玫瑰,辑以翡翠。——《韩非子·外储》
形容词
(1) 和谐,和睦
其天下辑睦。——《左传·襄公十九年》
(2) 又如:辑穆(和睦);辑和(和谐;团结);辑辑(声音柔和。也作“习习”);辑柔(精神安和柔顺)
(3) 引申为安定 。如:辑宁(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