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致

xì zhì [ xi zhi]
繁体 細緻
注音 ㄒ一ˋ ㄓˋ
词性 形容词

词语释义

参见:细致 ,细致

词语解释

  1. 见“ 细緻 ”。

  2. 细密的缯、练等丝织品。

    《释名·释采帛》:“细緻,染縑为五色,细且緻,不漏水也。” 汉 王符 《潜夫论·浮侈》:“细緻綺縠,冰紈锦绣。” 汉 王符 《潜夫论·浮侈》:“衣必细緻,履必麞麂。”

  3. 亦作“ 细致 ”。细密精致。

    《诗·秦风·终南》“ 终南 何有,有条有梅” 孔颖达 疏引 晋 郭璞 曰:“似杏实酢,木理细緻於豫樟。” 清 韩泰华 《无事为福斋随笔》卷下:“向见 粤东 有以象牙裁片,细緻凉软,编如竹席,极为侈丽。” 巴金 《关于<家>》:“图画很细致,上面尽是些美丽的古装女子。”

  4. 亦作“ 细致 ”。精细周密。

    《红楼梦》第四三回:“我看着你主子这么细緻,弄这些钱,那里使去!” 柳青 《铜墙铁壁》第三章:“ 石永公 四十来岁,办事稳,细致。”

引证解释

⒈ 见“细緻”。

⒉ 细密的缯、练等丝织品。

《释名·释采帛》:“细緻,染縑为五色,细且緻,不漏水也。”
汉王符《潜夫论·浮侈》:“细緻綺縠,冰紈锦绣。”
汉王符《潜夫论·浮侈》:“衣必细緻,履必麞麂。”

⒊ 亦作“细致”。细密精致。

《诗·秦风·终南》“终南何有,有条有梅” 孔颖达疏引晋郭璞曰:“似杏实酢,木理细緻於豫樟。”
清韩泰华《无事为福斋随笔》卷下:“向见粤东有以象牙裁片,细緻凉软,编如竹席,极为侈丽。”
巴金《关于<家>》:“图画很细致,上面尽是些美丽的古装女子。”

⒋ 亦作“细致”。精细周密。

《红楼梦》第四三回:“我看着你主子这么细緻,弄这些钱,那里使去!”
柳青《铜墙铁壁》第三章:“石永公四十来岁,办事稳,细致。”

细致的国语词典

精细雅致。

如:「这幅山水画画得好细致。」

细致的网络释义

细致

  • 细致(xì zhì),指办事精细周密或事物细密精致。
  • 细致造句

    调查研究要深入细致,一丝不苟;粗枝大叶,马马虎虎,是不会达到目的的。
    通过她细致的描摹,一只憨态可掬的小熊跃然纸上。
    从工整的字迹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做事细致认真的人。
    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他们终于发现了一些的蛛丝马迹。
    红木家具因质地坚硬,做工细致,受到了许多人的青睐。
    他认真细致地检查了一遍机床。
    为了摸清情况,他们耐心地、细致地挨门逐户去调查访问。
    老师对我们总是进行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从来不简单粗暴。
    张老师工作非常细致,能够觉察到每个同学的心理活动。
    这段文字,写得十分生动细致,抓住了人物的特点进行重点勾勒,使人读后产生出呼之欲出的感觉。
    这段话如同摄影照像一样,精确细致,不带感情色彩。
    玉石雕刻是一项细致的工作,来不得半点马虎。
    梅花的花瓣精巧细致,似巧夺天工的工艺品一般。
    正确的结论,来源于对事物深入细致地研究。
    做思想工作,不但要耐心细致,还要因人制宜,切不可“一刀切”。
    经过老师耐心细致地做思想工作,他俩各自作了自我批评,原来之间的猜疑、矛盾都冰消瓦解了。
    所有珠联璧合葡萄酒都是手工制作,精心细致。
    要想学好数学,上课时就要认真听课,细致领会老师讲的内容。
    刘老师做事认真细致、一丝不苟,是大家学习上的表率。
    资料整理工作是一项细致的工作,必须排难解纷,从大量的、庞杂的资料中,选出有价值的东西来。

