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支

xī zhī [ xi zhi]
注音 ㄒ一 ㄓ

词语释义

1.亦作"析枝"。 2.古代西戎族名之一。又称鲜支﹑赐支﹑河曲羌。分布在今青海积石山至贵德县河曲一带。

词语解释

  1. 亦作“ 析枝 ”。古代西戎族名之一。又称 鲜支 、 赐支 、 河曲羌 。分布在今 青海 积石山 至 贵德县 河曲 一带。

    《书·禹贡》:“织皮 崐崘 、 析支 、 渠搜 、 西戎 即叙。” 孔颖达 疏引 王肃 曰:“ 析支 在 河 关 西。”《史记·五帝本纪》:“南抚 交阯 、 北发 ,西 戎 、 析枝 。” 南朝 梁 王僧孺 《答江琰书》:“岂復能使一笥可轻,八厨斯引,且登清汉,乍弃黄污,望影 析支 ,争涂再楫!”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析枝”。古代西戎族名之一。又称鲜支、赐支、河曲羌。分布在今青海积石山至贵德县河曲一带。

《书·禹贡》:“织皮崐崘、析支、渠搜、西戎即叙。”
孔颖达疏引王肃曰:“析支在河关西。”
《史记·五帝本纪》:“南抚交阯、北发,西戎、析枝。”
南朝梁王僧孺《答江琰书》:“岂復能使一笥可轻,八厨斯引,且登清汉,乍弃黄污,望影析支,争涂再楫!”

析支的网络释义

析支

  • 又称“析枝”。析支即古西戎析支即古西戎析支国,在今青海省黄河上游河曲地区。析支国,在今青海省黄河上游河曲地区。
  • 汉字详情

    [xi]
    部首: 420
    笔画: 8
    五笔: SR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DHML
    四角: 42921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木,从斤。用斧子劈开木头。本义:劈,劈木头)

    (2) 同本义

    析,破木也。——《说文》

    析,劈也。——《声类》

    析薪如之何?匪斧不克。——《诗·齐风·南山》

    扶桑可薪,析木可焚,是桂永存。——明· 方孝孺《双桂轩铭》

    (3) 又如:析木(劈开木头);析薪(劈柴)

    (4) 分析,辨认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庄子·天下》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晋· 陶潜《移居》

    (5) 又如:析理(分析事物的道理);析句(分析句子的结构、成分等);析字(辨析字义);析微(分析精深细微的道理);析辩(分析论辩)

    (6) 分开;分散

    厥民析。——《书·尧典》。传:“其民老壮分析也。”

    逮归,季孟已有析烟之议。——宋· 张今《范子严墓志》

    (7) 又如:析骸以爨(折散尸骨当柴烧饭);析箸(分家);析耕(分开田产,各自耕作)

    名词

    英文翻译

    split wood; break apart; divide

    方言集汇

    ◎ 粤语:cik1 sik1
    ◎ 客家话:[东莞腔] sit7 [宝安腔] sit7 [客英字典] sit7 [台湾四县腔] sit7 [梅县腔] sit7 [海陆丰腔] sit7 [客语拼音字汇] sag5 xid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三錫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先擊錫開入聲開口四等seksiek
    zhī [zhi]
    部首: 446
    笔画: 4
    五笔: FC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JE
    四角: 40407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竹”的一半,下面是手(又)。《说文》:“从手持半竹。”本义:去枝的竹子)

    (2) 同本义

    支,去竹之枝也。从手持半竹。——《说文》。桂馥义证:“疑作去枝之竹也。”

    (3) 枝条。后作“枝”

    芄兰之支。——《诗·卫风·芄兰》

    支叶茂接。——《汉书》

    以畅其支。——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4) 又如:支调(枝节);支蘖(枝条,旁生树枝);支辅(辅助枝叶)

    (5) 分支

    封弟子功臣自为支辅。——《史记·李斯列传》

    中小支。——《后汉书·吕布传》。注:“谓胡也。即今之戟旁曲支。”

    (6) 复杂整体中的一部分。如:支店;支军,支兵(主力部队以外的军队)

    (7) 支流

    分一支为南江。—— 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不啻小支。——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8) 又如:支川

    (9) 祖宗支系

    文王孙子,本支百世。——《诗·大雅·文王》

    (10) 又如:支胄(支流、宗族的派系分支);支胤(后代子孙);支析(指分家);支别(分支;歧出)

    (11) 支,线及棉纱等的粗细单位

    (12) 地支的简称

    (13) 通“肢”

    而畅于四支。——《易·坤》

    尽其四支动。——《管子·小匡》

    四支不勤。——《淮南子·原道》

    四支僵劲不能动。——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14) 姓

    动词

    (1) 支撑

    诎有右臂支船。——魏学洢 《核舟记》

    (2) 又如:支当(承当);支给着(一条腿抬起压在另一条腿上);支仗(支撑维持);支拽(支撑,维持);支措(支撑筹办)

    (3) 支持;支援;支助 。如:支陪(陪伴);支边;支农;支任(支持得住)

    (4) 支付;领取 。如:支用(支付使用);支帖(支付的凭证)

    (5) 支开,支派

    再看了看左右无人,只得两个小丫头子,便把那两个小丫头子也支使开。——《儿女英雄传》

    (6) 又如:支分(支使;分派);支末(支派之末);支拆(分摊支付)

    (7) 处理;应付 。如:支蒙(安放;支棱);支理(处理;处置)

    (8) 分,分散

    支离分赴。——王逸《鲁灵光殿赋》。注:“分散也。”

    (9) 又如:支破(支付);支放(发放);支动(支出;动用)

    (10) 〈方〉∶支吾搪塞

    我远路而来,却净支我。——《小五义》

    (11) 又如:支饰(支吾掩饰);支对(支吾答对);支调(支吾搪塞)

    (12) 抗拒 。如:支吾(抵拒,抵触);支拄(抵触,抵制)

    量词

    (1) 用于计杆状物品。如:一支笔;一支枪

    (2) 用于计队伍等。如:一支军队;一支文化队伍

    (3) 用于计歌曲、乐曲等。如:一支歌;两支乐曲

    (4) 用于计电灯的光度,即电的功率的瓦数。如:25支光的灯泡

    英文翻译

    disperse, pay; support; branch

    方言集汇

    ◎ 粤语:zi1
    ◎ 客家话:[梅县腔] tje1 [沙头角腔] zi1 [客语拼音字汇] zi1 [台湾四县腔] zih1 gi1 [客英字典] zhi1 [宝安腔] zi1 [东莞腔] zi1 [海陆丰腔] zhi1 gi1 [陆丰腔] zhi1
    ◎ 潮州话:zin1 (chiⁿ) gi1 (ki)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五支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章移支A開平聲開口三等支Atɕĭecje/tje