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仔细
(1) 当心;细心
(2) 〈方〉节俭的;不浪费的
词语解释
细心。
唐 杜甫 《九日蓝田崔氏庄》诗:“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元 张养浩 《十二月兼尧民歌》曲:“泉声响时仔细听,转觉柴门静。”《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只见帘内走出一个女人来, 少卿 仔细一看,正是 凤翔 焦文姬 。” 巴金 《秋》三:“不过人若仔细看她的面貌,还可以看出眼角眼尖隐藏着一个寂寞少女的哀愁。”
详细;清晰。
元 耶律楚材 《过天山周敬之席上和人韵》:“天涯幸遇知心士,仔细论文共一樽。”《水浒传》第一一四回:“﹝ 宋江 ﹞回过脸来这边,又见三四个,都是鲜血满身,看不仔细。”
犹言底细。详细情形。
《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 郭立 道:‘也不知他仔细。只见他在那里住地,依旧掛招牌做生活。’”《武王伐纣平话》卷上:“更无一人告与太子,太子不知仔细,方免娘娘之忧也。”
谓精打细算,节俭。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 满生 是个少年孟浪不肯仔细的人,只道寻着熟人,财物广有;不想托了个空,身边盘缠早已罄尽。”如:日子过得仔细。
小心,当心,留神。
元 刘唐卿 《降桑椹》第二折:“哥也看仔细些,莫要掉将下来!”《西游记》第六六回:“那妖精又解搭包儿。 行者 又叫:‘列位仔细!’太子并众等不知‘仔细’之意。那怪滑的一声,把四大将与太子,一搭包又装将进去。”《红楼梦》第六回:“碰坏一点儿,你可仔细你的皮!” 鲁迅 《故事新编·理水》:“做官有什么好处,仔细象你的老子,做到充军,还掉在池子里变大忘八!”
引证解释
⒈ 细心。
引唐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诗:“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元张养浩《十二月兼尧民歌》曲:“泉声响时仔细听,转觉柴门静。”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只见帘内走出一个女人来, 少卿仔细一看,正是凤翔焦文姬。”
巴金《秋》三:“不过人若仔细看她的面貌,还可以看出眼角眼尖隐藏着一个寂寞少女的哀愁。”
⒉ 详细;清晰。
引元耶律楚材《过天山周敬之席上和人韵》:“天涯幸遇知心士,仔细论文共一樽。”
《水浒传》第一一四回:“﹝宋江﹞回过脸来这边,又见三四个,都是鲜血满身,看不仔细。”
⒊ 犹言底细。详细情形。
引《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郭立道:‘也不知他仔细。只见他在那里住地,依旧掛招牌做生活。’”
《武王伐纣平话》卷上:“更无一人告与太子,太子不知仔细,方免娘娘之忧也。”
⒋ 谓精打细算,节俭。
引《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满生是个少年孟浪不肯仔细的人,只道寻着熟人,财物广有;不想托了个空,身边盘缠早已罄尽。”
例如:日子过得仔细。
⒌ 小心,当心,留神。
引元刘唐卿《降桑椹》第二折:“哥也看仔细些,莫要掉将下来!”
《西游记》第六六回:“那妖精又解搭包儿。 行者又叫:‘列位仔细!’太子并众等不知‘仔细’之意。那怪滑的一声,把四大将与太子,一搭包又装将进去。”
《红楼梦》第六回:“碰坏一点儿,你可仔细你的皮!”
鲁迅《故事新编·理水》:“做官有什么好处,仔细象你的老子,做到充军,还掉在池子里变大忘八!”