    汉字详情

    [xi]
    部首: 332
    笔画: 8
    五笔: XLG
    五行:
    吉凶:
    仓颉: VMW
    四角: 26100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系( ),囟( xìn)声。系,细丝。本义:细小)

    (2) 同本义。和“大”相对

    细,微也。——《说文》。按,细者,细之微也。

    细,小也。——《广雅》

    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礼记·檀弓》

    细钧有钟无镈。——《国语·周语》

    此吾所谓君子明细而不明大也。——《墨子·天志中》

    不积细流。——《荀子·劝学》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吴均《与朱元思书》

    斜风细雨。——唐· 张志和《渔歌子》

    不知其细。——清· 刘开《问说》

    (3) 又如:细崽(细作;西崽);细人(细作;姬妾);细探人(多指军队中的探子);细士(小人)

    (4) 纤细。和“粗”相对

    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要。——《墨子·兼爱中》

    细笔钩勒。——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细若蚊足。——明· 魏学洢《核舟记》

    (5) 又如:细腰(细要。纤细的腰身);细娘家(指容貌美好的少女);细袅袅(细而柔软的样子);细毛(纤细的毛)

    (6) 精致,细密

    还是那年我和你拌嘴的那日起,叫上来做细活的。——《红楼梦》

    (7) 又如:细欺雀舌(指上乘的茶叶);细针密线(喻周密,周到);细攒(密密聚集;精细镶嵌);细果(精美点心)

    (8) 琐碎 。如:细政(繁复的征税);细务(琐碎而无关紧要的小事)

    (9) 仔细,详细

    细瞻景状。——《聊斋志异·促织》

    细疏其能

    大妈原是谢家的使唤丫头,至于怎么嫁给大伯的,却不知细情。—— 魏巍《东方》

    (10) 又如:细罄(详细地说尽);细事(详情;底细)

    (11) 细音,尖细的声音 。如:细音(声韵学名词。凡是有、介音或主要元音为,的韵母,称为“细音”)

    (12) 地位低微

    遂欲满求,不顾细民,非存之道。——《晏子春秋》

    (13) 又如:细夫(小民);细民(平民);细婢(小婢)

    (14) 年幼 。如:细人(青年侍女);细娃(方言。小孩);细佬(方言。小孩);细儿(幼子)

    (15) 柔嫩 。如:细皮嫩肉(形容人长得娇嫩);细柳(初生的嫩柳条)

    (16) 细微,轻微

    润物细无声。——唐· 杜甫《春夜喜雨》

    名词

    (1) 微小的丝 。如:细丝(带有丝纹的白银)

    (2) 旧称行为不高尚或地位低下的人

    臣主未宁于上,黔细未辑于下。——郭璞《省刑疏》

    (3) 指轻微的罪过

    狃于奸宄,败常乱俗,三细不宥。——《书·君陈》

    (4) 又如:细行(小过;微服出行)

    英文翻译

    fine, tiny; slender, thin

    方言集汇

    ◎ 粤语:sai3
    ◎ 潮州话:soi3

    宋本广韵

    zhì [zhi]
    部首: 621
    笔画: 10
    五笔: GCFT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MGOK
    四角: 1814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同本义

    致,送诣也。——《说文》

    君子以致命遂志。——《易·象下传》

    远莫致之。——《诗·卫风·竹竿》

    卿致馆。——《诗·卫风·聘礼》

    殷人既葬而致事。——《仪礼·曾子问》

    远方莫不致其珍。——《荀子·解蔽》

    令曰:“得李广必生致之。”——《史记·李将军列传》

    致敬亭于幕府。—— 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致电上海。—— 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2) 又如:致聘(送交定亲礼品)

    (3) 招引;招致

    致天下之士。——汉· 贾谊《过秦论》

    致食客三千人。(致,招致,招徕。)——《史记·魏公子列传》

    不可屈致。——《三国志·诸葛亮传》

    今宜厚待刘禅,以致 孙休。——《三国演义》

    致孤危托落。(致,招致,造成。)——清· 袁枚《祭妹文》

    致此疾困。——《明史》

    (4) 又如:导致(引起);致病;致残;致人(招致人才);致士(招引贤士);致聘(征聘)

    (5) 造成;导致

    何意致不厚。——《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致负诚托。——唐· 李朝威《柳毅传》

    致孤危托落。——清· 袁枚《祭妹文》

    致郁郁死。——清· 周容《芋老人传》

    (6) 又如:致得(致使)

    (7) 求取;获得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致,弄到、取得,这里指买到。动词。)——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无以致疑。——清· 刘开《问说》

    致一己之能。——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数数百金。——清· 方苞《狱中杂记》

    (8) 又如:致知格物(获得知识在于研究事物);致效(效力);致养(得到养育)

    (9) 表达

    妇前致问。——唐· 杜甫《石壕吏》

    致殷勤之意。——《资治通鉴》

    (10) 又如:致诚(表达诚挚的情意);致精(显示精巧)

    (11) 奉献;献纳

    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论语》

    (12) 又如:致君泽民(为皇帝效力,为百姓造福);致身(原指献身。后用作出仕之典);致福(古代臣子祭祀后,将祭肉奉献给国君,表示为君王和国家添福)

    (13) 转告;回报

    荆轲遂见太子,言 田光己死,致 光之言。——《史记》

    (14) 又如:致事(上报施政情况)

    (15) 施加;施行

    君子以折狱致刑。——《易·丰》

    我乃明致天罚。——《书·多士》

    (16) 又如:致化(施行教化);致罚(施加惩罚);致礼(向人施礼)

    (17) 归还;交还

    惟臣寻事,自致房陵、上庸,而复乞身自放于外。——《三国演义》

    (18) 又如:致政(致仕);致仕(辞去官职);致位(辞去职位)

    (19) 放置 。如:致之度外(置之度外);致之死地而后生(兵家用语。将军队置于绝境,则将士必为求生而殊死战斗)

    (20) 集中心、力于某一方面 。如:致功(把精力和功夫专用于某一方面);致一(专一);致志(集中注意力);致思(集中心思于某一方面);致意(关注;集中心思)

    (21) 通“至”。到达

    然则厕足而垫之致黄泉。——《庄子·外物》

    卒先致缘陵。——《管子·大匡》

    (22) 又

    邢君出致于 齐。

    副词

    (1) 通“至”。极,尽

    致赏则匮。——《管子·君臣下》

    致忠信。——《荀子·君道》

    致思于天文。——《后汉书·张衡传》

    (2) 又如:致曲(尽力研究细微的事理)

    名词

    (1) 情趣;兴致

    干还,称 瑜雅量高致。——《三国志》

    无穷逸致。——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2) 又如:有致(富有情趣);别致;景致;致度(神采风度)

    (3) 书卷,契据

    献田宅者操书致。——《礼记·曲礼》

    形容词

    (1) 结构上细密

    作为淫巧,以荡上心,必功致为上。——《礼记·月令》

    (2) 又如:精致(精巧细致);密致(结构紧密;致密)

    (3) 周密

    德产之致也精微。——《礼记·礼器》

    桉其狱,皆文致不可得反。——《汉书·严延年传》

    (4) 又如:细致(精细周密)

    英文翻译

    send, deliver, present; cause

    方言集汇

    ◎ 粤语:zi3
    ◎ 客家话:[沙头角腔] zi5 [客语拼音字汇] zi4 [梅县腔] zi5 [陆丰腔] zhi5 [客英字典] zhi5 [东莞腔] zi5 [宝安腔] zi5
    ◎ 潮州话:d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六至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陟利脂B開去聲開口三等脂Btriih/tyhţ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