仔细的国语词典
周密、不轻率。
如:「日子过得仔细。」
仔细的网络释义
仔细
仔细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zǎi
名词
(1) (会意兼形声。从人,从子,子亦声。甲骨文字形,是小孩的意思。本义:儿子)
(2)〈方〉指幼小的儿子 。如:有仔有女。
(3)〈方〉指小孩 。如:男仔;女仔。
(4) 指有某些特征或从事某种职业的年轻人 。如:肥仔;单车仔。
(5) 幼小的动物 。如:羊仔;牛仔;猪仔。
(6) 另见
zī
名词
(1) 任
仔,克也。从人,子声。——《说文》
佛时仔肩,示我显德行。——《诗·周颂·敬之》
(2) 又如:仔肩(所肩负的任务;责任)
(3) 另见
zǐ
形容词
(1) 幼小(多指牲畜、家禽) 。如:仔兽(野兽的幼仔);仔猪(猪的幼仔)
(2) 细小,细密 。如:仔细(细心;详细;详细情形;小心,当心);仔密(致密)
(3)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zai3 zih3 ze3 [梅县腔] zii3 [沙头角腔] zai3 [客英字典] zai3 zih3 [宝安腔] zai3 | zu3 [台湾四县腔] zai3 zih3 ze3 e3 e2 [陆丰腔] zih3 zih3 [客语拼音字汇] zai3 zi3
◎ 潮州话:〖ze2(tsúr)[潮阳]zu2〗 〖gian2(kíaⁿ)〗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兹 | 子之 | 精 | 之 | 平聲 | 支 | 開口三等 | 之 | 止 | ci/zio |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系(
),囟( )声。系,细丝。本义:细小)(2) 同本义。和“大”相对
细,微也。——《说文》。按,细者,细之微也。
细,小也。——《广雅》
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礼记·檀弓》
细钧有钟无镈。——《国语·周语》
此吾所谓君子明细而不明大也。——《墨子·天志中》
不积细流。——《荀子·劝学》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吴均《与朱元思书》
斜风细雨。——唐· 张志和《渔歌子》
不知其细。——清· 刘开《问说》
(3) 又如:细崽(细作;西崽);细人(细作;姬妾);细探人(多指军队中的探子);细士(小人)
(4) 纤细。和“粗”相对
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要。——《墨子·兼爱中》
细笔钩勒。——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细若蚊足。——明· 魏学洢《核舟记》
(5) 又如:细腰(细要。纤细的腰身);细娘家(指容貌美好的少女);细袅袅(细而柔软的样子);细毛(纤细的毛)
(6) 精致,细密
还是那年我和你拌嘴的那日起,叫上来做细活的。——《红楼梦》
(7) 又如:细欺雀舌(指上乘的茶叶);细针密线(喻周密,周到);细攒(密密聚集;精细镶嵌);细果(精美点心)
(8) 琐碎 。如:细政(繁复的征税);细务(琐碎而无关紧要的小事)
(9) 仔细,详细
细瞻景状。——《聊斋志异·促织》
细疏其能
大妈原是谢家的使唤丫头,至于怎么嫁给大伯的,却不知细情。—— 魏巍《东方》
(10) 又如:细罄(详细地说尽);细事(详情;底细)
(11) 细音,尖细的声音 。如:细音(声韵学名词。凡是有、介音或主要元音为,的韵母,称为“细音”)
(12) 地位低微
遂欲满求,不顾细民,非存之道。——《晏子春秋》
(13) 又如:细夫(小民);细民(平民);细婢(小婢)
(14) 年幼 。如:细人(青年侍女);细娃(方言。小孩);细佬(方言。小孩);细儿(幼子)
(15) 柔嫩 。如:细皮嫩肉(形容人长得娇嫩);细柳(初生的嫩柳条)
(16) 细微,轻微
润物细无声。——唐· 杜甫《春夜喜雨》
名词
(1) 微小的丝 。如:细丝(带有丝纹的白银)
(2) 旧称行为不高尚或地位低下的人
臣主未宁于上,黔细未辑于下。——郭璞《省刑疏》
(3) 指轻微的罪过
狃于奸宄,败常乱俗,三细不宥。——《书·君陈》
(4) 又如:细行(小过;微服出行)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soi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